公園綠地是提供市民在繁忙都市生活中的休閒遊憩、享受綠意的場所,聽見兒童天真活潑的笑語,發現熱愛運動的身影,還有忍不住深吸一口氣享受青草芬芳的老人家和上班族。新北市升格後,市府致力於提供市民良好休憩空間,除積極新闢公園外,也積極改善既有公園遊憩品質;來到新北公園,就像第二個家般舒適。
安居樂業,從改善環境做起,侯市長號召「來新北玩公園!」從開始導入通用設計理念,進行公園及遊戲場改造,符合特色化、共融性、多元參與的精神,108年起更進一步推動「公園全齡化或特色共融遊戲場改善計畫」,從兒童到青壯、老年族群對公園使用之需求完整規劃。在人口密集區域內的老舊公園就此整建改善,煥然一新,提供市民完善、安全的休憩空間,遊戲、運動、學習、培養美感、激發創意都樂在其中,共同建造共融城市。
漸漸發現,來新北玩公園是一件屬於日常的美好。
圖/三重三民公園是新北市第二座全齡公園,首次將熱門的「室內戰鬥繩」導入公園,擁有多樣化的體健設施與特色兒童遊戲場,邀請市民一同到公園舒展身心!(照片提供/新北市政府綠美化環境景觀處)
圖/新北市政府109年新建的林口立言公園,配合良好防疫措施,成為大朋友小朋友走出戶外從事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去處。(照片提供/新北市政府綠美化環境景觀處)
來新北玩公園,愈玩愈健康,人生是彩色的,罹患帕金森斯症的韋宏玉奶奶願意分享她真實的親身經歷。
之前好長一段時間,她因為患病而心情低潮,久而久之,沮喪不已,不願意外出走動,病情變得更嚴重,後來在丈夫和志工鼓勵下,接受醫師的建議,到居家附近的公園散心,看看綠色植物,善用新北市第一座全齡公園-中和區錦和運動公園的設施,多多運動訓練四肢,發現手眼協調、身體平衡感都有明顯改善,現在的她,不只生活自主能力提高了,整個人也更加樂觀開朗,感念別人曾對她付出關懷,所以她走出畫地自限的小圈圈,開始關心別人,甚至加入志工行列,而她希望透過自己的故事,鼓勵更多長者敞開心胸,走到戶外、走進公園,全身運動,增進健康。
韋宏玉奶奶微笑著說,「多虧了公園的療癒作用,我感覺再一次變得青春了。」人會變老,不必害怕,在公園裡,總有一群很陽光的銀髮族為彼此加油打氣,把休閒運動當做保養,大家都會陪伴你健健康康地慢慢變老,所以,她也爽朗地邀約:「一起來新北玩公園吧!」
圖/新北市中和區錦和運動公園是新北第一座全齡化公園,引進體健設施並每週定期有運動指導員戶外課,讓長者更健康。(照片提供/新北市政府綠美化環境景觀處)
新北市農業局李玟局長表示,首座全齡公園是中和區錦和運動公園,擁有400公尺跑道與大面積綠色草坪,適合所有年齡層的市民一起運動,園區內籃球場、壘球場、網球場、兒童遊樂區、噴泉、廣場、登山步道設施完備,藍天白雲,讓人心曠神怡。
第二座全齡公園是三重區三民公園堪稱是比健身房還具健身效果的好所在,侯市長很欣慰地分享,長輩們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到公園運動、遊玩,在舒爽的空氣中,情緒愉悅,親情升溫。
景觀處與衛生局規劃的三民公園區分為「失智、失能」、「衰弱、亞健康」、「健康體適能」、「運動健身」四大區域,涵蓋9項體育健身設施,各種強度的體健器材全都有,搭配公園周邊無障礙人行通道,在新北成長很健康,養老很安心。
比如體健設施包含訓練平衡感的平衡協調訓練模組,訓練手部及腿部肌群的油壓式臥推、油壓式踏步及油壓式腿部伸展設施,公園的最大特色是「戶外戰鬥繩」,可訓練局部肌肉、呼吸、肌力、手眼協調與核心肌群等,長輩走到戶外對身體有益,不必吹冷氣就很涼爽,和街坊鄰居聊聊天,心情很放鬆,也讓長輩們體驗新式戶外運動模式,生活更豐富。
迎接2021年,新北市完成第三、第四座全齡公園:樹林區鹿角溪公園與新北大都會公園,兩年內百座全齡、特色、共融公園達標,侯市長期許,新北市「國際第一等級大城市」實踐願景,領先全國,邁進聯合國城市永續發展指標的理想境界,讓市民以新北為傲。
(新北市政府綠美化環境景觀處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