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發放振興三倍券後在臺北市真實上演的故事。
「臺北市推出振興券綁定敬老卡加碼一千元後,敬老卡不再只有搭乘大眾運輸派上用場,還可以用來支付日常生活所需的各項交易!」一手擘劃數位轉型的臺北市政府秘書長陳志銘分享這則小故事,他臉上不禁堆滿暖暖的笑容。
這項花三千補三千,比中央還要優惠的政策一出,讓臺北市65歲以上的長者,使用敬老卡綁定三倍券的比例逼近40%。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產業受到大小不一的衝擊。尤其,臺北市少了國外觀光與商務旅客,以實體銷售(批發零售、商圈、餐飲)、體驗消費(旅宿、交通、會展),與群聚活動(藝文體育競賽、教育娛樂)三大類首當其衝。
如何協助業者因應?以臺北市長柯文哲的醫學專業比喻,幫傷患先止血、輸血,再開刀的三個步驟,臺北市政府對於協助業者採取「防疫、紓困、轉型」的三部曲。
臺北市的防疫成績是有目共睹,接下來是紓困。
陳志銘攤開數據指出,截至9月30日止,市府推出的九大紓困措施裡,紓困金額達新臺幣54.1億元,受益人數(家數)約40.9萬人/(家)次。
到了下半年度,對於攤商減租、延租的後續紓困,針對符合條件的攤商(設立稅籍)先延租6個月,後續再與去年營業額相比對應數字決定減租比例。
「這些產業不能只靠政府紓困,現在就必須思考轉型的議題,以面對後疫情時代的挑戰,」陳志銘話鋒一轉。
談到轉型,因應疫情特性衍生而出的是:零接觸服務與數位經濟。
身為E化控的柯文哲,擔任市長後陸續推出數位化、無紙化,及零接觸的無現金支付政策。在疫情的推波助瀾下,足以讓北市府上下迅速因應。
舉例來說,市府B1設有餐廳及理髮廳,疫情爆發前即已提前佈設無現金支付設備。某天,柯文哲到理髮廳理髮,付錢時掏出一張悠遊卡,理髮師傅一時反應未及,在柯文哲不使用現金的堅持下,急忙把刷卡機翻找出來,才完成收款。
柯文哲推動無現金支付的決心和意志力是無人能及的,經歷此事後,其他店家口耳相傳下也開始認真使用無現金支付,而非虛應故事。
為推動綠色採購,北市府讓提供採購的合作商家使用電子發票的比例從原本的3成,大幅提升至8成,以一年多時間讓使用電子發票的商家增加一千多家。
此外,跟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像是臺北花市、市有停車場停車費等亦採取無現金支付。
不過,陳志銘坦言,也有些店家考量無現金支付會增加手續費的成本而不願採用。另外,市府為防疫推出線上預約洽公服務,洽公民眾可先在線上預約,時間一到再到櫃臺辦理,如此可大幅減少人群接觸,但不熟悉數位操作的市民則會抱怨。
圖/為了迎接零接觸服務時代,臺北市花三千補三千敬老振興政策,讓對E化卻步的長者,養成使用敬老卡(非現金)支付的習慣,下一步,則要銜接『鄰里數位基礎建設計畫』,里長透過e化系統,只要感應敬老卡,就能發送物資。圖/臺北市政府
「數位習慣的養成是需要時間與付出成本,」陳志銘指出,這種「由內而外、由公而私」是很重要的策略,北市府利用三倍券讓長者導入無現金支付,為避免僅是「曇花一現」,悠遊卡公司近期再推出加碼方案,民眾領到中央及北市儲值的三千元後,如再消費兩千元,可再回存三百元,讓非現金消費習慣持續下去。
「這些長者都是臺北市e化的先鋒,『鄰里數位基礎建設計畫』要讓里長使用e化系統,里辦如要發送物資,直接用敬老卡感應就可以!」陳志銘充滿信心地說,如果能讓最不易接受數位化的長者都習慣,其他人也沒問題。
至於業者轉型,北市府如何協助?
因應後疫情時代,北市府主辦9場次產業轉型論壇已告一段落,從零售、科技、觀光旅遊、教育、體育、文化、交通、健康、勞動新關係等探討產業如何轉型。
北市府初步提出的解方,將以數位創新轉型為基底,並提出「零接觸服務」、「宅經濟發展」、「人才培育」和「產業輔導」等四大策略。
「給魚吃,也要給釣竿!」陳志銘不諱言,臺北市在這次疫情裡,受傷最重的是專做國外旅遊的旅宿業,有業者希望直接補貼,市府從今(2020)年12月「延續」安心旅遊補助,以提振旅宿業的商機。
陳志銘也直指,長期補助或紓困不是治本之道,北市府提出面對「新常態New Normal」的產業轉型做法,利用這兩年把整個臺北旅遊進行深化與品質提升,「業者面對疫情必須進行產業轉型,當外在環境改變,如果墨守成規不願面對,最終將難逃被市場淘汰的命運。」
圖/北市府於2020年下半年度連續舉辦9場論壇,聚焦後疫情時代產業轉型,為產業尋求新出路。圖/臺北市政府
市府「由內而外;由公而私」,以身作則推動零接觸、宅經濟等趨勢,例如:南門中繼市場推出外送服務,同時也建構好數位基礎建設,協助業者數位轉型。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數位轉型基礎建設需要經費,經費要從哪裡來?
陳志銘表示,明(2021)年2月市府將提出《產業轉型政策白皮書》,北市府的預算大餅有限,在不排擠其他既定預算的情形下,發行「數位基礎建設公債」是可以評估的方式。
北市府研議發行數位基礎建設公債,要將因疫情致社交活動減少而產生的額外儲蓄重新導入經濟系統,引導民間儲蓄投資數位基礎建設,同時為產業轉型白皮書募集資金,讓各項實施計畫能搭配資金逐步落實,不會因推動數位轉型而排擠市政的正常預算運作需求。
「數位轉型已是一個無法回頭的趨勢,在因應未來的新常態,北市府將由內而外、由公而私擴大實行臺北市的無現金交易與數位基礎建設、實現數位便利生活!」已習慣線上辦公的陳志銘面對著桌上一對筆電及平板,他語氣堅定地說到。
(臺北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