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一低』:所得高、學歷高、出生率高,再加上平均年齡最低,是這座城市獨特的DNA」,新竹市長林智堅提到,很多人都難以想像,新竹市14歲以下人口占比高達18%,其實新竹市不只是一座年輕的城市,更是台灣發展很早的古城,有超過三百年歷史,在清代更是北台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儘管新竹市面積不大,在台灣地圖上看起來只是一個小小的點,但這裡是全台最特別的地方:台灣的矽谷、科技首都。因此,當林智堅上任後,仔細盤點新竹市的區域,設定了四大翻轉新竹市的重要施政面向:「步行城市」、「微笑水岸」、「新校園運動」、「明日新竹」,企圖以設計力導入城市建設,全面翻新升級。
今年不僅以「微笑水岸」獲得建築界奧斯卡獎「全球卓越建設獎」、共14項公共建設獲國家卓越建設獎肯定,並以新竹動物園再生計畫及隆恩圳景觀工程兩項計畫,榮獲日本Good Design Award設計大獎;而十月份舉辦的「台灣設計展」,參展人次突破280萬,是新竹市升格之後規模最大、最受好評的展覽,讓新竹家庭傾巢而出、讓老建築重獲新生,更挑戰了市府行政與打造品牌的能力,對於新竹市的觀光、文化發展,也留下了後續發酵空間。
圖/林智堅帶領市府團隊向專家、學者與建築師們請益,擘畫市政規劃,使新竹成為台灣當代優秀建築師的競技場,為城市帶來新貌。(由左至右;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黃聲遠、新竹市長林智堅、環藝工程顧問設計總監潘一如、中冶環境造形顧問執行長郭中端。)
過去,新竹火車站前方有很大的違建和鐵皮,前方的中華路上,汽、機車又同時爭道,還充滿大客運,「當民眾來到新竹的第一站,印象就是交通壅塞跟紊亂。」林智堅回憶說道。現在的新竹,是一個民眾願意散步的美麗城市,一出站就能看到全新面貌的新竹火車站,站前行人徒步區設計簡約的V字型長廊和站前廣場,以雙手展開之姿,迎接到訪的旅客,更襯托新竹火車站的古蹟主體。不僅如此,市府所提出的「大車站計畫」,不同於其他城市的鐵路立體化工程,是以跨站式平台降低成本,期許縮短交通黑暗期,做為未來其他城市發展的典範。
圖/新竹市推動站前景觀改善,打造寬廣行人徒步區及獨立汽機車接送區,成功營造新竹火車站全新面貌。
在古城之中,還座落「高齡」84歲的新竹市立動物園,是全台原址現存歷史最悠久、也是台灣唯一位於市中心的動物園,在去年以新面貌重新開幕,背後其實潛藏市長與全市民的集體回憶,因此在整修過程中,市長與團隊始終堅持做到三大訴求:將動物的需求擺在最前面、修舊如舊、打造環境美學與生命教育基地。改造完成後,可以看到許多市民三代同堂攜手造訪,林智堅笑說:「最快樂的回憶,一直都在這裡!重生的動物園會繼續陪伴世世代代的新竹人」。
圖/「動物園再生計畫」獲得日本「Good Design Award」大獎肯定。
為了貼近孩子以及市民的需求,市府也將許多市中心的公園、公共建設改造、翻新,例如鄰近動物園的新竹市孔廟,整平廣場加裝月亮燈和論語水溝蓋,過去每年只開放一天,現在改成一週開放六天;新竹市立田徑場改為24小時全天開放,以開放式的大棚架,搭配彩色田徑場,成為市民運動的好去處。過去五年,市府推動「進擊的公園」計畫,將全市23座公園全面翻新,每座公園都有專屬遊具及特色景觀,市民可以好好享受開放自然的公共空間。
新竹是個被水環繞的城市,如何打造近距離親水的好場所也是林智堅一直思索的命題。現在,可以一路從頭前溪新竹左岸騎往新竹漁港,然後沿著17公里海岸,欣賞27公里「微笑水岸」的無敵海景!林智堅表示,「過去頭前溪左岸一帶缺乏整體規劃,長期閒置,乏人問津非常可惜!」環境綠化之後,很多人說新竹左岸從荒地變綠地,市民多了優質的運動空間選擇,像是滑板公園、棒壘球場;新竹漁港的魚鱗天梯及國際風箏賽場更成為這幾年熱門打卡點,加上引進咖啡車及貝殼市集,每到假日總是吸引眾多人潮。白天能欣賞草原水景,夕陽夜景也不遑多讓,香山濕地豎琴橋的夜間照明設計,也成為攝影愛好者的好評熱點。
圖/獲獎的新竹微笑水岸裡的魚鱗天梯,已成為網紅必訪景點。
新竹市的教育文化預算,每年都佔總預算四成以上,比例全國最高。新竹市推動新校園運動,新設兩校、整建34棟校舍,由台灣知名的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關埔國小,勇奪2020台灣建築獎首獎;陽光國小改造老屋,三合院教室榮獲全國美感再造特優獎;三民國小附幼校舍則引進日本設計大師手塚貴晴的設計概念,被譽為「像極了美術館」。不只是在校園建設的投入,更廣邀教育人才,像是聘請射箭奧運國手林詩嘉返鄉任教、與美感細胞合作研發國小科普教材,從小啟發孩子的美感力。
圖/關埔國小獲2020台灣建築獎首獎,中央跳舞草坪設計,是學校孩子律動的最好場地。
過去,地方政府因設立了科學園區,往往會忽略當地的產業發展,但林智堅認為新竹市應該要持續投資。「我找到了一塊台肥和中油閒置的土地,跟中央合作打造成竹科X基地,預計111年就會動工,科學園區將投入182.3億元的經費,蓋三棟軟體大樓。」林智堅提到,未來這裡不只做為科技產業發展的助燃器,還會有兒童探索館、國際展演中心和文創館。
「新竹市建設的腳步不會停歇,希望透過設計力的導入,可以讓新竹市民走路有風。」林智堅透露,明年台灣燈會將在新竹舉行,屆時歡迎民眾到新竹體驗古城源源不斷的活力與魅力。
(新竹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