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威尼斯的海藻,怎麼設計成永續風格的郵票?

污染威尼斯的海藻,怎麼設計成永續風格的郵票? 威尼斯海藻郵票。圖片取自Pablo Dorigo官網
作者:社企流
日期:2020-10-07

西班牙裔的義大利設計師 Pablo Dorigo Sempere ,提取汙染威尼斯潟湖的海藻製成「海藻紙」,作為流通於義大利城市的郵票。 這種紙又稱「Shiro Alga Carta」,由威尼斯製紙公司 Favini 於 1992 年發明。上頭印著:「From Venice with Algae」(來自威尼斯的海藻),典故來自 2010年的動作片《From Paris with Love》(諜戰巴黎)。

Dorigo Sempere 表示,將海藻紙製成郵票,是為了展示它的材質和原料,並透過寄送到世界各地,讓人看見這種創新和環保的材料。

「郵票有神奇的力量,能夠環遊世界、傳遞故事。」Dorigo Sempere 說明:「郵票是非常有趣的東西,它代表歷史的時刻,卻又展現頂尖的高技術。在收藏品領域裡,郵票是價值比最高的物品。」小小一紙,卻承載重大意義。

海藻過度增生,危害威尼斯運河生態系。圖片取自Pablo Dorigo官網圖/海藻過度增生,危害威尼斯運河生態系。圖片取自Pablo Dorigo官網

身在一個環境陷入危機的時代,Dorigo Sempere 意識到,用永續的方法對紙進行設計,跟用其他日常物體進行設計同等重要。

海藻紙最初被發明的契機,是義大利政府要求 Favini 研發技術,把破壞威尼斯運河生態系的大量海藻挪作他用。把海藻做成紙的好處是,不但拯救海洋生命,而且不用再砍樹造紙。

提取海藻要先乾燥化,接著放進專門磨子裡研磨,然後跟紙漿融合。為全面了解海藻紙特性,Dorigo Sempere 選擇打掉重練,用細研磨海藻、粗研磨海藻和纖維素纖維做實驗。造紙過程分成 3 階段:打漿、壓紙、抄紙。

首先,把纖維素纖維泡水 24 小時浸軟,接著與磨成粉的海藻混合,粗、細海藻粉有多種組合比例,端看想要呈現的顏色和紋理為何。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粗海藻粉的佔比越多,紙的表面就會比較不規則和粗糙,顏色也比較深。紙張呈現的顏色範圍從象牙色到深棕色都有、還能製造顆粒感,這一切都取決於混合物組成。

接著,用來模具浸入容器中,撈起纖維,並放在壓力機下乾燥 48 小時。模具浸入容器中多深,會決定紙的厚度。

根據混合物比例變化,顏色和紋理也不同,甚至能營造顆粒感。圖片取自Pablo Dorigo官網圖/根據混合物比例變化,顏色和紋理也不同,甚至能營造顆粒感。圖片取自Pablo Dorigo官網

為了讓它看起來像郵票,設計師把每張紙的邊緣做出鋸齒狀,並用條碼取代浮水印。他親自設計條碼,用雷射方式印刷在郵票上,不僅美觀,而且可以被光學感測器讀取。一般使用者也可以用智慧型手機掃描條碼,就會被導入一個網站,講述海藻紙如何被創作出來的故事。

製作過程中,Dorigo Sempere曾遇到瓶頸,他發現如果海藻成分佔比 10%,紙張將變得易碎。最後將比例調整為 3~8%,除了解決原本的問題,這個比例得以控制紙的顏色和紋理,同時不犧牲品質和印刷成功性。

Dorigo Sempere 設計條碼,圖形有如在水中搖曳的海藻。圖片取自Pablo Dorigo官網圖/Dorigo Sempere 設計條碼,圖形有如在水中搖曳的海藻。圖片取自Pablo Dorigo官網

除了 Dorigo Sempere 以外,也有其他設計師挖掘海藻的可能性。如位於倫敦的建築學校 「Bart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 生物整合設計實驗室設計了一系列用海藻填充的磁磚,這些磁磚具備過濾掉水中有毒化學染料和重金屬的能力。

另一間美國設計工作室 「Cast Iron Design」則結合藍綠藻做成的墨水和再生紙,製作科羅拉多州波爾德市的城市指南。

美國設計工作室 Cast Iron Design 用藍綠藻做成的墨水,印刷城市指南。圖片取自Pablo Dorigo官網圖/美國設計工作室 Cast Iron Design 用藍綠藻做成的墨水,印刷城市指南。圖片取自Pablo Dorigo官網

社企流特派員:張方毓。原標:汙染水都的海藻成了郵票!義大利設計師的創新發明,拯救運河裡的生命

本文獲「社企流」授權刊登,了解更多請上(http://www.seinsights.asia/)。

關鍵字:永續環境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威尼斯又成「水都」,義大利人對極端氣候真的怕了!
荷蘭阿姆斯特丹出現全球第一間「永續時尚」博物館!
這所大學有梯田?亞洲最大「屋頂農場」就在曼谷!
社企流

社企流

「社企流」為華文界最具影響力的社會企業平台,長期關注社會企業與社會創新領域,致力透過內容策展(線上網站)、交流連結(實體活動)和人才培育(iLab 社會企業育成計畫)3 大服務,推動台灣社會企業生態圈發展。欲了解更多社會創新相關內容,歡迎至社企流官網(https://www.seinsights.asia/)。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