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攏顧著著─屏東的幸福長照地圖

天涯海角攏顧著著─屏東的幸福長照地圖 圖 / 長輩在社區關懷據點彈奏月琴,共渡幸福音樂時光。
日期:2020-08-13

90歲的阿蓮阿嬤每周都等著這一天,村長會來接她去據點上課、和老朋友聊天、吃飯後再回家,她說到這年紀了,大家「同緣仔」(同年齡的人)還能一起聊天吃飯,「尚趣味」!

還有96歲的秋月阿嬤,每周上課時間一到,一定騎著電動車到玉水社區的關懷據點報到,她最愛大家叫她「郭同學」,因為這裡的大家都是同學,只要聚在一起,誰還記得年齡啊?

像這樣的社區關懷據點,從2014年至今年5月止,屏東縣已設立362個(含295處據點及67處文化健康站),另設立32處日間照顧中心,目前布建率是全國最高,縣府有信心在今年底突破8成。

其實從上任的那一天起,在屏東縣長潘孟安的心裡,早就擘畫了一張屏東縣的幸福長照地圖,他最希望未來在每一個社區都有一個社區關懷據點,在每一鄉鎮都有一處日間照顧中心,每一個角落的阿蓮阿嬤,都有一個可以和「同緣仔」聊天吃飯的地方。

這些擘畫來自於平日他對長輩生活的觀察。他發現在山邊或海邊的角落,有太多獨居的老人家,可能一整天都只有電視陪伴,「不知道是天天看電視,還是天天被電視看」,他希望把這些老人家都找出來活動活動,看看老朋友,老化雖然無可避免,但我們不要「獨老」,要「共老」。

以「共老」取代「獨老」,是屏東縣長潘孟安想像中的幸福長照藍圖。圖/以「共老」取代「獨老」,是屏東縣長潘孟安想像中的幸福長照藍圖。


廣設服務據點 最高最遠最海邊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屏東縣的老年人口比例已超過17%,為了要達到「共老」的目標,他從上任後,開始大力拓展各社區的關懷據點,「各社區都有,老人家才會來」。

歷經將近6年的努力,如今連最遠的牡丹鄉旭海社區都有社區關懷據點,在最南的鵝鑾鼻則有日照中心,三面環海堪稱五星級,另在離島小琉球有護理之家,在海拔超過1000公尺最高的霧台神山部落也有社區關懷據點,最高、最遠、最南、甚至到離島,屏東都有服務老人的據點,透過一周一會,溫暖了老人家的心。

「我們不因距離遠就不設關懷據點,反而更要設,讓長輩身心都有活絡的機會」。潘孟安說,很多長輩每週都期盼到據點,有同伴一起活動,還可以共餐吃飯,常常為了這一天聚會,有些阿嬤還會化妝裝水水,非常開心到據點「上課」。

特別的是,每一個據點掛牌時,潘孟安都會儘量到場,有的阿嬤看到縣長,還能很親切地叫出縣長的名字:「孟安來了啊」。這些活動不一定是媒體焦點,但是潘孟安有時一天連跑三場也很甘願,他說,如果他的一句鼓勵,可以讓長輩多多走出門,他真的願意多跑一點。

志工能量是關懷據點設置的關鍵,天涯海角溫暖了老人家的心。圖/志工能量是關懷據點設置的關鍵,天涯海角溫暖了老人家的心。

整合資源強  志工力量足感心

「屏東縣的資源不比六都,但我們整合資源力量很強」,潘孟安說,縣府以「安居大社區」為藍圖,組成跨局處安居大社區平台會議,讓原本單打獨鬥的局處變成團隊合作,有的解決工程、有的解決交通,還有社福、文化等連結,發揮整體戰力,打造高密度的服務體系。

另外,縣府也發現,志工能量是據點設置的關鍵,因此更重視志工培訓,以去年為例,共舉辦45場次屏中、屏北區據點志工教育訓練,就有3,011人次參訓,共服務社區16,760位長輩,另外還有4台純青樂齡行動服務車到各社區服務,巡迴26鄉鎮,協力輔導社區有85處,服務社區在地長輩計16,053人次。

潘孟安說,就這樣靠著縣府整合資源、志工投入服務,「我們真的把服務老人的力量拓展到了天涯海角」。

各關懷據點提供的動態及靜態課程,為長輩們開啟了新的生命舞台。圖/各關懷據點提供的動態及靜態課程,為長輩們開啟了新的生命舞台。

如何打動老人的心?關鍵在這裡

不過在廣設據點之後,如何說服老人家出門參加,才是一大挑戰,以九如鄉玉水社區為例,目前有社區關懷據點、C級長照站,還有每周固定送餐的獨居老人,總計服務85位長輩,如何吸引老人家周周報到,真的需要秘訣。

玉水社區理事長萬秀娘坦承,有些長輩剛開始很靦腆、也很固執,志工遊說未必有用,一定要由長輩帶著長輩參加,在「呷好逗相報」的力量牽引下,老人家自然願意走出門。

另外提升課程品質,也是吸引老人家參與的關鍵,各關懷據點的課程穿插了動態及靜態課程,有的社區還發展成打擊樂團四處表演,這些都為長輩們開啟了新的生命舞台。

還有,縣府導入了「使用者付費」的觀念,參加者每人每月繳100元。「很多人都說應該要免費,但我們不是吝惜補助這100元,長輩繳了100元,他們會認為不該浪費繳的錢,自然就會認真來上課」,巧妙地運用長輩的心理讓據點參與率大大提高。

潘孟安說,如今各單位政令宣導都找據點,連警方的護農專案,都不忘請阿公阿嬤協助注意社區動態,附近居民三不五時還會送來自種的蔬果「加菜」,這些溫暖人情加起來,就是共老的支持力量。

除了長照,未來屏東縣還規畫結合親子館、青少年休閒基地的銀髮健康俱樂部,以跨世代共融為終極願景。圖/除了長照,未來屏東縣還規畫結合親子館、青少年休閒基地的銀髮健康俱樂部,以跨世代共融為終極願景。

未來願景 跨世代共融

除了長照,未來屏東縣還規畫有十大社福園區將陸續完成,每處園區都以日照中心或銀髮健康俱樂部為主軸,搭配親子館、青少年休閒基地等多元空間,以跨世代共融為終極願景。

屏東縣政府社會處長劉美淑表示,所謂的共融設計是不希望任何一族群被標籤化,讓幼兒、兒童、青少年、成年與銀髮族長輩及身心障礙者,都能在園區內共融,老幼共學、青銀共融、銀銀同樂,以生命影響生命,正是縣府努力的目標。

人人都會老,老化雖是人生必經階段,但潘孟安有自信,在公部門妥善的規畫下,「共老共融」的願景,絕對是值得期待的。

(屏東縣政府廣告)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