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疫情防微杜漸 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後疫情時代 雲林推自然系旅行

後疫情時代 雲林推自然系旅行 圖 / 雲嶺之丘
日期:2020-07-08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持續進行中,台灣由於防疫有成,自6月7日起正式宣布防疫解封,進入防疫新生活階段。解封消息一出,沉寂許久的觀光產業逐步啟動,而觀光焦點一直被週遭的日月潭和阿里山圍繞的雲林縣,夾著優異的抗疫表現和天然資源,也準備聯合其他縣市推出抗疫十足的自然系健康旅遊。

2020年台灣防堵新冠肺炎成績享譽國際,而雲林縣憑著〝貼心〞與〝鉅細靡遺〞的防疫政策,同樣在國內創造了多項極具成效的優異表現。如首創居家隔離遠距離問診、充份的備足移動式負壓隔離艙、垃圾車加裝消毒系統、免費提供口罩給重大傷患就醫陪同家屬、幼兒園師生發放口罩…等。

雲林的貼心防疫包

雲林縣在防疫情間共有6起確診案例、64位居家隔離,所幸在衛生醫療體系的互助支援下全部恢復健康。不過看似風平浪靜的過程實際上卻是驚險萬分,張麗善縣長分享:「有兩名重症母女檔,連續20多天昏迷,甚至病情一度告危,縣政府也做好最壞的打算,大體如何消毒、包覆、運送、火化,為了避免感染的風險,已經作好沙盤推演,慶幸這些準備最後都沒有用到。」

雲林縣衛生局長曾春美表示,雲林的溪北地區長久以來深受揚塵之苦,之前每年縣府就會採購防塵口罩供各級學校使用,而去年雲林縣在採購時,縣長貼心的把防塵口罩提升到防疫標準,也正因為這樣,當全國陷在口罩之亂時,雲林縣可以妥適的將口罩提供給欲至醫療院所就醫之重症病患的家屬陪同就醫使用。

除此之外,雲林縣也積極阻隔病毒可能傳播的途徑,一方面由119成立防疫專車,專責運送有呼吸道症狀或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也特別備有移動式負壓隔離艙。另一方面,從三月份開始,雲林縣的垃圾車全都加裝消毒系統,預防病毒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蔓延到社區,並提高清潔人員和倒垃圾民眾的健康保障。

強強聯手 拚觀光

雲林縣事實上有山有海,不缺觀光資源,可惜地理位置正好在國內兩大著名風景區日月潭和阿里山之間,過往遊客到訪雲林,多是因為順路的關係。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為了強化旅遊品牌和特色,近幾年雲林鎖定自然環境和農漁村進行深耕,用了1年多的時間,在雲東打造49條森林步道,如草嶺石壁、華山華南、樟湖桂林…等〝森〞呼吸步道;在雲西也結合社區營造輔導計畫,盤點出8條可以體驗在地風情和安全農食的微旅行路線,如西螺文創之旅、烏魚子有機趣、麥果麻茴咖農場二日遊等等。

雲林古坑,五元兩角圖/雲林古坑,五元兩角

雲林的觀光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在後疫情時代卻有著滿滿的誠意。為了讓遊客賓至如歸,從6月開始雲林縣政府先鼓勵縣民於境內旅遊,更進一步,預計7月開始再發起「遊雲林送汽車」活動,並且結合新北市共同推出「友善」觀光行程、與南投縣合作推出「雲南149一日遊」、與彰化縣合作推出「濁水溪兩岸共遊」等,希望號召散居各地的雲林縣民和全國鄉親,一起感受蛻變後的雲林。

張麗善縣長指出,這次疫情雖然造成許多不幸,但也讓人重新省思健康對生命的價值,雲林雖然沒有新穎、燈光炫爛的觀光建築,但山中有如同電影臥虎藏龍般,雲霧飄渺的森林步道和瀑布,沿海也有自然淳樸的糧食體驗農漁村。後疫情時代,走入雲林旅遊,感受自然風情與健康環境,相信會是很棒的選擇。

雲林縣擁有許多自然系的森林步道,歡迎全國民眾共同來參與。圖/雲林縣擁有許多自然系的森林步道,歡迎全國民眾共同來參與。

(雲林縣政府廣告)

關鍵字:地方旅遊觀光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角力國土計畫 雲林爭取〝農業權〞入憲
農業為本 綠電加值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