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媒體大作戰?澳洲、歐盟逼科技業吐出廣告利潤

搶救媒體大作戰?澳洲、歐盟逼科技業吐出廣告利潤 示意圖。圖片取自Unsplash BY Obi Onyeador
作者:科技新報
攝影:陳之俊
日期:2020-05-14

傳統新聞出版業與科技巨頭的鬥爭,多年來一直未果,隨著新冠病毒使全球數百家出版商倒閉,澳洲政府迫使平台與報紙出版商談判付款事宜,成為第一個強制科技業向媒體付費的國家,且預料將開先例,歐盟國家也紛紛採取拯救報業的措施,讓老報人似乎看到希望。 

新聞內容對大型線上平台來說有利可圖,據去年發表的研究,Google 在 2018 年經新聞業產生內容賺得 47 億美元,但流向媒體的部分很少。長久以來,傳統媒體已因消費者轉向科技平台損失慘重,現在又因一場疫情,使媒體業頓失僅存的廣告收入。

疫情已造成地方出版商裁員,在美國像《洛杉磯時報》一樣大的媒體都宣布休假和減薪。澳洲和美國一樣,最近幾週,數十家較小的出版商暫停印刷,或完全關閉印刷機。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加速大小媒體的廣告損失,澳洲政府出手逼迫 Google 和 Facebook 必須向媒體支付新聞費用。法國監管機構認為大流行危機增加版權法的緊迫性,也要求 Google 必須在 8 月底前針對付費給出版商達成協議。

澳洲政府認為,科技業者瓜分走太多媒體業的利潤,而雙方一直以來在分潤的談判都相當不公平。圖/澳洲政府認為,科技業者瓜分走太多媒體業的利潤,而雙方一直以來在分潤的談判都相當不公平。

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主席認為,這場戰爭本身就站在不公平的基礎上,因數位平台需要媒體,但不需要任何特定媒體公司,因此兩方的談判一直對科技平台嚴重有利,造成市場失靈,損害新聞業,進而損害社會。

之前澳洲媒體要求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制定科技媒體自願準則,讓科技平台與出版商自行協商,但進展緩慢,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認為不太可能就內容付款這關鍵問題達成任何自願協議,加上新冠病毒影響巨大,使政府確信需要採取更緊急和強制性措施。

澳洲政府已要求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制定強制性行為準則,將涵蓋數據共享、新聞內容的排名和顯示,以及從新聞獲利的貨幣化和共享,還包括執法、處罰和具約束力的爭議解決機制。草案將在 7 月底前發表。

歐盟也在去年 3 月引入新線上版權規則,歐盟全面改革前,Google 一直努力解決西班牙和德國等國迫使向出版商賠償的問題。在西班牙,Google 回應是關閉 Google 新聞網站。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數位科技和網路平台不僅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也產生了不少副作用。圖/數位科技和網路平台不僅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也產生了不少副作用。

紐約時報分析,澳洲和法國的決定將樹立全球先例。從愛爾蘭到馬來西亞的領導人都表示,他們正在關注。德國有望在今年底前朝類似方向發展。認為這是新聞界贏得的政治勝利,平台與發行商的鬥爭既是經濟原則問題,也是強大產業的老式政治爭鬥。

多年來,技術的變革、魅力和巨大的遊說支出,使科技業佔據主導地位,並從新聞創作內容獲利,而無需付費。這些平台開始意識到,儘管新聞不像嬰兒圖片或名人那樣受歡迎,卻是政界人士最關心的。版權法的進展,代表新聞界開始贏得一些政治鬥爭,也意指傳統報人那枝筆的價值,很難被時代瓦解。

本文轉載自2020.5.12「科技新報」,全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關鍵字:趨勢智慧政府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媒體除了追疫情還能做什麼?瞧瞧波士頓媒體的暖心之舉
媒體到底怎麼了?「記者真心話」主持人方君竹告訴你
要課「數位稅」了?英國估每年可增稅5億英鎊
科技新報

科技新報

科技新報是一群對資訊科技、能源、半導體、行動運算、網際網路、醫療、生物科技有高度熱忱與興趣的產業與新媒體人士,共同組成的時代新媒體,以產出有觀點與特色的原創文章為主要任務。Technews這個含跨不同科技領域的新媒體,協助各地的讀者,聚焦在能夠影響人類未來的新科技脈動,以及新的全球市場情報,掌握有價值的資訊與觀點,有機會提供給大家作為個人、組織或單位,在各自學業、事業、投資與社會議題上的決策參考。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