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區間平均速率」執法系統,是在速率管制路段的起點與終點,各裝設一套車輛車牌偵測器、相機或攝影機。當車輛通過兩處偵測器時,系統會記錄車輛通過的時間及車牌號碼,並換算車輛平均行駛速率,依此判定有無超速。在測速區間內,駕駛人必須以穩定速率行駛,因此能掌握偵測路段全線車流通行狀況。
圖/區間平均速率運作原理
全國最先採用這套系統的是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從107年開始與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一區養護工程處合作,在萬里隧道雙向出入口設置車牌辨識設備,偵測車輛通過隧道的時間並換算車速。實施後違規率大幅下降95%,事故率減少七成以上,整體車流分配也趨於穩定。
圖/警方操作「區間平均速率」執法系統
延續萬里隧道的成功經驗,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自行在轄區內幾個超速違規熱點及易肇事地點,如北宜公路19至23.1公里、臺64線快速道路及新店區環河路等路段,建置這套系統。執行後成效顯著,違規及事故率均顯著下降,且實施至今死亡交通事故降至零。
圖/新北市區間平均速率月均違規統計實施前後差異
圖/新北市區間平均速率月均事故統計實施前後差異
北宜公路號稱北部地區跑山玩家的天堂,許多大型重型機車及超跑愛好者皆喜愛於此來回馳騁,享受飆速快感,但往往在過彎時操作不當,導致超速失控的憾事,因此北宜公路沿線一向是超速取締的重點路段。
有鑒於已實施區間平均速率執法的北宜公路19至23.1公里路段,事故率減少一半以上,但其餘尚未實施的路段仍持續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因此新北市政府警局規劃在109年將偵測路段延伸至新北宜蘭交界。將增設多點位,以分段方式全線防制北宜公路交通事故。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也呼籲駕駛人為了自身及旁人的安全,切務遵守道路速限規範,勿逞一時之快造成終身遺憾。圖/北宜公路平均速率執法將延伸至新北宜蘭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