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美國】美國硬起來!用「宅居」對抗新冠病毒

【大話美國】美國硬起來!用「宅居」對抗新冠病毒 全體宅在家的愛達荷州,街上幾乎看不到人影。(圖片提供:王怡棻)
作者:王怡棻
日期:2020-04-14

進入2020年,中國城市武漢爆發嚴重肺炎疫情,並開始向外擴散,當時多數美國人一派輕鬆,即便稍後華盛頓州出現第一起確診案例,但大家的生活步調依舊如常。沒想到風水輪流轉,三個月後,美國竟超越爆發地中國,成為全球確診案例及死亡人數最多的最重災區,還史上首次、50個州全部進入緊急狀態,向來樂觀的美國人,這下真的笑不出來了。

空蕩蕩的校園,沒有學生的歡笑聲,只剩花朵孤獨的綻放。公園裡,沒有兒童奔跑嬉戲,所有設施都被圍上鮮黃色的禁止進入塑膠條。總是熙來攘往的市中心,變得死寂蕭瑟,只有零星幾家餐廳,仍懷抱一絲希望,點起開業的燈。

這是4月份的美國愛達荷州(Idaho)首都波西(Boise),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頒佈的居家禁令,所有人幾乎都被迫24小時宅在家。

大西北也淪陷,全州被迫「宅在家」

愛達荷州位於美國西北方,往北就是阿拉斯加,以黃石公園為首的觀光名勝和自然美景聞名。沒想到3月中旬,該州也出現第一起新冠肺炎病例,至今確診數超過1300人,州政府即宣布境內學校無限期停課。

不只學校停課,這段時間許多公共設施也被關閉禁用。(圖片提供:王怡棻)圖/不只學校停課,這段時間許多公共設施也被關閉禁用。(圖片提供:王怡棻)

不同於台灣政府對新冠肺炎反應快速積極,很早就對大眾宣導勤洗手、戴口罩的重要性。即便如今全美確診人數突破50萬大關,「是否該戴口罩?」仍是爭議話題。因為美國人的觀念是「口罩是病患戴的」;而生病的人應該待在家,別出外走動散播病菌。許多醫療機構一開始也是如此教育民眾,打算戴口罩防患未然的人,反而易遭歧視或白眼。

至今,CDC(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終於鬆口建議可以配戴,但在社區和街道上,戴口罩的仍屬少數。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宣導勤洗手與戴口罩,還能讓民眾設法維持原本的生活方式,但美國政府更傾向的作法是「一刀切」!直接斷絕社交和群聚的機會,阻止病菌散播。從3月中旬以來地方政府頒佈的一系列禁令,便可見一斑。

停止上課、關公共設施,力阻病毒擴散

一道道的禁令,就像緊箍咒般開始限縮、發功,讓人們的生活空間愈來愈小。第一個爆炸性衝擊,是學校全面關閉,要求孩子必須待在家進行遠距學習。

其次波及的是餐飲業,政府勒令所有餐廳和酒吧停止內用,只能提供外賣與外送。諸如健身房、遊樂場、溜冰場、泳池、體操中心等通路,都得因應疫情而關閉,才藝課也只能採用視訊教學。

商業場所紛紛關門後,非營利的公共設施也無法倖免。繼餐廳內用禁令,連社區的公園、圖書館也被關了。「本來想,沒有學校可去,沒有才藝課可上,至少還有公園與圖書館能透透氣,現在也別想了,」一位家長搖搖頭無奈地說。

(圖片提供:王怡棻)圖/(圖片提供:王怡棻)

老實說,這正是政府的用意,眼見一些愛社交的民眾,還是不死心的去草坪野餐,3月下旬,州政府終於使出殺手鐗,要求所有民眾都要自我隔離(self-isolate),在家上班。除了醫療機構、藥局與超市等必要機構,其他門市都必須暫停營業。超過10人的聚會也一律禁止,幾乎等於斷絕所有民間活動。

「若非必要事務,請盡量不要外出!」州長Bradley Little最近不斷透過媒體呼籲。即便民眾因為要事外出,也必須跟其他人保持6英呎(約1.8公尺)以上的社交距離。

不只位於西北的愛達荷州這麼做,現在全美多數州都發佈了「居家避疫」命令,差別在於程度各有不同。比方疫情嚴重的舊金山,執法就非常嚴格,有人在屋外跟鄰居聊天,就被開了罰單(未遵守社交距離),去公司也得隨身攜帶證明文件,否則被警察攔下盤問、就得花錢消災(違反自我隔離原則)。

對於熱愛社交活動的美國人而言,這場疫情不只考驗適應能力,或許更是場心智自律的鍛鍊。等過完2020這個「寂靜的春天」,相信很多宅居族都會產生一番人生新體悟吧。


關鍵字:政策經濟就業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巴黎手札】馬克宏下令全國停課!法國人難再「優雅」防疫了
媒體除了追疫情還能做什麼?瞧瞧波士頓媒體的暖心之舉
新冠疫情另一重大影響:數位商機提前十年到來!
王怡棻

王怡棻

十餘年主流媒體經驗,採訪足跡遍及亞洲、歐美、甚至中東,譯作甚豐。近來舉家落腳黃石公園旁,每天帶孩子親近大自然,現為城市學撰寫美國題材。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