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國神山」,東亞第一高峰玉山,是許多人心中一輩子一定要挑戰的目標。玉山不僅景致優美,也像是一塊超大海綿,把雨水都吸進肚子裡,再慢慢釋放,一路順流而下到大海。 「這次我們走山海圳,就是複製小雨滴的旅程,」步道達人阿泰與呆呆形容。
阿泰(楊世泰)與呆呆(戴翊庭)是對年輕夫妻,四年前兩人合開臉書TaiTai LIVE WILD,常與網友們分享在海內外登山健行的故事,平易近人的文字,及真實壯麗的照片與影像,吸引超過3.6萬鐵桿粉絲。累積無數趟鐵路、公路、山路的旅程,著有《山知道》《步知道》《折返》三本書。
今年山海圳國家級綠道探勘定線,阿泰與呆呆便受邀展開七天六夜的試走行程,「由山走向海」,從玉山登山口出發,走向鹽水溪出海口。
走完177公里的山海圳步道,夫妻倆最大的感動除了沿途美麗風光,還有對台灣文化的重新省視,並列出路線中的三大最愛:里佳部落、特富野古道、麟趾山與鹿林山。
圖/有山有水的多元體驗,正是山海圳的最大特色(圖為曾文水庫)。
里佳部落位於深山祕谷,有著「藍色部落」美名,是阿里山鄒族部落中最偏遠的,入夜後幾無光害,不僅能看見螢火蟲,還能用肉眼觀賞銀河星空。當地居民純樸好客,讓他們體會到什麼叫「歲月靜好」。呆呆推薦,一定在部落裡住一晚,民宿老闆娘翠蓮姐會教人觀星,周邊不乏步道和瀑布可遊憩,白天可以走進當地國小體驗母語教學、走訪長輩聚會做手工藝品,住上三天兩夜也不無聊。
其次值得推薦的是阿里山的特富野古道。兩人雖然之前有走過,但行前先聽導覽老師介紹鄒族文化歷史,走起來心境更不一樣。除了風景漂亮,更能感受在地人文風土。尤其前段3.7公里路段平緩,之後地勢陡下,可觀察沿途林相與植被變化,還能見到不少難得的台灣原生種植物,見識到珍貴的山椒魚。
第三個推薦是位處玉山登山口的麟趾山與鹿林山。這是整趟路程海拔最高、景觀最壯闊的地段。麟趾山更被山友公認為玉山最佳觀景台。除了周邊交通與設施完備,也適合安排單日健行。
整條步道會經過多個鄒族部落,部落人解說,部分氏族過去的生活範圍在台南安平,因外來政權和政治版圖的重劃,慢慢遷移至阿里山一帶。山海圳路線,儼然是鄒族400多年來的遷移路線。
在達邦部落過夜的那一晚,一戶民宅主人邀請他們吃愛玉,還教他們如何處理愛玉籽。愛玉是台灣特有植物,兩人笑稱,長這麼大只吃過愛玉,卻沒見過愛玉長什麼樣子。走到烏山頭水庫、曾文溪以及嘉南大圳,關於日治時代八田與一的過往事跡,也引起夫婦倆興趣,下山後還去找資料閱讀。
此外,兩人也針對登山初學者和進階者,分別提出行走山海圳的建議。鮮少走進山林的初學者,應該先上基礎登山課,了解自己的體能及野外求生方法。至於經驗豐富的戶外玩家,兩人異口同聲提醒「走慢一點」。登山不需要比賽,不用急著用最快時間走完。時間拉長,才能有更多體會。
「我下次再來山海圳要安排兩週,還要揹帳篷,喜歡哪就睡哪,多棒啊!」呆呆笑著說。
圖/戴翊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