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系統大翻新

推動服務一體化 桃園公車運量成長全國第一

推動服務一體化  桃園公車運量成長全國第一
日期:2019-12-05

桃園於2014年底升格為直轄市後,原本98條公路客運路線移撥桃園市政府交通局管轄,轉型為市區公車。交通局為整合市區公車和公路客運路線,推出「快幹支微」公車路網,朝路網、票價、補貼一體化方式推動,並推出桃園市民卡8公里買一送一限定優惠。

受惠於便利的路網規劃和乘車資訊,以及市民卡使用量大幅提升,106年度桃園市區客運總運量達到5,929萬人次,增加了571萬人次,勇奪全國第一,更榮獲交通部「106年度市區客運運量成長獎」金運獎肯定。

交通局長劉慶豐指出,市府以「提高公共運輸使用量」為目的提出全盤規劃,提供民眾便利、友善的公共運輸系統,讓客運業者有更良好的經營環境,並制定完善的補貼制度,以兼顧政府財源永續。

推動服務一體化  桃園公車運量成長全國第一_img_1(圖說: 桃園市交通局透過大數據分析,盤整規劃未來公車路線。)


運用電子票證資料大數據 盤整推動公車路線調整

公路客運移撥為市區公車後,交通局管理的收費路線從原本65條路線增加至163條路線,加上免費公車,總線數達到252條。服務範圍從桃園都會雙核心區擴大至外圍山海行政區,服務人口也增至全市90%。

過去公路客運與市區公車皆集中於桃園與中壢市中心,路線彼此重疊情形嚴重。更因路線集中,導致業者降價競爭,且降價地區多集中於運量高的都市地區,造成偏鄉長距離公車不僅服務路線相對較少且票價較高的窘境。且因升格前主管機關不同,票價與收費機制也有所差異。

為了改善路線重疊及票價不一的問題,交通局運用電子票證資料,進行站間量與起迄分布分析,作為路線規劃參考。優先提出五大幹線路廊,包括台1幹線、春日幹線、介壽幹線、龍岡幹線和中豐幹線等,輔以績效最佳的六條副幹線,大幅降低重疊路線。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推動服務一體化  桃園公車運量成長全國第一_img_2(圖說: 桃園市民可利用手機或電腦查詢「ibus桃園」APP或全國首創的「太陽能電子紙站牌」查看公車資訊。)


智慧公車從線上到車上 隨時隨地查詢公車即時資訊

過去公車系統最為民眾詬病的,就是站牌混亂、候車空間不佳、乘車資訊不清楚等問題。桃園市幹線公車自明年起將逐步升級為智慧公車,民眾在乘車全程中都能透過網路,體驗即時、安全且便捷的智慧公車系統。

桃園市民在出門前或等公車時,都可利用手機或電腦查詢「ibus桃園」APP,掌握公車即時到站資訊、路線及班次。在路邊等公車時,也可透過候車亭的跑馬燈資訊看板、獨立式智慧站牌,或全國首創的「太陽能電子紙站牌」查看資訊。原有的傳統站牌也提供QRcode,可用手機掃描連結公車動態網站。

智慧公車上皆配置32吋全彩車內智慧到站資訊設備,可隨時掌握抵達各站點停靠時間及沿線站點資訊,並以中、英、日、韓四國語言輪流播放。

推動服務一體化  桃園公車運量成長全國第一_img_3(圖說: 智慧公車上配置有32吋全彩智慧到站資訊,乘客能夠輕鬆方便掌握乘車資訊。)


跨市客運通勤時間機動增班 偏鄉免費公車路線將重新調整

桃園往來雙北市十分頻繁, 全國69條國道客運路線中,以桃園為起迄點的路線就有40條之多。其中又以往來台北市最多,約佔8成,一天班次數高達3,000車次。

為避免影響民眾通勤權益,市府鼓勵客運公司於主要搭乘點或最後幾個站點,設置監視攝影機,隨時掌握人潮狀況。當搭車人潮眾多,需要加開班次時,客運公司可立即通知發車站機動加班,確保乘客都能順利搭上車。

此外,明年交通局還將針對觀光資源最豐富的原鄉部落如復興區,重新盤點部落交通需求,考量時間帶使用特性,規劃符合部落居民的非典型公車路線,提供更貼心、更有溫度的服務。

交通局長劉慶豐表示,市府將持續擴大公車系統優化作業,包括乘車優惠、導入低地板公車及低污染公車、智慧型公車站牌、建置轉運站、應用大數據檢討公車路網及研擬新型態公車應用等,以創造更完善的公車運輸環境,提供桃園市民更便利、快捷、舒適的搭乘體驗。

推動服務一體化  桃園公車運量成長全國第一_img_4(圖說: 桃園市鄭文燦市長接受桃園市交通局長劉慶豐呈獻交通部「智慧運輸發展建設計畫」佳作 。)


(桃園市政府交通局廣告)

關鍵字:政策交通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