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以人為本的城市面貌

智慧科技執法,桃園道路安全大提升

智慧科技執法,桃園道路安全大提升
日期:2019-12-05

交通最首要的目標,就是建構一個以人為本的環境,營造幸福的行路空間,把路人當家人,讓路人家人都心安。桃園市府以先進的資訊技術發展智慧城市,透過創新規劃更新桃園市的交通面貌,保障桃園市民行路順暢又安全。

智慧科技執法,桃園道路安全大提升_img_1(圖說: 道路安全嘉年華結合經典古董車活動,帶動車迷與桃園市民朋友們齊聚一堂。)


道安嘉年華開出百輛古董車 路口慢看停  慎防行車視野死角

「2019經典古董車在桃園-大小玩童道安嘉年華」活動於10月26、27兩日在桃園高鐵站前廣場盛大舉辦,提供親子假日好去處並宣導交通安全觀念。現場更集聚來自全國百輛經典古董車,讓車迷一飽眼福。

現場特別設置親子道安專區,以「路口慢看停」為主題,讓家長帶領小朋友一起學習道安觀念,並安排救援小英雄波力POLI見面會,結合道安闖關送好禮活動,讓小朋友在玩樂同時,也能學習到交通安全常識。

最特別的是互動體驗區,有身歷其境的機車VR和大型車駕駛體驗,讓市民朋友模擬機車上路駕駛,及體驗大客車及大貨車轉彎處內輪差及視野死角的危險。劉慶豐表示,道安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只有充分了解並遵守交通規則,才能當個安心的用路人。

智慧科技執法,桃園道路安全大提升_img_2(圖說: 活動現場有眾多家長帶著小朋友,透過玩樂來學習交通安全常識。)


科技執法自動偵測車輛違停 公車好靠站 方便乘客上下車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桃園市交通局從去年7月起,採用先進的影像識別、AI辨識及地磁技術,在14處公車停靠處,建置違規智慧偵測系統,透過攝影機24小時偵測駛進違規區域內的車輛車種、車牌號碼、違規起迄時間等。

車輛駛入偵測範圍內持續違規1分鐘後,就成立違規事件,啟動現場違停警告LED字幕機及廣播聲響,警示駕駛人儘速離開,並將違規事件資訊、照片、影片等透過無線或實體網路,上傳至後台伺服器,供警察局作為舉發參考。執法後違停車輛減少比率近6成6,成效明顯。

內壢火車站公車停靠區去年8月建置全國首座違停智慧偵測系統,違停取締件數由每月110件降至5件,警力每天出勤次數也從13次降至3次,大幅改善火車站前接送火車乘客的違停問題。

智慧科技執法,桃園道路安全大提升_img_3(圖說: 桃園透過科技執法降低違規數,進而達到提升交通安全之目標。)


警察局於今年3月1日進行開罰後,違停件數由執法前每月263件下降至89件,降幅達到66%。使用警力數更由每月71件下降至4件,降幅達94%之多。

執法範圍陸續擴大,先將桃園、中壢火車站與八德區往大溪方向的公車站小大湳站、陸光四村站、瑞發家園站等5處納入,後又完成桃園區中正大興西路站、福安宮站、敏盛醫院站、中山中平路站、八德區署桃醫院站、大湳站、龜山區迴龍站、中壢區伯公廟站、平鎮區華廈山莊站等10處。

劉慶豐強調,交通違規科技執法的目的不是開罰,而是希望減少交通事故、提高警力運用效率,提升交通安全與順暢,並徹底改變駕駛人不良開車行為與習慣。交通局將審慎評估未來設置科技執法地點,並向中央爭取補助經費,以持續改善桃園交通。

交通寧靜區創新交通工程 低速安全巷  守護行人安全

桃園市的「交通寧靜區」計畫,以學區為優先,設置虛擬或實體的交通管制設施,減少路段交通量,或促使通過車輛減速,降低事故發生機率與嚴重性。

繼楊梅區及中壢區2處試辦場域,今年持續推動19處學區交通寧靜區計畫。 除了降低速限至30公里,並推行上下課時段禁止車輛駛入的管制方案,淨空學區巷道。學校也自主配合上下學梯隊引導,維護學童通學安全。

圖說:透過設置交通寧靜區,以人為本,提升道路安全。(圖說: 透過設置交通寧靜區,以人為本,提升道路安全。)


桃園市政府交通局劉慶豐局長表示,「交通寧靜區」以人本交通為導向,構思各項創新交通工程方法,包括設置減速設施、標線型人行道、劃設綠底行穿線、路口轉彎處增加行人安全空間,以及時段性管制車輛進入等措施。未來將逐年將全市學校優先列入推動重點計畫。

(桃園市政府交通局廣告)

關鍵字:智慧城市智慧交通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