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事C到7-11,藥事資訊據點如便利商店遍地開花

資源下鄉 雲林縣打造就近醫療服務網

資源下鄉 雲林縣打造就近醫療服務網
日期:2019-11-08

雲林縣由於人口老化嚴重加上年輕人外移、長輩缺乏陪伴照顧,導致慢性病、失智症以及隨之而來的憂鬱症漸漸成為社會隱憂。為了提高老人健康、減輕社會負擔,雲林縣衛生局近年來不斷創新觀念,實施一連串讓人有感的老人照護措施,同時也導入科技建構獨居老人、醫護人員、外地家屬三方互利的智慧系統。 

中央補助75歲免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雲林加碼下降到65歲;中央65歲老人健檢,雲林加碼甲狀腺、心電圖、失智症檢測;免費社區C肝健檢;20鄉鎮衛生所心理諮詢服務、老人憂鬱篩檢、推動「長者健康管理-社區預防及延緩失能服務計畫」課程共開27班,服務人數337人。

雲林縣近年來不斷推出促進老人健康,讓民眾有感的新措施。衛生局長曾春美說道,「老人都很會忍,身體病痛很少願意通知身在外地的子女,等到忍不住告訴子女,子女大都也只能選在醫院休假的假日回來。因此衛生局幾乎成了第一線照護長輩健康的單位,而衛生局近年來努力推動的照顧工作,就是完善事先預防,以及打造就近可及的醫療照護系統。

創造就近性醫療照護系統 

雲林縣有20個鄉鎮、391個村里,但是人口和醫療資源大都集中在西螺、虎尾和斗六這幾個地區,加上許多民眾仍有名醫、名院迷思,常常造成台大雲林分院一床難求,其他院所則是空床以待。

雲林縣政府知道扭轉名院迷思有待時間,而且還需要教育,因此除了推動雙向轉診制度,輔導台大雲林分院和成大斗六分院建立綠色通道,辦理醫療支援減少待床和降低院內感染外。也逆向思考將醫療資訊服務向地方扎根,最顯著例子就是全縣的鄉鎮派駐長照專員以及擴大建置醫事C站。

今年9月雲林衛生局強勢推動一項政策,不僅讓民眾有感也讓公務人員深刻感受雲林縣政府對照顧老人的決心,該項政策就是強制原本集中在4個分站上班的長照專員全部下鄉,分散駐點到20鄉鎮的衛生所,同時還要求所有的長照專員必須配合鄉鎮公所、村里幹事整合地方照專、照服員、醫師、護理師、心理師、藥師等成立社區照顧服務團隊,協助長輩做出最有利的醫療照護安排,以及負責向民眾解惑關於長照或醫療相關問題。

為解決醫療資源不均以及老人家愛看病、吃太多藥的用藥問題,雲林縣衛生局也積極推動設立醫事C站(C級巷弄長照站),鼓勵社區醫療院所與村里活動中心或公共場域合作,讓藥師駐點並協助鄰近的長輩整理藥物、檢視用藥,甚至提供到宅訪視、送藥和衛教。曾春美表示醫事C站已經開放給藥局、居家護理所、診所申請,目前已有超過27處通過,未來長輩有用藥問題都可以就近諮詢。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而為了預防老人失智,雲林縣也輔導台大雲林分院、成大斗六分院、若瑟醫院、雲林基督教醫院、中國醫藥北港附設醫院成立失智共同照護中心,目前已經成立17處失智症照護據點協助照顧有輕微失智現象的長輩。透過據點的體適能、懷舊音樂、繪畫等專業課程可延緩長輩的失智程度,目前提供患者及家屬服務,累計已經超過1.8萬人次。

雲林縣衛生局曾春美局長,分享衛生局透過與在地相關醫院合作,共同來創造符合雲林需求的醫療照護系統。

科技關懷照顧 

為提升長者居家自我照顧及加強社區參與,雲林縣也積極導入成熟的智慧雲端照護服務,今年已成功啟動智慧照護系統,協助超過120個社區的長輩進行智慧生理量測服務並整合數據送上雲端。開發App系統,透過大數據分析,雲端平台讓社區可以提供更好的照顧和服務。

為了不想再有失智老人走失以及獨居老人死在家中無人知曉,今年9月雲林縣也開始試辦健康智慧手環,透過智慧手環照護人員可以即時掌握獨居老人在家的生理數據和行動定位,一旦發生狀況可以立即反應處理,長輩往生無人知或走失找不到將獲得解決。而未來雲林縣也計畫開發相關APP,身處遠端的子女將可以隨時看到長輩的健康數據,甚至直接在外地安排長輩就診,讓這些外出工作的遊子能安心工作。

曾春美表示,身體要健康,觀念最重要,歐美地區從病倒到死亡只有兩周,很大原因就是有正確的健康觀念,雲林縣是資源相對匱乏的縣市,即便盡力向中央爭取或尋求民間合作,對老人照顧最多只能達到一個限度絕對無法面面俱到。不管是建立就近的醫療服務系統、實施各種預防措施還是導入智慧系統,最終目的除了希望民眾活得更好、更健康之外,也期待民眾可以建立「對自己健康負責」的觀念,平時做好健康保健、患病盡快就醫正確用藥,一起努力才能營造高齡友善的健康幸福園區。

(雲林縣政府廣告)

關鍵字:政策社會福利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