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臺灣知名的山城、農業大縣,近年來更以雙國際慢城活躍於世界舞臺。如今,全縣從國中、高中、大專院校到公務人員,均熱衷參與《無人機》培訓活動暨課程,操作《無人機》儼然已成為全縣運動,苗栗縣政府更是將其廣泛應用於行政體系中,舉凡災防、巡檢、觀光、農業等面向,都有《無人機》的身影。
「我們的飛行禁航區在西部縣市中是最少的,能進行安全飛行訓練空間則是最大的。縣府22個局處全部派人學習《無人機》操作並應用於行政體系。比如:農業處利用無人機為縣內的珍貴老樹進行病蟲害監測及健康管理、環保局可監測大型營建工地,看工程有沒有按圖施工或是濫倒廢棄物…等」,苗栗縣縣長徐耀昌引以為傲地表示,苗栗縣雖然不是很有錢,但思維很先進,創新、求變和接地氣是我最常勉勵縣府同仁的一句話。
縣長徐耀昌的確不是空口說白話。苗栗縣政府投入《無人機》發展可追溯至2014年,環保局首次出動《無人機》空拍監督大型工程施工,直到2017年底訂定『無人機自治規則』後更大步躍進。
不僅2018年,首創「心旅行,新體驗─從空中看苗栗」無人機攝影競賽,廣邀全國玩家從高空視角展現苗栗之美和參與第一個由縣政府主辦的「無人機競速大賽」,帶動國內《無人機》飛手培訓熱潮,還在兩年一次主辦的「全民運動會」上,透過《無人機》點燃大會聖火,讓全臺看見苗栗縣多元應用《無人機》之卓越成效。
同年8月,縣政府再與國內商用《無人機》開發之重要研究單位『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簽訂創新應用合作意向書,並於12月,攜手發表《無人機》新應用成果,令人相當驚豔。
今年,更因應臺灣民航局『遙控無人機管理法規』於明年3月底上路,2公斤以上的《無人機》須考照後才可飛行,全臺第一座「遙控無人機術科測驗場地」就選在苗栗縣後龍溪畔並於9月中旬正式啟用,首次學科測驗已於9/17舉行,首位通過實際操作的術科測試者也已出爐,堪稱是臺灣《無人機》的重要里程碑。
在縣長徐耀昌視《無人機》為重點發展產業之引領下,縣府22個局處皆已全面動員起來。
銅鑼鄉的杭菊和大湖鄉的草莓,已由農業處使用《無人機》進行農藥噴灑示範,效率比傳統方式快了20倍,還能讓農民遠離農藥危害,對於現今農村人口老化、人力缺乏等問題,無疑是份不小的助力;另在風災或豪大雨過後,農業處以無人機勘查河道上漂流木堆置情況,及時清運漂流木以保持河道順暢。未來,就連農業災損勘災也能利用《無人機》空拍製圖,提供詳盡災況。
環保局則是以《無人機》空拍方式進行監測,比如:迅速掌握災害事故發生時所造成的汙染影響範疇、確認大型營建的施工現況和污染防治措施是否確實…等;尤其,苗栗縣山坡地占全縣面積高達88%,對於山坡地暨原住民保留地的違規查報取締、巡查蒐證,如山區盜採或濫砍濫伐等非法行為,出動《無人機》遠比人員親自到場更加安全且具效率。
在救災消防上,有了《無人機》更是如虎添翼。比如:消防員可以利用《無人機》裝載熱顯像鏡頭和長倍率的變焦鏡頭飛入火場,代替人員進行巡檢,也能於現場升空拍攝同步監看,藉以掌握火煙及搶救現況;或是以往,遇上需要在廣闊海域及廣大山區進行搜救時,消防局特搜人員必須親自前往並採地毯式搜尋,但現在能先派出《無人機》進行勘查,人員則在安全處進行遙控,效率和安全性皆大幅提升。
對文化觀光局而言,《無人機》的俯瞰視角與空拍功能更是宣傳苗栗特色景點不可或缺的重要利器。在『苗栗玩透透』臉書粉絲專頁裡,你能俯瞰舊山線鐵道自行車景致,及其沿線的義民廟、日新茶園、客家聚落、三聯埤和五月桐花之客庄人文風景,更有首次全程記錄通霄白沙屯拱天宮媽祖的徒步進香盛況,將苗栗縣極富代表性的無形文化資產完整保存下來。
就連教育處也不遑多讓,積極將《無人機》扎根、融合至學校教育中。不僅結合苗栗縣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引導國中、小年齡層的孩子在學習coding(編碼)時,一併納入《無人機》程式操作課程;同時,還配合教育部108年新課綱,將《無人機》項目融入A.I.人工智慧課程中,計畫打造科普人文教育基地。
全球《無人機》市場蓬勃發展,預估2020年商機可達三兆臺幣,而臺灣也沒有缺席這場全球盛事,苗栗縣及其幕後推手─縣長徐耀昌稱得上功不可沒;值得一提的是,有別於《無人機》玩家暨飛手培訓大多都以成人為主,縣長徐耀昌卻致力於從國小扎根,不難看出把苗栗縣打造成《無人機》智慧科技產業重鎮,將是繼農業大縣、觀光勝地後,苗栗縣未來的最新代名詞。
(苗栗縣政府媒體事務中心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