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於6月18日正式開幕的虎頭山創新園區第一期,是全臺首座結合「車聯智駕中心」與「資安物聯網中心」的測試研發基地。總統蔡英文親自出席開幕典禮,提出「臺灣產業發展的未來在人工智慧結合物聯網(AIOT),而AIOT的未來在桃園」。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虎頭山創新園區是「亞洲・矽谷計畫」的亮點之一,要建構臺灣車用電子與物聯網的實際研發與驗證場域,搶先布局打入國際。
虎頭山創新園區位南崁溪與成功路交接處,全區面積共4.7公頃,分為兩期開發。第一期面積為1.9公頃,運用既有建築,規劃測試研發場域及多功能展示廳,並有6間獨立辦公室、44個開放辦公空間,作為創業加速器及培育基地,目前已有近30家廠商準備進駐。
(圖說: 桃園市政府經發局長郭裕信)
桃園市經發局局長郭裕信強調,有別於其他縣市的自駕車測試中心,虎頭山創新園區的特色在於打造自駕車與物聯網的創業聚落與驗證場域,並主動為廠商提供創業輔導,以及資金與法規等各方面的協助,第一期園區內,由臺灣中小企銀、信保基金、中小企業聯輔基金會也成立了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服務辦公室,協助桃園市新創事業籌措資金。未來第二期將繼續強化創新創業的輔導機制,除了規劃電動車研發及展示空間,並將增設創業辦公室及商業設施,以發揮更大的產業聚落效益。
園區內有一輛自駕小巴士,供廠商測試各種軟硬體設備。目前共有十種自駕車測試情境,以及電腦模擬輔助測試,並提供虎頭山高清地圖。此外,園區於7月下旬開放團體預約參觀,在非測試時間亦提供市民享受綠意空間,還能近距離觀察自駕車運行,成為假日休閒的好去處。未來廠商也將開設教育訓練課程,並提供自駕車模擬機體驗。
(圖說: 虎頭山創新園區可提供自駕車輛實際測試環境)
進駐廠商之一的昊和精工,是由澳洲僑胞回臺投資。團隊多年來投入無人載具AI與遠端控制軟體領域,並曾與澳洲大學合作開發出第一臺自駕農耕機。
身兼中華民國無人載具協會理事長的總經理樊毓漢指出,澳洲並沒有像虎頭山這樣的自駕車驗證場域,而且美國和澳洲皆以軟體研發為主,硬體供應鏈都在亞洲,所以決定將研發及驗證移回臺灣,也方便就近聯繫在地零組件廠商進行打樣修改。
昊和精工預計開發一款人工智慧無人駕駛飛行車,未來希望將國外的相關科技引進園區,讓臺灣的硬體供應鏈與全球高科技產業接軌,並促成在地聚落與世界新創團隊交流,進而行銷全世界。
(圖說: 昊和精工總經理樊毓漢(左)、台灣資料科學公司執行長卓瑩鎗(右))
發展自駕車相關的智慧工廠、智慧路燈及行控中心等設備,都需要大數據及資安的支援。台灣資料科學公司以物聯網、行動支付、資訊安全的AI大數據為主要業務,執行長也是亞洲物聯網聯盟秘書長卓瑩鎗博士表示,過去物聯網廠商的資料,缺乏一個統一認證的場域,因此期待將虎頭山創新園區打造成物聯網資安資料的匯集地,未來進出口的物聯網裝置,都可以很方便地經由桃園機場,送到虎頭山創新園區進行驗證。
去年在國發會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展示第一台支援行動支付且全機無現金的物聯網販賣機,就是由策略聯盟團隊合作,台灣資料科學公司負責其中的資安及大數據分析,目前這種物聯網商模已銷售至日本及印尼等國,並由台灣資料科學公司協助維運所有資安和支付的大數據,未來台灣資料科學公司也將協助園區廠商,開發自駕車相關的大數據及資安服務。
郭裕信表示,虎頭山創新園區的重要目標,就是落實中央的「亞洲・矽谷」政策,其核心就是物聯網的應用,分為兩大重點,一是健全物聯網的創新創業生態系,另一方面則要帶動物聯網供應鏈的發展。
資安(cyber security)是未來5G物聯網應用的基本建置,分成車聯網的資安及物聯網的資安兩方面,不只要確保資訊內容本身,更包括從資料收集到應用的整個傳輸過程,都需要保障資訊安全。
虎頭山創新園區率先導入ISO17025認證的資安標準實驗室,並與台灣電子檢驗中心及電信技術中心合作,針對資安產品的供應及需求雙方面的業者,都可提供驗證輔導及導入的服務,其中包括自駕車、智慧工廠及5G通訊技術,應用層面非常廣泛。
此外,亞洲矽谷最重要的精神就是「鏈結」,鏈結在地、鏈結全球、鏈結未來,投入各方資源共同推動產業發展,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因此桃園市府也主動出擊,至印度招商,拓展海外商機,並與自駕車產業聯盟合作首輛國產自動駕駛小巴,以提升臺灣物聯網及自駕車產業的發展。
(圖說: 06/18開幕當天,蔡英文總統親臨會場並實際體驗自駕模擬訓練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