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創生實例1〉活化七成閒置魚塭

何立德串接食學玩買 宜蘭壯圍轉型休閒漁業

何立德串接食學玩買 宜蘭壯圍轉型休閒漁業 魚塭兼營服務業,讓地方產業從無到有孵化成形。圖/魚樂天地直售製造鋪提供。
作者:邱莉燕
日期:2019-01-31

宜蘭的海岸城鎮近來同樣面臨青壯年人口外移、就業缺乏,許多魚塭遭到廢棄。以壯圍為例,魚塭閒置比例高達七成。

宜蘭縣政府2016年起透過國發會補助推動「設計翻轉.地方創生」二年計畫,就以壯圍為示範點,推動閒置魚塭活化。

承接這項業務的魚樂天地直售製造鋪執行長何立德表示,他起初只是負責漁業資源盤點,後來「愈陷愈深」,為了讓漁塭「活起來」,他一共發展出七套可行模式,堪稱七套提款機,包括:漁業「職人故事館」;石斑養殖等的「解說教室」;在養殖池教導遊客親手做羹湯的「行動廚房」;消費者到魚塭直接購買鮮魚的「直售所」;標榜在地食材烹調的「食材餐廳」;在閒置漁塭提供遊客垂釣、划獨木舟的「體驗場域」;產地小旅行的「生態聚落」等。

1970年生的何立德,原本是導遊,因深愛漁村辭去工作,在深澳漁村租一間破房子,改裝成「魚樂天地旅遊服務中心」,開始他的漁村改造夢。

有一天他遇到正在研究「漁會轉型經營休閒漁業」的海洋大學教授,深受啟發,報考海洋大學漁業經濟研究所,開始考察全台漁村,目前正攻讀博士。「要讓漁民能真正賺到錢,」正是何立德的理想。

>>【數位專題】你的家鄉會消失嗎?

關鍵字:地方產業重生
邱莉燕

邱莉燕

遠見雜誌資深副總編輯。擁有25年新聞採訪深度報導經驗,對人對事時存好奇,觀點新穎有創意,專題〈新大陸人在台灣〉〈中國十二五關鍵報告〉〈面對中國加一〉等作品,多次獲得亞洲出版大獎SOPA財經報導類首獎與兩岸新聞報導獎首獎。〈上海世博〉〈一帶一路〉等專刊躍登銷售排行榜,採訪足跡遍佈大陸20餘省市自治區及亞洲各國。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