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新縣長〉複製八年羅東經驗到全宜蘭

林姿妙不是「空嘴薄舌」 用施政力彌補論述力

林姿妙不是「空嘴薄舌」 用施政力彌補論述力 宜蘭縣長林姿妙。
作者:李建興
攝影:蘇義傑
日期:2019-01-31

林姿妙到底行不行?是這陣子宜蘭人對於新縣長最關心的一件事。然而,從林姿妙接受《遠見》專訪時提及的羅東經驗,與對未來縣政的擘劃論述,一切的否定,似乎言之過早……

自從去年11月24日當選至今,想必許多宜蘭人,都為他們的新科縣長林姿妙捏了一把冷汗!

因為在這段期間,除了她所提出的新政常遭政敵無情的抨擊,網站上更瘋傳著她在面對議會、媒體、政見發表會,及典禮致辭時,辭窮語塞、舉止尷尬的窘態。一時間,「這樣的人,適合當縣長嗎?」成為媒體報導林姿妙的主標題,淹沒了應該被著墨的內閣人事、縣政藍圖等新聞。

訪談直率 不矯情、不油條

雖然,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有心人士刻意拿「黑歷史」來大做文章。但,不得不說,這起負面操作,殺傷力確實不小,而林姿妙的「論述能力」,則成了如影隨形的緊箍咒,讓眾人對她未審先判,就連《遠見》辦公室的宜蘭籍同仁,一知道記者採訪了林姿妙,都著急前來求證:「她OK嗎?」

事實上,宜蘭人的擔心其來有自,畢竟在素有「民主聖地」之稱的宜蘭,很少把執政大權交給國民黨,而這次林姿妙成功在綠地上插下藍旗,不但成為首位女縣長,得票數更僅次於前縣長林聰賢,成為史上人氣第二高的蘭陽百里侯。足見縣民對她期望多高,也難怪會格外害怕受傷害。

而其實,在還沒見到林姿妙前,記者也一度擔心整個採訪會很乾,沒想到,幾句客套寒喧後,卸下心防的她,侃侃而談自己在羅東鎮長八年任內的施政成績,以及未來如何將「羅東經驗」複製到全宜蘭。

雖然,在這一個多小時的談話,林姿妙與「口若懸河」仍距離甚遠,但正因為用辭簡單,反而給人不矯情、不油條的實在感,著實讓記者觀感丕變。只能說,拙於言辭的林姿妙,之所以能高票當選,必有過人之處。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她在2010年當上羅東鎮長時,當時該鎮是個負債累累的窮鎮,而家庭主婦出身的她,發揮女人持家的本事,想了不少妙計來解套。

當年交通部觀光局正在推動全台十大夜市的票選,林姿妙心想,若宜蘭的夜市也能榜上有名,一來可獲中央補助,二來帶來人氣。因此她力推當時還名氣很小的「羅東夜市」,和士林、六合、逢甲等大夜市一搏。

為了替「羅東夜市」造勢,林姿妙發揮創意,成立「競選總部」,邀請觀光客到羅東夜市設置的兩個票匭投票相挺,換取民宿、賞鯨、美食優惠券。最後羅東獲得了「最友善的夜市」,不但人氣攀升,也讓週邊的公共停車場成了鎮庫的金雞母,月入上百萬。

羅東點子王 成功行銷地方

此外,每年農曆3月3日「帝爺生」,更是一項被林姿妙發揚光大、為羅東生財的地方盛事。據羅東在地聞人莊文生指出,早年此時羅東人都有「呷拜拜」的經驗,各家開流水席,客人到就開桌,場面熱鬧,但隨時代改變,風俗漸淡。

腦筋動得快的林姿妙,十分回味小時候大拜拜的盛況,於是舉辦了「羅東大拜拜呷鬧熱——特色美食大會串」民俗活動,與鎮內餐廳、小吃業者合作,推出夜市特色美味餐、蘭陽風味餐廳招牌菜,在鎮內廣場辦流水席,以一桌2500元的公定價讓鎮民訂桌,也讓業者PK。

孰料,活動一炮而紅,不但當天人潮擠爆了羅東,藉由各家業者的廚藝菜色較勁,更成功行銷了羅東的美食,最後,活動愈辦愈大,「我們2010年首屆僅席開250桌,2018年暴增至1300桌,而且鎮民在前一天晚上就守夜排隊,一開放登記,10分鐘立即秒殺!」林姿妙驕傲地說。

每年暑假,宜蘭縣不只有冬山河的童玩節,「羅東藝穗節」也是一大觀光盛事,這亦與林姿妙有關。藝穗節(Fringe Festival)源起於英國愛丁堡,發展至今70餘年,已有超過210座城市加入,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夏天藝術節。林姿妙擔任羅東鎮長前,就由來自台北的「夢想社區」發展協會帶進羅東,開始萌芽。

當上鎮長後,林姿妙認為藝穗節是可操作的「梗」,決定發揚光大。有別於以往半調子的活動安排,她邀請學有專精的文化藝術工作者參與,從花車造型、舞蹈編排、裝置藝術等策畫製作都相當講究,甚至還關心每個遊行團體的裝扮。為了創造噱頭,林姿妙還央請各里里長學森巴鼓,帶頭遊行,而她也特意學了爵士鼓共襄盛舉。

辦這個活動,就是為了「為鎮造富」。鎮公所結盟鎮內商家,讓遊客只要出示藝穗節活動Logo相關文宣品,到合作店家,即享有不同的優惠,使得每年藝穗節不讓童玩節專美於前,成為觀光旺季。

不過,若要論林姿妙的施政魄力,就不能不提「壽園」了。

壽園是宜蘭溪南地區一處重要且歷史悠久的墓園,1957年羅東鎮公所在冬山鄉山坡地,購置了約11公頃土地,做為鎮立公墓用地,後來又興建了火化場和納骨設施。隨著需求漸大,羅東鎮計劃在當地增設殯儀館,雖是羅東鎮產,卻因為位於冬山鄉,遭來冬山鄉民極力反抗,成為棘手的難題。

「當時,我要與冬山鄉民溝通時,鄉民看我是女人,早已準備畚箕、掃帚,揚言把我掃出去!」面對幾任鎮長都無法解決的燙手山芋,當時幕僚都勸林姿妙不要親赴火線,但她卻執意身先士卒,歷經幾次的協調,冬山人的態度終於軟化,最後殯儀館在2012年完工,完成結合殮、殯、奠、祭、葬,殯葬一元化的現代園區。林姿妙的幕僚透露,當時要冬山民代通過此案,如緣木求魚,林姿妙除了以回饋金增加誘因,還到冬山人的抗議現場聆聽,順利安撫情緒,「足以看見縣長的斡旋能力!」幕僚說。

傳承丈夫遺志 創新宜蘭

羅東人對林姿妙還有個印象:「在羅東沒有握過林姿妙的手,代表你沒有出過門!」這也正是不諳辭令的林姿妙能在艱困選區一路民調領先,高票當選的主因。

更令人好奇的是,像林姿妙這樣一個「非典型的政治人物」,何以會踏上政治之路?林姿妙已故的先生林明正是前省議員,她21歲嫁入林家時,沒想過有一天會進入政壇。頂多隨著林家長輩四處拜票,後來夫妻倆生下一女三男,由於丈夫常在台中霧峰省議會開會,林姿妙對外除要協助丈夫的選民服務工作之外,還要兼顧家庭生活。

但林明正胃癌辭世,很早就守寡的林姿妙拉拔小孩長大,「我先生是個很好的民代,臨終還一直掛念選民,」回憶過往,林姿妙仍淚眼婆娑:「所以,等孩子都長大了,他們勸我:『媽,你應該繼承爸爸的遺志!』」而從政之後的林姿妙,果然也沒讓選民失望,她常將「別人的小事就是我的大事」掛在嘴邊提醒自己,也因此才會握遍每個羅東鎮民的手。如今圓先夫之願,當上縣長,儘管中傷、負評排山倒海而來,但從林姿妙接受《遠見》專訪時的論述,其實她對於未來的縣政早有完整的藍圖和基調。

臨走前,記者私下詢問林姿妙向新北市借將而來的宜蘭縣祕書長林茂盛(原為新北市工務局副局長),會不會擔心林姿妙的施政與論述能力?只見林茂盛信心十足地說:「一開始從電視上看她,難免擔心,但進縣府認識她後,我只能說,大家都錯了!」

>>縣市首長上任100天,你有感了嗎?

關鍵字:人物首長觀點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賴神、韓流光芒夾擊 黃偉哲能走出不同的路?
李建興

李建興

50歲的台灣人、20歲的老記者、10歲的忙爸爸、0歲的菜總編。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