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絡地方產業〉深度旅遊串起觀光與農業

鹿鳴酒店搶救小農滯銷品 一晚賣掉1000箱鳳梨

鹿鳴酒店搶救小農滯銷品  一晚賣掉1000箱鳳梨 鹿鳴溫泉酒店董事長潘貴蘭希望將鹿野的慢生活與好東西,以最自然的方式介紹出去。
作者:邱莉燕
攝影:張智傑
日期:2019-01-31

五星級飯店鹿鳴溫泉酒店,居然「不務正業」的玩起臉書直播賣農產品;一群青年返鄉創辦饗嚮台東,將農業結合觀光行程,引香港、馬來西亞旅客捧場。他們用力「出賣鹿野」,讓地方創生多了更多想像。

「今天有人要標果乾嗎?要標的幫我加1。」「搭熱氣球自由飛要提前預約,我坐過五次!」「潘姐姐亂亂賣又來了,注意會有大降價!」

這是台東鹿野唯一一家五星級飯店鹿鳴溫泉酒店,每天晚上8:00的臉書競標直播現場。

鹿鳴溫泉酒店‧潘貴蘭

經營社群媒體 意外找到新客源

1980年生的「潘姐姐」是鹿鳴溫泉酒店董事長潘貴蘭,與業務經理黃琪,對著腳架上的手機,與鏡頭前的粉絲互動。

「直播銷售現在占我們業績的10%了,」潘貴蘭說,一對深深的雙眼皮,甜美的笑容充滿療癒感。

在偏僻的鄉下從事數位社群行銷,本是有點違和感,然而卻讓一座五星級飯店化身農產運銷公司,挽救了可能血本無歸的在地農民。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興建於2002年的鹿鳴溫泉酒店,2007年開幕,從美國夏威夷大學旅館管理系學成歸國接班的潘貴蘭記得很清楚,開幕當天受邀剪綵的大人物私下不免擔心:「會不會剪綵完,飯店就倒閉了?」

的確,誰會大老遠特地到台東縱谷的原住民部落住高檔飯店呢?幸好當地有溫泉,隔年開放陸客來台,加上鹿野高台的熱氣球從2011年開辦,住房率竟高達100%,2015年營業額達三億多元。

無奈,2016年政黨輪替後,陸客人數腰斬,住房率掉到60%,潘貴蘭要從困境中找出路,轉型勢在必行。

她的辦法之一是結合當地特色食材農產品,用養生吸引重視健康的客群。飯店與在地不施肥也不灑農藥的自然農法小農契作,甚至在飯店內開闢一處菜園,將小農與員工種植的蔬菜,在自助餐給住客自行汆燙。

主廚也別出心裁的把當地特色植物融入食材,端出了蝶豆花碗粿、土雞蛋布丁、香蕉蛋糕、剝皮辣椒雞湯等特色料理。

「不只是經營飯店,我還想把鹿野的好東西介紹出去,」潘貴蘭說。

另外還推出單車導覽體驗,邀請住客騎著腳踏車到當地龍田村的茶園參觀品茶,讓客人身心靈放鬆。

為了深耕客源,2017年起她開始經營社群媒體,在臉書直播銷售飯店產品。無奈養了一年,只有不到100人收看影片。

冷清的直播間卻在2018年6月出現大爆發。當時一整年沒有嚴重天災,鹿野的鳳梨、洛神花大豐收,導致產量過剩,跌破盤價,農民欲哭無淚。

由於潘貴蘭的父親是前鹿野農會總幹事,可憐的農民找上門來,請潘貴蘭幫忙銷售。

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業務經理黃琪親自上陣,推賣滯銷鳳梨和洛神花,沒想到生意奇好。靠著降價與產地直送等特色,瞬間打開銷售熱度。

他記憶深刻,原本一箱12公斤的鳳梨,降價至320元求售,晚上8點一開賣,就吸引200人上線。當天晚上他回家睡一覺,隔天起床一看,訂單竟衝破1000箱。

最後,鳳梨總計賣出42公噸,洛神花果醬賣出1000多公斤。本來叫苦連天的農民頓時笑逐顏開,也從此打開鹿鳴溫泉酒店的行銷知名度。

現在,鹿野一有農作物滯銷,就會向鹿鳴酒店求救。成績斐然,鹿野農會洛神乖乖、關山椰子五香乖乖,曾一口氣在線上賣出6500多包。

飯店因此群聚了一票「鋼鐵粉」,經理大叔黃琪還成了「農村網紅」,走在台東車站都被粉絲認出。別人是網帥,50歲的黃琪戲稱自己是「網老人家」。飯店其實並未從中獲利,純粹熱心幫忙。

鹿鳴酒店搶救小農滯銷品  一晚賣掉1000箱鳳梨_img_1

圖/鹿鳴溫泉酒店負責直播的黃琪,自詡「網老人家」,透過臉書粉絲曾幫農民賣出42公噸鳳梨。


饗嚮台東‧釧南雁

揪返鄉青年 打造農事體驗新天堂

地方要解除被消滅的危機,必須先創造產業,才能創造就業與活力。除了鹿鳴飯店串起觀光與農業外,近來在鹿野,也有多位青年返鄉創辦「饗嚮台東」,企圖以農事體驗帶動農村觀光。

鹿野鄉和延平鄉交界處,一處種有數百棵洛神花的兩分地,近望是山,遠望是天,是饗嚮台東創辦人釧南雁不久之前剛談下來的合作農田。

從2018年7月,這塊山谷間的洛神花田,已先後迎來了來自台灣、香港、馬來西亞等地的遊客,玩得不亦樂乎。

釧南雁一邊示範如何戴上袖套和斗笠,一邊揹著麥克風,吆喝遊客一起去剪洛神花,接著把親採的紅色花果一朵朵去除種子,再製成果醬。

親自當一回農夫,體驗作物怎麼收成,便是饗嚮台東針對深度自由行旅客設計的遊程。短短半年超過500人次報名參加,深受歡迎。

很難想像,釧南雁是曾在台北馬偕、台東馬偕當了15年的護士,三年前回到鹿野,接下父親的民宿。她觀察,鹿野只有熱氣球可以玩,缺乏其他套裝行程,導致當地農民無法從熱氣球人潮中受惠。

當時正好也有好幾位年輕的同鄉回鄉,大家聊天時,深覺要團結起來,用新點子活絡地方。

樂於分享鹿野美好的釧南雁笑說,應該把家鄉打造成農事體驗的新天堂樂園。後來饗嚮台東共整合了八個行程。幾乎每一個行程的背後,都是青年返鄉或移居台東的故事。

導覽茶園、DIY冰棒 讓旅人留在鹿野

例如「玩食茶一日體驗」的場地,位於新元昌紅茶產業文化館,牆上稚拙的彩繪,象徵著台東最早種茶的發源地。

遊客要先穿戴茶農的專業裝備,再走進茶園採摘一心二葉,同時聽著導覽解說,認識到小綠葉蟬咬食過的茶菁,可以製成蜜香烏龍。然後到文化館做擂茶品嘗,接著學習用紅烏龍茶製作蛋捲,來一場午茶時光。

鹿鳴酒店搶救小農滯銷品  一晚賣掉1000箱鳳梨_img_2

將這一切安排妥當的是2017年辭去新竹科學園區工作的哥哥溫慶偉,和留守茶莊的弟弟溫慶裕。

曾榮獲前總統李登輝賜名的福鹿茶區,從鼎盛時期的600公頃面積,到2001年只剩100多公頃。茶工廠從20餘間僅存六、七間,「沒轉型就會沒落,」畢業後接班的茶二代溫慶裕,於是跟哥哥商量能不能回來幫忙。兩兄弟與台東各大飯店談合作,推出主打休閒體驗的「找茶小旅行」,因此與饗嚮台東一拍即合,推出精緻的農事體驗。

在「甜蜜蜜冰棒DIY」體驗遊程中,遊客採收完鳳梨後,要自製新鮮鳳梨水果冰棒。在這裡陪伴旅客的是春一枝商行廠務長、80年次的李承澤。

他也是饗嚮台東創辦人之一,打小在台北長大,四年前被創辦春一枝冰棒的父親派到鹿野,負責電腦系統,結果來了就沒走。

與釧南雁理念相同,李承澤希望以鹿野無毒的特產,打通都市人的胃,於是大方「貢獻」了自家冰店,做為體驗遊程的地點。

「我們盡量用在地的水果做冰棒,」光頭造型的李承澤說,也讓這裡的年輕人有理由再待在這裡。

怎麼為地方創造新生?鹿野證明,透過「吃」與「玩」是最快的方法。加上創意加持,讓地方創生不再是想像。

>>【數位專題】你的家鄉會消失嗎?

關鍵字:地方產業重生
邱莉燕

邱莉燕

遠見雜誌資深副總編輯。擁有25年新聞採訪深度報導經驗,對人對事時存好奇,觀點新穎有創意,專題〈新大陸人在台灣〉〈中國十二五關鍵報告〉〈面對中國加一〉等作品,多次獲得亞洲出版大獎SOPA財經報導類首獎與兩岸新聞報導獎首獎。〈上海世博〉〈一帶一路〉等專刊躍登銷售排行榜,採訪足跡遍佈大陸20餘省市自治區及亞洲各國。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