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盛夏,台東縱谷的鹿野高台,清晨時分,五彩繽紛的熱氣球從如綠毯般的草皮上,冉冉升空,或高或低,像是漂浮在空中的彩色驚嘆號!天氣穩定時,抬頭仰望,也會發現有許多搖曳中的飛行傘,就像是在天空中朝你瞇眼微笑。
熱氣球與飛行傘是多數人對台東鹿野的第一印象。鹿野高台位在鹿野鄉的永安村,永安舊名「鹿寮」,曾野鹿成群,捕鹿者的寮屋散布,因此取名為鹿寮。
永安村面積有15.1平方公里,但因位處丘陵台地,耕作不易,早年是鹿野鄉最貧窮的村落之一。
然而,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社區花費近20年時間,從推動社區營造開始,環境教育、生態復育,再到發展休閒觀光產業等,原本貧窮落後的後山農村,現在不僅產業升級,居民生活改善,亦成為東半部的農村典範。
擔任永安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長達10餘年的廖中勳,30歲前在都市打拚,是早期第一批「青年返鄉」。當時眼見家鄉破舊沒落,20年前毅然決然帶著妻小回鄉發展。廖中勳指出,他們一開始毫無頭緒,先從綠美化家園著手,包括種樹、路面採吸水性鋪面,實施垃圾分類等友善環境做起。
廖中勳指著社區活動中心前的黑板說到,以前用紅布條寫上歡迎某團體參訪,一年下來累積厚厚的一疊布條,實在浪費,現在改用黑板,方便又環保。
另外,每個月第二個週末在武陵綠色隧道舉辦的農夫市集,主要由小農、年輕人分享當地農產或文創產品,攤位不插電,被譽為「最漂亮,最沒有商業氣息的市集!」
接著是玉龍泉步道的生態復育。社區將長達1100公尺的玉龍泉步道打造為生態廊道,木棧板下的生態相當豐富。廖中勳隨手撈起一隻雙色澤蟹,他如數家珍地解說,這裡還有樹蛙、拉氏清溪蟹等生態。
再來是找到回家的鹿。一進到永安社區可以看到Q版梅花鹿的指標,廖中勳指出,鹿野很多跟鹿有關的地名,但數十年來從沒見過真正的梅花鹿。10年前社區發起「找到回家的鹿運動」,在一處老村民雄仔伯的荒廢的鹿寮加以整修,開始飼養三隻梅花鹿,重現「鹿野」景象。之後台東戒治所提供三公頃土地,設立梅花鹿園區,成為台東縣梅花鹿的中途之家,目前有五隻鹿在園區內安養天年。
目前人口約1600人的永安村,是鹿野人口數較多的村莊,青年返鄉人口超過30位。以產茶為主的永安,第一家製茶廠為新元昌茶廠,第二代溫慶偉、溫慶裕兄弟檔分別是1988、1990 年出生,先後回家幫忙,年初正式接棒。青年返鄉還不夠,永安還為外國遊客指引一條路。曾經接待熱氣球外籍教練的廖中勳比劃著,未來村中的指標要有英文版。社區舉辦的工作假期及生態旅遊曾吸引新加坡、香港等遊客參加,國際行銷是接下來的重點。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永安社區從不起眼的小毛蟲蛻變成美麗蝴蝶,讓許多人不辭千里迢迢,來到鹿野的這個山中傳奇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