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一日遊1〉街友親自嚮導

「街遊」穿梭巷弄 走讀街友生命故事

「街遊」穿梭巷弄 走讀街友生命故事
作者:蕭歆諺
攝影:張智傑
日期:2018-03-30

3月,台北艋舺的剝皮寮烈日當頭,導遊阿和身穿淡紫色條紋長襯衫和西裝褲,騎著腳踏車翩翩而來。

「這裡,就是我之前睡的地方。」你沒聽錯,走過東三水市場,導遊阿和開始鉅細靡遺地形容過去怎麼在這裡流浪討生活:晚上要睡覺,就把豬肉攤商洗淨的豬板當做床板,求一夜安頓……

這是由芒草心慈善協會主辦的導覽活動「街遊」,靈感來自英國的「另眼看倫敦」(Unseen Tours),由無家者擔任導覽員,帶遊客以不同視野走過街巷。

打破社會階層藩籬 促進無家者關懷

「這同時也是個窗口,」街遊的主辦人李佳庭提到,導覽除了讓大家一窺無家者的生命故事,更重要的目的是讓大家認識與關注無家者的議題。街友是很多大城市無法避開的社會貧窮問題,一般人少有機會認識街友的生活,這類活動提供了一次次交流機會,讓外界了解他們如何墜入社會底層、重新站起來。

她的想法也引起不少遊客共鳴,大多數遊客都在活動結束後對街友改觀,不再害怕靠近街友聚集的龍山寺外圍。其中參加的遊客以年輕女性與一般家庭居多,2014年至今參加遊客已突破7000人次。

以這次參加的艋舺行旅來說,艋舺的街頭,處處都是阿和的回憶。

阿和本名黃順和,今年63歲,在台東出生的他,待過紡織廠與煉鋼廠,還曾經因為煉鋼技術了得,在同行中有「中部眼鏡仔」的稱號。可惜因為好酒,兩度腦傷開刀後失去工作能力,工廠不願聘用他,因此成了醉臥街頭的酒鬼。之後,他在雙北流浪了20年,因為艋舺萬華一帶給遊民的福利較多,開始在這裡討生活。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與街友人生歷程交織的特色景點

「我是好酒感動天的會長,以前常跟會員們一起喝酒,」阿和生性幽默,導覽常穿插各種諧音玩笑。拿愛喝酒的壞習慣自嘲,「好酒感動天」發音類似閩南語俗諺「孝子感動天」。笑話雖然有點冷,但遊客很快就會被他的樂天開朗感染。

導覽行程從剝皮寮廣場出發,遊客一路行經東三水市場、蝴蝶蘭旅社、三角公園、人安基金會與刈包吉等地。導覽內容裡,歷史與街景介紹約占六成,剩下四成是阿和的生命歷程,兩者交融成精采故事。

「你這團很大團喔。」經過艋舺公園,街友向阿和打招呼,「可怕」的街友似乎沒有想像中那麼難親近。阿和詳細介紹了遊民的生態:冰涼的洗石子長椅適合躺臥睡覺,政府加裝欄杆是為了讓遊民只能用「坐」的;一袋一袋的雜物,堆在那裡像是垃圾,但其實每一袋都是一個人的家當。

導覽結束後的問答時間,20名遊客圍坐在阿和旁,聽他聊人生、說故事。聊到興致處,阿和還拿出手機秀出妻子的照片給大家看,現場像是尋常好友相聚,十分溫馨。

沒說完的故事,有空時不妨和阿和走一遭艋舺,讓他細細說給你聽。

關鍵字:地方高齡友善
蕭歆諺

蕭歆諺

來自彰化田中的八年級生,政大新聞系畢業,主跑金融與電信。左手讀小說,右手看財報,努力把點點知識連成清晰星座。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