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青年領袖2〉 愛料理共同創辦人 李致緯

「聽得懂人話」的工程師 與消費者零距離

「聽得懂人話」的工程師  與消費者零距離
作者:蕭玉品
攝影:陳之俊
日期:2017-08-30

在國內最大美食共享平台iCook愛料理的logo前,共同創辦人兼技術長李致緯,正拍著報導用的照片。那191公分的昂藏身材,藏不住他的侷促。

「你以後會有很多採訪喔!」李致緯獲選為《富比世》亞洲30歲以下行銷暨媒體廣告領域領袖,攝影師循循善誘,要他擺出更多姿勢。

李致緯則以搖頭回應,「我比較少受訪,真的不太自在。」

李致緯21歲創愛料理,如今才27歲,公司已邁上營利軌道。創業期間,他還幫TEDxTaipei、IOH開放個人經驗平台、UDN、東森等公司、平台建網站、寫App。洋灑的成就,和他的羞澀、低調幾乎不成正比。

他從小就對電腦有興趣,讀師大附中時,常「不務正業」,老師在台上講課,他就在台下自學程式,「我很多programming skill,都是那時候學的。」

高中畢業後,李致緯考上政治大學資料科學系,為了終於有機會接受正統的電腦科學教育,他興奮無比。

那時攤開系上課表,李致緯簡直像上菜市場買菜,「我什麼課都想選,想像海綿快速吸收很多東西。」大二他便修完所有系上必修課。2010、2011連續兩年,他申請全球只有100多位得主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WWDC)獎學金,順利獲獎,和全世界優秀的學生一起在舊金山學習iOS App的開發;也參加了Google夏季開源大會,負責FB專案。

「申請到WWDC獎學金,有解除人生任務的感覺,也理解人千萬不要被自己框架住,」李致緯提到。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愛料理行銷業務總監鄭宇軒觀察,李致緯的技術在台灣屬頂尖,即便創業當老闆,還是有許多國內外知名公司想挖角。

由於太早完成大學裡的學習,李致緯懷著「make an impact」的理念,決定創業。2009年,他和伙伴蕭上農、學長林宜儒一同創辦「Indise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部落格,撰寫專業技術文章;獲得WWDC獎學金那年,又一起創立寶利拾公司,以接案為生。

愛料理執行長蕭上農回憶,當時李致緯下課就來上班,學業、工作兩頭燒,「他也懷疑過自己,但他是多慮了,創業同時,他還是拿了幾個書卷獎。」

2011年,他們挑中「美食」領域,創辦愛料理,讓每個人都能分享食譜。至今六年,獲得創投資金,經營得有聲有色,成為全台最大食譜社群平台。

專注本業 關心教育、社會

一般人對工程師的印象,都是心無旁騖、一頭栽入程式的世界,李致緯也是這樣嗎?答案出乎人意料。鄭宇軒形容,李致緯「聽得懂人話」,「工程背景的人,通常樂在自己世界,但他跟消費者沒有距離。」

李致緯特別推崇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擁有濃厚的人文關懷。他自己也極關注教育、社會、經濟問題。在他的協助下,台灣陸續有人獲得WWDC獎學金及參與Google夏季開源活動。

對於現今擁有的成就,李致緯常歸因為「運氣好」。他總說,接案是運氣,得獎是運氣,創業有小小成就也是運氣。

「你會覺得很討厭,怎麼有人明明能力好、成就非凡,還這麼謙虛,」鄭宇軒忍不住發難。

李致緯辦過Inside,深諳媒體操作之道。採訪時,他起碼說了三次自己的故事很沒梗,「因為我不是從小就立志當駭客怪傑的人。」那有什麼心得能和他人分享?他說,「我是在參與各種活動、創業過程中,慢慢形塑自己。請在每一次選擇中,選擇符合自己信念的。」

關鍵字:產業產業脈動
蕭玉品

蕭玉品

遠見編輯部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