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舊城區內的傳統酒莊Bernhard-Räder,中庭寬敞、花木扶疏。一踏進酒莊的展示間,暑氣全消,室內外溫度相差四度,成為葡萄酒天然的保存所。
百年牛棚化身葡萄酒展示區
任誰都猜想不到,這個展示間原來竟是一座年代久遠的牛棚。
當初,為打造良好的牛隻飼養環境,飼主捨棄石塊建築,改採木造,以達到「冬暖夏涼」的恆溫效果。沒想到百年後,竟搖身一變成為最佳的葡萄酒展示區。
最近酒莊老闆計畫擴大營業,準備整修老舊建築物,就必須依照規定,維持既有風貌,例如要細心拆卸古老窗戶,等外牆整修好後,再原封不動裝上去,「過去的窗戶多大就是多大,不能有任何更動,」副村長威利.萊恩海姆(Willi Reinheimer)強調,保存文化資產已是村民共識,政府有建築物保存規範,但這個村的標準還超越官方,任何人想修建老房子,都必須遵守。
近日整修中的教堂也被要求依照舊有方式維修。塔尖一片片鐵灰色頁岩,可有效阻隔濕氣、抵擋風雪,全仰賴人力施作,就是取材自葡萄園底下的石塊。
其實弗隆博爾恩是非常古老的村落,7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從挖掘的古文物可追溯至石器時代,當地人非常珍惜古文化資產,這也正是弗隆博爾恩村落今年獲獎的原因之一。
此外,讓村民感到驕傲的是,當地罕見的「政教合一」教堂,已成為萊茵蘭.普法茲邦著名的宗教地標。
這座2015年才歡度250歲生日的教堂,一樓是天主教堂,目前仍是村民望彌撒的聚會所,當天剛好有一對老夫妻開車過來,細心用熱水清洗燭台,以迎接晚上的聚會。
從教堂外邊的旋轉樓梯抵達二樓,是一間僅能容納約15人的會議室,狹小空間正是250年前的村議會所在地,一路見證村落的發展軌跡。難得的是,百年歷史議會廳至今保存完整,全靠村民自發力量,不僅出錢出力整修屋頂特有的木造結構,今年秋天還要進行外部修繕工程。
甚至連村內大型集會所的牆面、暖氣、燈光都是村民齊力完成。另外,如2014年才啟用的公共窯烤爐,也是大家動手做的成果。雖然家家戶戶都有電烤箱,但這個每月啟用一次的窯烤爐,邀請村民共同製作,串連起情感的交流線,藉助分享的過程,凝聚社區的向心力。7月初台灣訪問團抵達時,6月底才剛用過的窯烤爐,還殘留著淡淡的麵包烘焙香氣。萊恩海姆強調,窯烤爐設施建材都來自拆卸的舊石材,資源重複使用,維持傳統風味又環保。
沒想到這個古老鄉村,也能吸引年輕新住民。當地居民約1100人,九歲以下孩童就有100多位,占比近一成,相當有活力。
這都要拜交通、教育資源所賜。這個社區位於兩條高速公路間,距離城市僅30至60分鐘車程,有幼兒園、小學跟技職高中,加上房價、租金比市區便宜,舊區外圍的新區,陸續推出建案,吸引年輕人口。
老中青三代攜手旅遊交流
當地政府還買下破舊農舍,打通成新舊社區的通道,讓新區居民不必繞遠路,就能快速到舊區的學校、教堂,加速外來家庭與當地人的交流。
青少年相對其他村多,村長非常重視他們的意見,四年前該村因此設置專屬青少年的集會場所,同時還有很多社團,例如兒童合唱團以及青少年足球隊,消防隊也特別設置青少年組跟兒童組,讓未來生力軍從小就有保護家園的觀念。目前計畫添設的青少年遊憩設施還包括運動場、戲水池等。
為拉近不同世代的距離,當地也發起老中青三代的旅遊活動,由年輕人策劃,完成共遊,受到當地老人的歡迎。
在社區幹部帶領下,弗隆博爾恩村莊參與農村競賽的時間長達30幾年,多次得獎,今年還榮獲中央(聯邦)的銅牌獎。不過,萊恩海姆強調,得獎固然欣喜,但參賽跟鄉村發展是脫勾的,不會因為競賽而多做一點,即便不參加,也會按既定規劃推展下去。
下一步,村落將推出結合產業與生態的旅遊行程,讓遊客停下腳步,深度感受當地的文化資產與生態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