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感覺不景氣嗎?走一趟美國矽谷,感受到的是熱鬧滾滾的創業潮,一點也沒有不景氣的氛圍。
過去幾年來新科技紛紛崛起,顛覆傳統各行各業。而矽谷,無疑就是這波帶動顛覆的大本營。
各種新創公司從矽谷風起雲湧冒出來,創業創新氛圍,走在舊金山與矽谷各大小城鎮,無處不在。
例如來到Google總部所在地山景市(Mountain View)主要大街上的Red Rock咖啡館,每張桌子坐的客人,不是在熱烈地討論創業計畫,敲著鍵盤改善創業產品,就是開著投影片向創投業者提案。可說人人「不是在創業,就是在創業的路上。」
來到舊金山市區高樓林立的索瑪區(SoMa),Galvanize(激勵創業中心)就座落其中,是近年最受創業家歡迎的共同工作空間。七層樓,進駐超過150家公司,九成以上是新創企業,近750人在這裡工作。
租個位子 就能成為一家新創公司
推開Galvanize透明的玻璃門,立即能感受到四面大窗自然採光的溫暖。一進去是一個方形吧台,販賣咖啡、果汁,與可頌、三明治等輕食,讓創業家可以隨時補充能量。往裡面走,是一張張長方形的大木桌,每張桌子都坐著數個會員,聚精會神的打電腦。有時,一個人就代表一家新創公司。
在舊金山,隨便租一個單人套房,月租動輒1000美元以上。但在這個共同工作空間,「你可以只租一個位子,月租只要550美元!」把公司設在Galvanize的新創社會企業Aging 2.0共同創辦人史蒂芬(Stephen Johnston)表示,Aging2.0租一個八人包廂,月租只要3200美元。不但地點好,價格也遠比租辦公室實惠。
為了方便創業家寄送產品原型,Galvanize設有「快遞服務機」,會員可以自行打包、印條碼、讓快遞公司取件。為了讓時常不眠不休工作的創業家能維持整潔儀容,Galvanize設有淋浴間,甚至專業的美髮沙龍。
隨性的工作空間裡,有人忙碌寫程式,一旁有人洗頭修指甲,蔚為一景。頂樓還有少見的「都市綠洲」。一張張白色鑄鐵桌椅被蓊鬱綠樹環繞,所有人都能來此休憩、社交、或是望著下面川流的車潮冥想。「這裡就像我們的祕密花園,」Aging 2.0行銷主任葛雷絲(Grace Andruszkiewicz)笑著說。
Galvanize不只是創業團隊最愛,也吸引大企業入駐。IBM就在此租下辦公空間,做為設計開發中心IBM Bluemix Garage的基地。「在這裡可以接觸大量的創業團隊,對推廣解決方案很有幫助,」IBM Bluemix Garage用戶體驗設計領導人莎拉‧帕雷登堡(Sarah Plantenberg)表示,每隔一陣子IBM就會在這個創業空間舉辦活動,成效十分顯著。
矽谷、灣區 創投金額達十年新高
從街頭咖啡館到辦公空間的氛圍,讓舊金山與矽谷毫無意外的,名列2015年「全球創業生態圈排名」(Global Startup Ecosystem Ranking)總排名第一。並且在企業表現、融資額度、人才供給及創業經驗項目上,皆為全球城市之冠。目前矽谷有1.4萬到1.9萬家新創公司,比亞軍紐約多一倍。人才聚集,創意聚集,也讓矽谷成為創投資金匯聚之處。根據《2016矽谷指數》報告,單單2015年前三季,矽谷與灣區創投投資金額就達到145億美元,到達十年高峰,為加州總創投投資額的73.3%。其所占全美總創投投資額的比例,更比前一年成長近7個百分點,達到41.6%。
在矽谷,幫助創業家從零走到一,更重要的助力,則非創業加速器莫屬。在創業加速器裡,提供專業的密集培訓,讓創業團隊能在短期內迅速成長,同時為創業者連結創投、導師與顧問。
矽谷,已是加速器的大本營。根據美國智庫布魯斯金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統計,2015年舊金山與矽谷加速器共48個,排名第二名的紐約,只有13個。這48個加速器,從2005至2015年一共投資了3902個項目,是紐約的11倍之多。
位於矽谷太陽谷(Sunnyvale)、占地1萬8000坪的Plug and Play科技中心,無疑是全球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加速器之一。每年從全球8000家申請團隊中選出160~240家,每家提供三個月培訓、免費辦公空間、法律稅務等諮詢服務。最被看好的幾家,還能得到Plug and Play的直接投資。自2006年成立至今,已經培育超過2000家企業。
不斷往海外拓點的Plug and Play,十足國際化。大廳懸掛的是,數十個合作國家的國旗,包括台灣。天藍色的牆面上,同樣是世界各國的國旗標誌,下面接著合作伙伴的logo。
「我們很大,可以廣納百川,」Plug and Play國際營運經理耶爾‧歐本海默(Yael Oppenheimer)肯定地說,Plug and Play將創業領域分成物聯網、科技金融、雲端服務、零售、健康醫療等八個,每個都有專屬的顧問、導師與專家,幾乎所有團隊都能找到所屬領域的資源。
這裡每一年舉辦多達百場的活動,讓入駐團隊有大量機會認識伙伴、建立人脈。其中,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P2P平台貸款俱樂部(Lending club)公司,就是在這裡孵化成功。耶爾回憶,當初貸款俱樂部入駐時,創辦人既沒資金,也遇到許多法規上的挑戰。然而透過輔導協助,得以一步步打通關卡,並在2014年上市,成為最成功的金融科技股。
在矽谷,除了共同工作空間、加速器外,甚至還有教人如何具備創業家精神的「創業家學校」。位於聖馬特奧(San Mateo)的卓普大學(Draper University),就是一所專門教年輕人的創業學校。
而學校的對面,就是他們經營的共同創業空間英雄城(Hero City),學生畢業後,真有創業點子,就可以進駐到這裡孵化。
創業家學校 培養改變世界的英雄
只要來過英雄城的人,必然對它活潑的設計印象深刻。廣闊的牆上,畫的是經典漫畫人物超人、蝙蝠俠、羅賓、神力女超人等,自動販賣機旁,是仿超人用的電話亭,連廁所的標示小人也穿著超人披風。原因是他們認為每個創業家都是改變的英雄。「我們希望培養想要改變世界的英雄,」來自台灣的卓普大學執行長湯忠一說,學校專門招收18到28歲的年輕人,希望儘早把「做大事」的想法,深植在他們心中。想入學不用有創業基礎,不需具備特殊技能,更重要是具備創業家的企圖心。
如同許多夏令營,七週的短期課程採寄宿制。宿舍兩人一室與美國大學十分類似,但教學內容大相逕庭。除了專門的財務分析等外,課程統統都是由具實戰經驗的創業家教授。
教室沒有制式的課桌椅,學生是坐在五彩繽紛的懶骨頭沙包上課。除了課堂授課,還有野外求生等課程。一堂課甚至要學員上街跟路人推銷「讓人臉紅」的商品,如保險套、情趣玩具等。「創業家一定要學會推銷!當這類困難的推銷都能達成,怎麼會沒能力推銷自己的創業點子?」湯忠一笑著表示。
就在矽谷數以萬計的新創公司中,創業者不斷孕育出改變世界的新科技與新服務,讓世界各地人士不敢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