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於各縣市的人口、資源、財力和幅員相去甚遠,以往《遠見》調查,詢問的是各面向的「滿意度」,今年,為更貼近地方民情,改回答較前一年「進步」或「退步」,亦即各縣市自我比較,把各縣市立基點的不同,納入考量。
綜觀今年全民對各縣市八大施政面向的評比,發現幾個重大趨勢。
趨勢1〉觀光最有感 10觀光大縣最凸出
首先,受惠於2015年外國人來台旅遊觀光人次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044萬人次,整體觀光收入接近8000億元,帶動各地食宿、交通、消費……,雨露均霑下,全民皆有感,平均有46.8%的人認為觀光休閒比去年進步,是八大面向中最得民心的。
其中,連江、花蓮、高雄、台東、台南、桃園、屏東、嘉義縣、宜蘭和南投,皆有過半民眾感受地方觀光的進步。仔細分析,上述十縣市幾乎都是在觀光休閒著墨較深的「觀光大縣」。
今年對觀光成效感受最深的,莫過於以「馬祖藍眼淚」打響縣內觀光的連江縣了。高達72.4%的縣民持肯定態度,遠比第二名的花蓮縣高出8.4個百分點。
一談到旅遊,馬祖向來冷門,同為外島,觀光人潮遠不及金門、澎湖,會一砲而紅,縣府行銷功不可沒。由於連江縣預算不足,劉增應想辦法用最省錢的方法推銷,他親自聯繫各家媒體來馬祖,體驗馬祖之美,也自已走訪各大旅行社,行推優惠行程。「藍眼淚」就是攝影愛好者在臉書PO文,造成迴響的。
劉增應更趁勝追擊,想到這片藍色海洋,像極了《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景緻,親自寫信邀請李安來馬祖體驗,再度炒熱話題。
相對而言,22縣市中,嘉義市民就對市府的觀光休閒政策較無感,有30.2%認為進步,卻有17.4%表示退步,是觀光休閒面向中,負評最高的縣市。
嘉義市長涂醒哲表示,其實市府推動觀光不遺餘力,例如電影《KANO》的背景在嘉義市,涂醒哲就沒浪費這大好機會。去年8月舉辦「KANO季觀光嘉年華」,祭出999棒球公益限量募集、KANO情境互動區、10公尺高巨型棒球藝術裝置,結合棒球育樂營等,共吸引八萬人次到嘉義,創造約6400萬元觀光產值。
不過令人擔憂的是,過去外人來台,陸客占四成以上,隨著今年陸客人次縮減,5月連到日月潭的陸客都冷颼颼,各縣市恐怕得因應了。
趨勢2〉經濟最無感 8縣市負評多於正評
相對於民眾對觀光休閒有感,經濟就業成了百姓最大的痛。
根據財政部5月公布的出口貿易數字,台灣去年2月起,出口轉負成長,連拉「15黑」,超越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連14黑,為史上最長衰退期。
今年,只有19.7%認為縣市經濟就業政策是進步的,持負面意見的達16.6%,是八大面向負評人數最多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其中還有八縣市民眾,是負評多於正評的,除嘉義市外,其餘全部都是濁水溪以北的縣市,顯見中北部民眾對經濟有更高企盼。
以向來為全台經濟火車頭的台北市為例,只有9.7%認為進步,24.8%感到退步。據了解,去年台北市受理的資遣員工通報人數就有2萬9791人,比2014年增加12.9%。
對此,柯市府已著手因應。去年3月底成立創業單一服務窗口,整合中央及地方資源提供諮詢。另外,為提高天使投資人、創投業者及募資平台業者的投資意願,市府協助民間成立「天使俱樂部」,已有231人次天使投資人參與。
有趣的是,印象中經濟較不活絡的離島、東部、南部,反而有較多民眾肯定經濟政策。以台東縣來說,有34.8%的縣民認為有進步,全台居冠。對此,台東縣長黃健庭表示,以往各縣市招商評比,台東因端不出成績,總是棄權。但隨著縣內投資環境改善,2013年台東第一次參加,就獲得乙組(非六都組)第2名,拿到獎金3000萬元,當時所有媒體跌破眼鏡,大報標題盡是「爆出黑馬——台東」。而2015年,台東再次獲得乙組冠軍,這回拿到獎金6150萬元。
黃健庭欣慰地說,人潮來了、企業來了,台東變有錢了。根據台東縣營業人銷售總額統計,2000年是529億,2014年躍升至795億元,而縣內金融機構存款統計,2014年達1457.2億元,也較2009年的1180.4億元,大增294.8億元。
最不可思議的是,以往最難找工作的台東,就業機會居然大增。2009年時,全台東就業職缺數為11246個,2014年增至13979,增幅達24.3%。
值得一提的是,地近新竹科學園區的新竹縣,雖縣民對「經濟與就業」的進步評價中等,但其實新竹縣連續幾年的人口淨遷入率都為全台之冠、失業率也連三年全國最低。
新竹縣長邱鏡淳一直致力於經濟建設,新竹縣自2010年起就成立「投資招商單一窗口服務中心」,截至今年4月底,總投資金額達830億元。
趨勢3〉教育政策 深得花東、離島市民肯定
後山、離島表現比大都會好的,還有教育。
民調發現,花蓮、台東和連江縣民,對縣市教育政策持進步看法最多,而金門雖排名第五,只有3.5%認為退步,是各縣中負評最低的,顯見,只要有心,偏鄉教育不是難題。
以花蓮來說,今年4月,該縣率全國之先,首創地方政府辦理公費留學計畫,遴選10名高中(職)精英,自明年起赴美國華盛頓特區公立高中留學十個月,縣府安排寄宿家庭及二位隨行生活輔導員,每名學生平均補助約77萬元,包含就學、寄宿、交通、來回機票,及每月約350美元生活費。
「會這麼做,是希望讓花蓮的孩子有國際視野及跨文化競爭力!」花蓮縣長傅崐萁說。
相對的,民調中,有21.2%的苗栗縣民將縣府的教育政策評為退步,為負評最高縣市,是唯二負評多過於正評的。
苗栗縣長徐耀昌表達,縣府已有更積極補強作為。例如,為提升英聽能力,創全國之先,實施線上英語聽力測驗及聽力大會考,也建置「教育雲平台」,已產出1206件電子書教材,讓學生隨時線上自學、共學,與老師互動。
趨勢4〉道路交通看法兩極 負評僅次經濟
至於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道路與交通」,各縣市看法兩極。
平均而言,全台民眾認為道路交通有進步的,達33.6%,相較其他面向,比例不算太低,但,打退步分數的人,卻高達13.8%,負評人數僅次於「經濟就業」。
其中近來因自行車道施等多項交通議題,飽受塞車之苦的台北市民,有31.3%認為退步,這比持進步看法的人還多出4.7個百分點。
柯文哲市長積極找病因,他表示,復興南北路已於4月完工,完工後行車速率與施工前差不多,符合預期。5月10日開始施工的松江路自行車道,就記取復興南北路的教訓,縮小施工區和工期,降低影響。
相較之下,高雄市民對於市府的交通建設顯然有感。與其他縣市相比,拿到進步比例最高(48.6%),退步比例最低(只有7.3%)的成績。
高雄市長陳菊分析,高雄有超過210萬輛機車,加上貨櫃車穿梭市區,道路和交通令人頭痛,但在交通動線及道路設計著墨,並大力規劃大眾運輸路線後,已逐步降低私人車輛使用率,這幾年已讓有明顯改善。此外,高雄市首開中南部先例,率先推動計程車提供兒童安全座椅服務。
趨勢5〉連江最滿意醫療 澎東苗仍盼改進
醫療衛生方面,全台民眾普遍觀感不差。調查發現,平均36.7%認為比上一年進步,在八大面向中比例僅次觀光休閒和環保,其中連江縣有54.7%過半的民眾認為進步。
老年人口高達17.5%的嘉義縣,為全國最老的縣市,因此,解決老年醫療照護問題,刻不容緩。
嘉義縣長張花冠表示,2010年縣府推出全國首創的「3+1行動醫療服務列車」,整合衛生局所與長庚、慈濟專業醫療團隊,以「送健康到村里」「社區複合式健康篩檢」,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照護,迄今五年餘,受惠人數將近十萬人。
特別的是,嘉義縣還在2008年就率先引進「失能老人到宅沐浴車」,解決失能者長期臥床無法沐浴的問題。
而如果扣除有特別預算的花東、離島,以及資源豐沛的直轄市,宜蘭縣在「醫療衛生」的表現,則僅次於嘉義縣,認為比去年進步的民眾,達42.2%。
宜蘭縣長林聰賢創全台之先例,與七家醫院合作,替全縣1.5萬名小一至國一的學童進行健康檢查,並推出「健康袋」,裝有學童從小健康紀錄,鼓勵家長持「袋」到各區醫院就診,讓院方依完整紀錄更精準診斷孩子病情。
不過,相對而言,這次調查發現,澎湖、苗栗和台東的民眾,就對醫療衛生表達較高負評。特別是澎湖,雖然滿意度不算最低,有30.7%,但認為退步的,卻有14.5%,全台最高。
對此,澎湖縣長陳光復坦言,醫療是澎湖老問題,兩家大型醫院,分屬國防部和衛福部,縣府衛生局著力有限,而澎湖的醫療問題不是設備不足,核磁共振、心導管室、化療調劑室澎湖都有,關鍵是缺乏人力,造成縣民信心不足。
因此陳光復正朝「病人不動、醫生動」的方向努力,2016年已與高雄榮總、義大、高醫等合作,由這三大醫療團隊派遣醫師到澎湖,讓鄉親不用三不五時跑高雄。
趨勢6〉社會案件頻傳 雙北、宜蘭最擔憂
另外,隨著社會案件頻傳,警政治安亦是民眾較不滿意的。其中人口最為稠密、複雜的雙北市,民眾就對保障身家安全,相對嚴謹。
台北市長柯文哲指出,今年3月28日內湖發生撼動人心的小燈泡街頭隨機殺人案件時,他就理解市民對治安表現會有所質疑。
柯文哲進一步表示,雖然台北市的整體犯罪發生數下降、破獲率上升,但他明瞭數字畢竟是冰冷的,因此,未來將強化犯罪預防的工作,而且針對重大刑案、指標性案件,發生就要立刻偵破,才能安定民心。
而全台人口最多、近400萬居民的新北市民,對於警政治安相對保守,19.8%的人認為進步,卻22.1%認為退步。
對此,新北市長朱立倫表示,市府對於做好治安,從不懈怠,也有成果,根據2015年統計,新北市的竊盜犯罪率,雖達每10萬人266.81件,但破獲率高達92.76%,是六都排名第一,未來仍會強化各項改善。
至於以往台中市總被貼上「全台治安最差」的標籤,今年市民提高肯定,有24.9%的市民認為是台中治安進步,高於全台平均值(24.7%)。
台中市長林佳龍語重心長地說:「台中市民對治安的滿意度,長久未見起色,這是很大警訊,我上任後,改變過去首長並未參與治安會報的慣例,親自主持,以行動向基層同仁展現我對治安的重視!」
由於警力有限,林佳龍解決治安,善用民力。自2015年起,台中市警局就整合超商賣場、加油站、金融機構、公司行號、公寓大廈及重要機構等六大民間監視系統,截至今年4月底,已整合1萬1730支民間鏡頭,形成區域聯防治安網絡,彌補公設監視系統的不足。
因此,台中治安明顯改善,以近日備受國人關注的詐欺案件為例,今年截至4月10日,詐欺案較去年同期減少9.31%、破獲率上升16.63%;然而,今年截至3月31日,詐欺集團車手在台中市轄內提款次數,較去年同期下降206次,為六都之中唯一下降的。
至於消防與公共安全,各縣市落差不大,耐人尋味的是,近幾年公安事件頻傳的高雄、台南,反而獲得最多民眾的肯定。
陳菊表示,2014年高雄發生石化氣爆,是高雄永遠的痛,因此,市府深刻檢討,制定工業管線管理法令,並徹底清查地下石化管線。據廠商提送既有管線資料,目前全市已較氣爆前減少10條管線,共減少294公里,城市風險明險降低。
最後在環保面向,全台民眾也普遍予以肯定,持進步看法的,僅次於「觀光休閒」,其中台南市有56.7%肯定,全台之冠。
台南市長賴清德表述,台南市政府在監測空氣汙染獨樹一格。除了全面於學校及區公所豎立空氣品質旗,也率全國之先於老人安養院豎立空品旗及透過垃圾車廣播,讓民眾即時掌握。
普遍而言,南部、離島和偏鄉,雖資源與所得比中北部低,但針對八大面向,覺得進步的人卻比較多。有人解讀,這與中北部民眾具都會性格,不易滿足,較會批判有關。但只要縣市長方法得當,仍能在艱難環境下,讓施政逆轉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