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份出自環保團體的能源政策評比,新北市同樣高居榜首,認為新北市在政策設計或民間參與方面,都有相當全面的表現,堪稱全台各縣市驅動能源轉型的最佳典範。
如此廣受好評的成績,究竟是怎麼來的?
用視覺化資訊圖表提高效率
從板橋車站走入新北市行政大樓,來到位於二樓的雲端機房,一排閃爍跳耀的螢幕映入眼簾,分別顯示整棟大樓最即時的用電狀況,及過往能耗數據的歷史對照圖。
新北市政府行政園區管理科科長柏茂青解釋,這套雲端監控系統剛採用一年,可分析年耗電逾2000萬度的市府大樓,最耗電的部門與商家是誰?哪些日子是用電最凶的時候?抓出隱藏在大量數據內的耗電細節,讓往後的節能更對症下藥。
使用諸多節能科技,過去五年來,市府大樓已累積減少15%用電量,透過這套即時視覺化的資訊圖表,估計可再提高2%的節能效率。
同理,為降低住宅耗能,新北市也分析了境內1032個里的用電資料,找出占整體用量破兩成的100個耗電大里,作為往後推動節能措施,與改善都市熱島效應的重點輔導對象。
不少地方政府常抱怨,持續增加的能耗來自旺盛的經濟活動,不可為了節能而停止招商,或向觀光客說NO。
對此,不妨一起來看看新北市的作法。
過去五年,新北市的公司家數、登記資本額、與營利事業銷售額,分別有1.7%、3.5%和5.4%的年均成長,而且人口數量還在成長,堪稱國內最具經濟活力的縣市之一。
按此狀態推估,新北市往後每年用電將持續增加1.7%,節能難度比其他縣市更高。因此去年行政院一公布節電計畫,新北市立刻按照七大議題訂出40項執行計畫。
「我們不是只為了競賽,一定會長期做下去!」擔任節電計畫總指揮的副市長陳伸賢篤定說。
大膽開放民間參與
身為工商大縣,新北市主動媒合境內大企業與社區,讓企業有機會進入鄰里街坊,提供節能宣導、耗能診斷、設備提供等服務,目前共有14家企業響應,替60處鄰里改善節能。
猶有甚者,市府還主動培育有意創辦「節能型社會企業」的年輕創業家,目前有六個創業團隊正在訓練中。
最讓環保團體讚譽的,是新北市特地為節電計畫成立「公民委員會」,26名委員,有15位來自民間,由里長、教師、公民團體及業界代表等多元背景組成。
陳伸賢不諱言,新北市推動能源政策的最大特色,就是把NGO帶進來。
只參與討論還不夠。新北市還在永和和蘆洲兩地,委託社區大學試行「參與式預算」構想,讓民間有機會執行公部門的能源預算,有機會自己跳進來做。
最讓其他縣市佩服的,是新北市率先採用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民間財務主導公共建設)融資模式,原本估計需要六年才能將境內22萬盞路燈更換為LED,快速縮短到一年。
更具創意的手法,應屬「節電認同卡」。
市民只要上網登錄個人資料跟家戶電號,便可按自宅節電績效,換取到超商及超市消費的點數,至今吸引近四萬人參加,創造4.6%的家戶節電成效,可說是對一般老百姓來說,最具誘因的一項節能政策。
總結,新北市把過去常被政府當成須嚴格管制的能源事務,大膽開放民間參與,才能達到節能好效果。陳伸賢說,「因為他們比政府更有創意,能幫我們跳出自己的框框!」
【新北市】
人口:約396萬人(全台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