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進步獎〉連江、金門、新竹、嘉義、澎湖

滿足民眾需求為核心 讓公共建設聰明起來

滿足民眾需求為核心  讓公共建設聰明起來
作者:陳虹瑾
攝影:張智傑
日期:2016-02-25

《遠見》全台22縣市智慧城市大調查邁入第二年,與上屆相比,總成績進步幅度最大的五個城市中,就有三個最佳進步獎由離島縣市拿下。

連江縣進步10個名次,名列第一;其次是同為離島的金門縣,往前位移5個名次。新竹縣、嘉義縣與澎湖縣並列第三,都是進步4名。

論經濟發展,他們無法與六都相比;但他們的經驗證明,智慧城市的體現,絕非比誰喊得大聲或「首都做什麼、我就做什麼」,更不是砸大錢,為開發而開發。

分析進步最多縣市的經驗,會發現回歸在地民眾需求,以科技彌補基礎建設的不足,才能有效創造數位機會,提升在地居民的幸福感。

進步獎第一名〉連江縣

布建無線寬頻 Wi-Fi熱點變多

時間回溯至2014年。在這之前,連江縣的數位建設猶如早年的馬祖戰地:寸草不生。

當時,連江縣Wi-Fi服務尚未啟動,行動上網堪稱全國最慢,資訊與通訊建設更名列智慧城市評比末段班。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如今,從戰地氛圍到天然祕境,不管山邊的媽祖巨神像,還是位於海濱碉堡改建、近來爆紅的「刺鳥咖啡書店」,皆能連上熱點。全新的智慧公車即時資訊顯示於智慧型看板,民眾下載App實測,公車到站時間零時差。

連江縣長劉增應於2014年五合一選舉提出的政見中,即有一條「建構e化島嶼」,包括布建全縣無線寬頻、普設各島Wi-Fi熱點等。上任至今,短短一年多,連江縣內四鄉五島共增設62個Wi-Fi熱點,全縣110處免費無線上網服務。

連江縣政府企劃室主任陳玉利指出,如今縣民只要上《馬祖日報》「馬上處理」網路公共平台,局處必須在24小時內處理並回應。

實際瀏覽這個平台,從路樹倒了、流浪狗、特定路段反光鈕毀損、水溝蓋面缺乏紋路致車輛打滑,到馬祖文學獎停辦,還有更多嗆辣提問,主管機關皆即時回應,民眾最有感。

對多數馬祖居民而言,瀏覽馬祖資訊網及縣政府經營的《馬祖日報》電子報已成為每天的功課。網路互動將各個分散聚落串起。We are family,不再只是廣告詞,而是小島上的數位生活!

進步獎第二名〉金門縣

增加網路覆蓋率 建置服務平台

攤開《遠見》智慧城市大調查「市民數位參與成績」單項排行,全台22縣市之中,金門縣拿下季軍。再看總名次,六都以外,金門名列第五。

進步不是偶然。與其他都會型縣市相比,金門網路基礎建設可謂先天不足。少有人知的是,2014年起,金門縣政府就主動接觸台北市電腦公會,規劃智慧便民服務。縣長陳福海更積極推動科技生活智慧島,要求各局處加速資源整合。

「建設智慧城市,不見得所有東西都要ICT化!」「很多城市認為『台北做什麼,我就跟著做什麼』,但離島和六都要的東西,是完全不一樣的!」協助金門縣政府規劃「智慧科技、幸福金門」專案的台北市電腦公會顧問李鎮宇直言。

他指出,都會區與離島地區的人口密度、交通條件、治安狀況完全不同。因此,離島應該優先發展基礎建設,先解決行動上網問題,增加網路覆蓋率、減少通訊死角。此外,金門偏鄉推動智慧教室,有助於弭平城鄉教學的數位落差。李鎮宇觀察,金門推動智慧教育成效顯著,創新科技導入教學,學習品質提升了,學生學習更主動。

此外,金門縣政府與台北市電腦公會合作,正規劃推動縣民卡,結合App功能,建置服務平台。

這是他們的想像:除了一般的電子票證功能,還要將使用者分眾,依不同身分、年齡,分別持有學生卡、銀髮卡、一般市民卡,甚至觀光卡。

例如學生卡提供全追蹤功能,家長就能掌握孩子到校資訊。銀髮卡結合保健服務,子女可掌握家中長者健康量測相關數值,甚至考慮將國民年金與加值服務結合,長者不用另填表單申請年金。

進步獎第三名〉新竹縣

設環境認養平台 鼓勵「自掃門前雪」

國際智慧城市論壇(ICF)去年公布2016全球21城市(SMART21)入圍名單之中,台灣一口氣有5城市上榜,包括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高雄市及台東縣,居亞洲之冠。

今年2月初,新竹縣又與新北市脫穎而出,雙雙擠進前七強(Top 7)。

新竹縣在《遠見》智慧城市調查,成績也不俗。將全台22縣市一字排開,新竹縣在數位機會、智慧市政服務或應用兩項目上,分別為第四名及第五名,領先許多都會區。

新竹縣的數位環境,有傳統也有創新。例如,手機App「iBus新竹縣即時公車動態」,提供民眾新竹縣、市各類公車資訊、以及台鐵和高鐵的運輸狀況等,還有導航功能幫忙規劃旅程,累計下載次數破萬。

其他縣政應用,還包括建構「新竹縣公共設施e999」與「雲端e999」等7項服務,民眾無論陳情、申辦或諮詢,皆可透過單一入口網站。此外,建立「政府資料開放平台」及「重大議題專區」,提供公開資訊。

值得注意的是,為打造友善環境,新竹縣以google map的形式建置「新竹縣環境維護認養資訊平台」,整合政府、企業、民間。在這個認養平台上,資訊公開透明,除了開放企業、團體、社區、志工團體等單位認養環保區域,也鼓勵民眾認養居家環境,「自掃門前雪」。

新竹縣針對不同族群規畫專屬服務網,包括竹縣旅遊網、竹縣媽媽樂、竹縣長青樂、竹縣智慧公車便民查詢網等,連「流浪狗認養」也有網站!

進步獎第三名〉嘉義縣

App推廣旅遊 啟動遠距健康照護

善用社群網站與民意溝通,有助於布建具有城鎮特色的網路新都。

嘉義縣政府成立縣長張花冠粉絲專頁「小花online」,與民眾及時雙向溝通。民眾透過臉書通報縣政,主管機關須於四小時之內上傳回應。

此外,配合觀光推廣政策,「來趣我嘉」App提供嘉義吃、喝、玩、樂的實用資訊,並包含導覽、18鄉鎮介紹、推薦行程、伴手禮及旅宿等功能,詳細介紹嘉義特色商店與景點,觀光客可搭配地圖定位,客製化自己的旅遊地圖。

除了推廣旅遊,嘉義縣打造的智慧城市,內含不少健康元素。例如遠距健康照護服務,從2014啟動至今,選擇社區健保藥局、阿里山衛生所室等群眾出入較多的場域,設置遠距生理量測服務站,並針對獨居老人提供居家式生理量測服務。

進步獎第三名〉澎湖縣

申報服務e指通 變身智慧島

目標成為智慧島嶼的澎湖,多年前即由澎湖縣政府提出「澎湖智慧島」,應用數位改善交通、醫療、學習、觀光四大面向。而現在,他們的目標是建構低碳島與智慧寬頻應用城市。

例如,由縣政府開發的「漫遊菊島」App提供即時消息,民眾不論洽公或旅遊,從買伴手禮、遊遊去處、特色景點、交通資訊、LBS電子地圖服務、當地氣象資訊服務,資訊一網打盡。

發展觀光的同時,也不忘便民需求。澎湖縣政府布建「申報服務系統」,項目資訊達570項。以建管登記、商業登記及農變建審查為使用大宗,全面e化居民生活。

其實愈偏鄉,可能愈需要廣鋪智慧公共建設,以彌平數位落差。台灣各離島與農業縣市的努力,終於令人看得見。

關鍵字:智慧城市智慧政府
陳虹瑾

陳虹瑾

記者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