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即刻救援」強化凝聚力
去年7月底的石化氣爆重創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局第一時間成立任務編組,各科室統整資訊、主管審核內容後,要求市府人員在家加班,全面啟動廣播、電視、新聞稿、簡訊等傳統通路,同時運作臉書及LINE官方帳號,全日輪值發布訊息。
不到幾小時,物資站、安置站、免費住宿、祈福訊息湧入「高雄不思議」粉絲平台。透過24小時不間斷宣傳,促成熱心網友自發性轉發。光是氣爆當月,就有超過830萬人次觸及這個粉絲團訊息。
《遠見》2015年智慧城市大調查中,高雄市在社群活躍度表現突出,在智慧市政服務與應用的單項排名排第一。
高雄市新聞局長丁允恭接受《遠見》專訪時,數度強調訊息傳播的關鍵不只是網路操作,更奠基於行政部門運作及訊息互通效率。
運用網際網路進行「即刻救援」,早在臉書盛行前,高雄就有經驗。丁允恭舉例,2009年莫拉克風災期間,臉書尚未普及,當時他負責與志工團聯繫,動員的通路就是批踢踢實業坊(Ptt.cc)高雄版。透過網路,市府快速結合志工,當各界愛心湧入市府,面對成堆「物資山」,立刻建置各類物資站,以網路凝結集體感與團結意識。
統計顯示,「高雄不思議」粉絲年齡層集中在18至34歲,多屬行動載具高度使用族群;而負責經營臉書粉絲團的專人,就是大學剛畢業的新鮮人,針對市政議題、新鮮事,常有獨特創意。
這個臉書團隊掌握每晚7點、11點臉書高峰期,不只是內容產製,團隊還得猜測臉書演算法,再根據演算法,推估發文的觸及率與效益。例如,團隊發現圖片宣傳觸及率高,近期頻繁上傳綻放的黃花風鈴木、壽山動物園初生的沼林袋鼠和梅花小鹿、燈會開幕煙火水舞照片,獲粉絲熱情轉發。
隨時掌握新鮮議題,也是跟社群互動的要素。例如2013年底南韓流行歌《壞女人》一夕暴紅,被網友奉為神曲,引諧音唱成「到南部弄假牙」。
當時高雄市立刻搭上kuso熱潮,再度以臉書宣傳65歲以上長者全套假牙補助政策,高喊「卡緊嘎阿公阿嬤貢」(台語,趕快跟阿公阿嬤說),讓這項自1999年就開始實施的業務再度引發話題,網友形容超有梗。據高市府統計,2014年底高雄市老人免費裝假牙執行率,確實比2013年成長。
高雄市導入智慧城市多年,在實際應用方面也逐步展現成效。
2013年,高雄市開發「1999高雄一指通」App行動通訊軟體,主動推播市政新聞,並提供派工通報、市長信箱、活動資訊、交通資訊、里民防災等多項功能。民眾只要動動手指,就能拍下道路、環保有待改進項目,上傳圖片、立即通報。
截至今年2月,這項App累計下載量達4萬人次,其中,透過App的累計入案量就有2119件,以通報路面坑洞、路燈故障、環境髒亂、空氣汙染、號誌燈故障等為最大宗。
市長臉書變1999 替市民興利除弊
又例如,去年5月鼓勵業者加裝「先進駕駛輔助系統」,透過攝影鏡頭及影像偵測,顯示大型車視野死角及偵測車輛安全距離,輔助駕駛判斷車身周邊情況。目前已有6家業者、65輛大型車輛加裝。據統計,2014年高雄市大貨車以上罹難人數已較2013年降低三成,預估今年將再下降。
採訪過程中,丁允恭手機不時響起,原來是通訊軟體首長群組正進行意見交換,而高雄市長陳菊也在群組內。
提到在網路上擁有80萬粉絲高人氣的「花媽」陳菊,以往需要幕僚將臉書文章印成紙本,現在若要宣布重要事項,她會催促「貼(臉書)一下」,再以較大螢幕的平板電腦看留言、了解輿情。
曾經有市民「陳述,還會請專人了解。丁允恭形容,以網路做為行銷市政通路,「她(把粉絲團當1999用」,陳菊看見具體陳菊)比較慢熱,但還是會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