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東源湖周邊生態豐富,透過解說員引領,深入了解部落淵源
「半島遍路」走讀行程以恆春半島的自然與人文為主軸,沿著縣道199線及200線,結合在地導覽與生態體驗,帶領旅人深入風域半島的靈魂。首站來到牡丹鄉東源森林遊樂區(馨香森林),這片隱於東源湖(哭泣湖)畔的秘境,以環湖步道與保育類水社柳聞名。漫步林間,旅人可沉浸於森林浴的靜謐,感受大自然的療癒力量。一位參與走讀的旅人小林分享:「走在林間小徑,聽著導覽員訴說部落傳說,彷彿與自然合而為一,身心都被洗滌了。」這樣的體驗,不僅讓人貼近自然,更深刻感受到部落文化的厚度。
在地導覽員的帶領下,旅人能聆聽當地特有的鼻笛演奏,甚至感受連樹葉都能演奏的神奇,更能前往原住民排灣族祖靈的聖地「水上草原」,這個行程亮點因為區域為部落禁地,旅人在尊重部落傳統前提下,走入野薑花環繞的濕地,搭配獨特的「水上漂」體驗,更讓人彷彿置身世外桃源。
圖/餐廳豐盛的排灣族傳統料理包括雨來菇、山蘇、小米粽(吉那富)搭配石板烤肉
結束水上草原的探索,行程來到牡丹鄉石門村的南方部落餐廳,享用道地原住民風味午餐。這間餐廳以寬敞的用餐空間與戶外草皮聞名,適合旅遊放鬆。餐廳主打原住民排灣族傳統料理,食材多來自在地農民,保證新鮮且充滿在地特色,菜單包含吉那富、炒山蘇、雨來菇、烤雞與山豬肉,其中烤雞與一般桶仔雞不同,內塞有當地傳統綜合香草,相當特別。一整桌菜餚再搭配馬告與樹豆熬煮的排骨湯,散發獨特香氣,讓人食指大動。
來自高雄的旅人劉小姐讚嘆:「小米粽和炒山蘇特別美味,食材新鮮,料理用心,感受到濃濃的原住民風情。」餐廳老闆透露,他們每天向附近農民採購當季蔬菜,並根據時令調整菜單,例如秋冬盛產山蘇時推出更多相關料理,夏季則融入野薑花元素,讓旅人品嚐季節的滋味。雖然現點現做的料理需稍候片刻,但旅人無不為其用心與風味折服,直呼不虛此行。
圖/東源社區解說員專業導覽馨香森林中全臺唯二的保育類水社柳生態
午餐後,「半島遍路」走讀行程繼續展開,資深解說員黃家玉帶領旅人探訪牡丹鄉的歷史與文化地標。石門古戰場是第一站,這裡群山環繞,風景宜人,旅人沿著河堤漫步,透過深入解說感受山林寧靜及歷史過往。隨後前往牡丹社事件故事館,館內記錄1874年牡丹社事件的歷史,透過展覽與導覽,娓娓道來這段影響台灣近代史的事件,以及排灣族與外來文化的交會故事。
解說員在行程中分享牡丹鄉的人文特色。牡丹鄉以排灣族為主,另有阿美族、平埔族及漢人共居,鄉內六個村落各具獨特景觀與文化。例如高士村的石板屋舊聚落、旭海村的溫泉與日出景點,皆是值得探訪的秘境。一位旅人許先生驚嘆:「原本以為墾丁只有海灘,這次走讀才發現牡丹鄉藏著這麼多自然與文化寶藏,真的太驚喜了。」
「半島遍路」走讀行程不僅讓旅人深度體驗牡丹鄉,更展現風域半島團隊對永續觀光的承諾。團隊與在地部落合作,透過導覽、市集活動推廣農產品與手工藝品,帶動部落經濟。行程融入生態教育,提醒旅人尊重自然與部落文化,例如不隨意丟棄垃圾、不破壞水上草原生態,並鼓勵自備環保餐具,減少一次性塑膠使用。
屏東縣政府表示,牡丹鄉以農業為主,近年積極發展觀光,盼以自然與人文資源吸引旅人,創造永續發展的契機。東源部落導覽員邱以理感動地說:「能透過走讀分享部落故事,我們感到很榮幸,也希望旅人在留下美好回憶的同時,更珍惜這片土地。」屏東風域祭的舉辦,讓更多人看見牡丹鄉的美好,也為在地居民帶來實質收益。
2025屏東風域祭的「半島遍路」走讀行程,從東源水上草原的自然之美,到南方部落餐廳的原住民風味,再到石門古戰場、古戰場旅遊資訊站及牡丹社事件故事館的人文探索,為旅人獻上一場身心兼具的旅程。這不僅是一趟旅行,更是一場與風、自然和部落文化的深度對話。隨著屏東風域祭的四季活動陸續展開,牡丹鄉的秘境之美正等待更多旅人發掘。
「半島遍路」走讀行程價格親民,自駕前往每人500元,由枋寮車站搭遊覽車接駁則為每人850元,包含部落風味午餐,性價比極高。屏東風域季以「風域半島」為品牌,邀請旅人跟隨風的足跡,漫遊邊境,探索恆春半島的多元魅力,開啟一場難忘的深度旅遊。
圖/石門古戰場旅遊資訊站導覽解說
更多關於2025屏東風域季:https://www.windpeninsula.tw/
圖/更多關於2025屏東風域季
(屏東縣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