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彰化持續投入資源於軟硬體建設上,第4座全民運動館已於鹿港動工,為在地居民提供更多元的運動空間,」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縣府更積極推動『三級培訓』,制度,強調從基層扎根,制度化培養具國際競爭力的運動選手。
不僅如此,彰化一般民眾運動參與率也逐年提升。去年,縣內共有9個村里獲得教育部『運動村里認證』,是非六都中獲獎最多的縣市。這項認證要求村里具備完善的運動設施、規律的運動推廣活動,以及高參與度的居民運動習慣,代表彰化運動文化的蓬勃發展。也因此,在《遠見雜誌》2024運動城市排行榜評比中,彰化更榮獲「運動天才之都」的五金殊榮。
彰化作為國內運動城市的標竿,在培育運動人才方面,建立了完善的「三級培訓」制度。彰化縣政府教育處蔡金田處長分享道「國小階段透過啟發興趣與培養體適能,奠定『選才』基礎;國中加強運動知能與技能,進入『育才』階段;到了高中,則朝專業體育發展,邁向『成才』之路。」
自113學年度起,縣府正式推動「三級運動團隊發展計畫」,學校可依競賽績效等級申請補助經費,目前已有49所學校受惠,不僅鼓勵學校多元發展運動社團,並藉此發掘具潛力的運動人才,讓各級運動賽事中,都可見到彰化子弟奪牌的英姿。
其中棒球發展尤為亮眼,透過推動「三級棒球」計畫,配合體育署「深耕基層棒球扎根培訓計畫」及「推動中小學學生社區、社團棒球計畫」外,並成立運動基金,與民間資源挹注,讓選手能專心於訓練與學業。這樣的努力結出了豐碩的果實,包括效力美國職棒運動家隊的沙子宸、世界棒球12強賽冠軍選手陳冠偉(味全龍)、江國豪(富邦悍將)等優秀球員,皆來自彰化藝術高中棒球隊。
圖/彰化自籌3.6億打造位於鹿港的第4座全民運動館,預計於明年10月底完工。
此外,為提供更優質的運動訓練環境,縣府規劃於「彰化交流道特定區」興建「大巨蛋」,該區位於國道1號、3號交會處,鄰近彰化火車站,交通極為便利。縣府期望透過學校、企業與政府的共同努力,讓這座大巨蛋成為棒球運動發展的核心場域,進一步帶動城市運動風氣。
競技體操同樣是彰化體育發展的一大亮點。國際裁判胡瑜丰,現為彰興國中教師,正是三級培訓最佳例證之一。自國小三年級起,她便獲選為國家長期培訓選手,大學體育系畢業後,投入競技體操裁判工作。今年,更成為國內少數獲得「國際女子競技體操二級裁判」資格的專業裁判。她表示「競技體操是一項無法走捷徑,需要從小訓練的運動,更凸顯培訓制度的重要性。」
圖/彰興國中胡瑜丰老師榮獲國際女子競技體操裁判國際體操總會2級裁判的殊榮。
在體操相關領域耕耘20多年、熱愛工作的她,綜觀彰化縣體操培訓,她也指出,彰化在體操訓練具備完整銜接系統,如民生國小提供基礎場地,小選手升學後可銜接到陽明國中、精誠高中,持續深耕專業技能。她也希望未來能透過整合國小、國中、高中的資源,運用AI大數據建立運動人才資料庫,以更精準地媒合專業教練及師資,提升三級培訓的整體效能。
除了競技運動,彰化在推動全民運動方面成果斐然,連續4年贏得教育部「運動i臺灣2.0計畫」執行成果特優縣市殊榮。2024年全民運動會中也大放異彩,勇奪17金、16銀、15銅合計48面獎牌,獎牌數創下近7屆以來最佳紀錄,一舉囊括「大會獎」。同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更斬獲89面獎牌,較前一年大幅躍增18面,展現彰化體育人才的卓越實力。
圖/彰化縣推動全民運動有成,連續4年獲選「運動i臺灣2.0計畫」特優。
為了激勵優秀運動選手,縣府推動多項體育獎助金計畫,自111年起已頒發合計超過7,001萬元獎勵,支持選手勇敢追夢。在國際運動方面,彰化也積極與世界接軌。以田中馬為例,每年吸引超過500名外籍選手及1,000人次以上外籍遊客參與,此外,也推動各級學校與新南向國家進行雙向交流,提供基層學校運動團隊海外移地訓練機會,拓展教練、選手之專業素養及國際視野。
「我們要讓選手們擁有發光的舞台,無論是棒球場、體操場,或是全民運動館,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運動熱情與夢想」縣長王惠美堅定地表示,未來,縣府將持續深化三級培訓制度,為運動人才提供更優質的成長環境,讓運動成為一種生活態度,穩步邁向「運動強縣」的新紀元。
【彰化縣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