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遠見》遠見USR百花齊放,全台共67校215件參賽,僅86件入圍(入選率40%)。其中,國立臺灣大學表現亮眼,2項入圍全數獲獎,分別拿下產業共創組楷模獎〈攜手・雲林-特色農業產區 深耕產業鏈結〉,以及《遠見》USR首度增設的永續課程組楷模獎--〈月經:理論、思潮與行動〉,充分展現國家標竿大學的科研實力,還有提升地方高度緊扣國際的宏觀視角。
圖/台大校園一景。蔡炆璇攝。
得知台大榮獲遠見本屆雙楷模獎,副校長丁詩同笑容滿面之際,也回憶起45年前就讀台大動科系時,他就曾遠赴離島投身校內所發起的社會服務。
圖/台大副校長丁詩同。蘇義傑攝。
故丁詩同認為,台大深耕USR長年不落人後,且無畏路途遙遠、時間成本龐大,也不受據點缺乏或設備不足等限制,始終是以真正的行動來落實社會責任。
正如他所言「需要的人在哪,台大服務到那才有意義」,而這也是學校創校以來,以孕育國家棟樑為願景的最高教育宗旨,即以敦品勵學來愛國愛人。
圖/台大植醫團隊走遍雲林20個鄉鎮農會,如家庭醫師般藉由因材施「醫」而贏得地方農民的信賴。圖為植物醫生爲農民作物診斷的畫面。台灣大學食品科技館提供。
如以〈攜手・雲林-特色農業產區 深耕產業鏈結〉案為例,本身即雲林台西鄉農家子弟的丁詩同感嘆,農業大縣雖養活國內世代家庭,但農產畜牧業者往往是弱勢族群,亟需專業知識與技術的導入。
於是,台大農學院師生與偏鄉駐點多年的社服隊,在雲林縣政府鼎力相助下成立雲林校區,用20年歲月觀察地方產業痛點,積極推行「植物醫生」制度(簡稱植醫),為農民進行病蟲害診斷、開立處方及精準用藥等服務,如農藥、肥料的選擇與用量,協助其作物產量穩定以維持生計,並從國家農產上游來根本保障公共衛生與食品安全,大幅提高外銷競爭力,讓弱勢轉為強勢。
圖/台大植醫團隊走遍雲林20個鄉鎮農會,如家庭醫師般藉由因材施「醫」而贏得地方農民的信賴。圖為植物醫生爲農民作物診斷的畫面。台灣大學食品科技館提供。
儘管過程艱辛,務農世家起初都帶有強烈的質疑,難以接納有別於家中長輩的經驗判斷。還好時間會說話,台大植醫學程主任蕭旭峰表示,隨著植醫全面客製化的推行,彷彿家庭醫師走遍雲林20個鄉鎮農會常駐蹲點,並深入不同農場,以了解不同農戶在種植品種、環境與方式間的差異,藉此揪出病根,維護農作物的健康生長,其實都令鄉親愈加信賴。
圖/台大以〈攜手・雲林-特色農業產區 深耕產業鏈結〉專案榮獲2025遠見USR產業共創組楷模獎的老師們。左起為動物醫院院長暨獸醫系教授張惠雯、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潘敏雄、台大生農學院副院長洪挺軒、台大植醫學程主任蕭旭峰、台大食品科技館專任研究專員吳昇燁。蘇義傑攝。
且經團隊調查,當地有逾9成農民知道植醫存在,遇任何問題都養成主動尋求協助的觀念。而民以食為天,他深信確保國人剛需品質,即是維護國安的最佳作法。而台大這股堅毅信念,也成功讓《植物診療師法》在2024 年立法,迎來農業專業專科化的嶄新時代。
循此,台大為扶植雲林完整產業鏈的升級,2019年動物醫院院長暨獸醫系教授張惠雯也以生力軍之姿,擔綱計畫中推動畜牧業「動物醫生」(簡稱動醫)的要角,而且她強調「台大來真的!」
從架貨櫃到一輛輛初診車南下,都是為提供農民病源診療、疫苗防疫、抗藥性等生物安全上的學術量能。同時也盼藉由地方產量驚人的經濟動物場域,帶給學生和青農第一線實體教學,並扎根地方食農教育,補足當前社會以寵物為主流,導致經濟動物從生產到醫療皆面臨嚴重才荒的挑戰。
圖/台大植醫團隊走遍雲林20個鄉鎮農會,如家庭醫師般藉由因材施「醫」而贏得地方農民的信賴。圖為台大團隊進駐地方展開食農教育課程的畫面。台灣大學食品科技館提供。
同步,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潘敏雄也「為農業插上科技翅膀」的目標,加入計畫補上最後一塊拼圖,即產品加工、品牌行銷通路的產業下游任務,透過提高農產品機能保健等附加價值,為農民打造更光明的永續前景。
圖/台大以〈攜手・雲林-特色農業產區 深耕產業鏈結〉專案榮獲2025遠見USR產業共創組楷模獎的老師們。左起為動物醫院院長暨獸醫系教授張惠雯、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潘敏雄、台大生農學院副院長洪挺軒、台大植醫學程主任蕭旭峰、台大食品科技館專任研究專員吳昇燁。蘇義傑攝。
「因為是台大,科研、教育與社會服務的規模當然得一條龍!」台大生農學院副院長洪挺軒自信說道。顯見多年學校以全方位最高格局看待並執行USR,願提取生物學院260位多教授浩大資源,將頂大所有能扮演的功能角色全搬至地方,為雲林量身打造成國內第一農業示範區,同時讓學子於場域內找出學習的動機,並洞察新商業模式與經營管理的智慧。
圖/台大植醫團隊走遍雲林20個鄉鎮農會,如家庭醫師般藉由因材施「醫」而贏得地方農民的信賴。圖為植物醫生爲農民作物診斷的畫面。台灣大學食品科技館提供。
更如同丁詩同所言「專業是台大人最強競爭力,熱誠本來就在我們DNA裡!」這所看似高不可攀的學術殿堂,實則是一座有溫度的知識之橋,連結校園與土地、理論與實踐、今日與明天,無數人才一再用行動證明高教為社會帶來的永續資產。
2025第六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國立臺灣大學
校長:陳文章
入圍件數:2件
得獎件數:2件
【得獎方案一覽】
產業共創組 楷模獎|攜手・雲林-特色農業產區 深耕產業鏈結
永續課程組 楷模獎|月經:理論、思潮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