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座小城吸引了臺灣各地民眾的目光,旅遊人次累積超過2,646萬,相較往年激增17倍,展現驚人的觀光潛力。然而,這座魅力十足的觀光勝地,該如何進一步升級,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
想像一條輕軌,串聯高鐵、火車站、市區與各大景點,不僅讓旅行更加便捷,還能帶動觀光、房地產與科技產業發展,甚至開啟鄰近區域的國際化契機。這不只是交通建設的提升,更是決定城市長遠發展的重要轉捩點。現在,正是這座城市—嘉義,真正走向國際的關鍵時刻……
許多來到嘉義的旅人都面臨這樣的困境—帶著出遊的好心情下了車站,卻卡在大廳不知何去何從,焦急地搜尋前往目的地的交通方式。
騎公共自行車?距離太遠,不方便。
坐計程車?價格太高,好猶豫。
搭公車?班次不明,下一班何時到也不知道。
本以為旅途會一路順風,卻沒料到從車站到目的地的接駁如此麻煩。不只旅遊如此,若城市交通不完善,返鄉遊子與通勤居民也深受影響——尖峰時段在車廂裡擠得像沙丁魚、出了車站卻沒人接送、等不到計程車、錯過三十分鐘一班的公車......
圖/嘉義BRT停靠站。嘉義市政府提供。
這正是嘉義當前面臨的困境。從聞名國際的阿里山森林鐵路到文化地標南故宮,這座飽含自然與人文魅力的城市本該吸引旅人,卻因大眾運輸不便而受限。此外,嘉義科技園區的發展潛力龐大,未來將吸引人才與產業進駐,但若沒有穩定的交通網絡支撐,這些機會恐將大打折扣。
然而,想像一下,如果有一條串聯高鐵站、台鐵站與觀光景點的輕軌,你的通勤時間是否能夠減半?出行方式是否會變得更輕鬆?而大吸觀光客的嘉義,是否能大步走向國際,以全新的姿態,迎接世界的目光?
世界上許多城市的成功經驗早已證明,便捷的軌道運輸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改變城市命運的關鍵。
與嘉義市規模相仿、人口約27萬的法國史特拉斯堡曾是典型的「行人地獄」。當地政府意識到,若不改善公共運輸,史特拉斯堡將失去宜居性與經濟競爭力。因此早在1994年,史特拉斯堡便啟動大規模城市轉型計畫,以輕軌為核心,打造行人友善城市。
如今,史特拉斯堡擁有六條輕軌線路、總長超過50公里,成為法國公共運輸最發達的城市之一,觀光與經濟發展也隨之蓬勃成長。若嘉義能以輕軌為軸心,整合步行區、公車、自行車道等運輸方式,不僅能提升市民通勤品質,也能讓觀光更便利、城市更有競爭力,邁向交通友善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