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危老重建、老舊街區活化整修、公辦都更,打造有故事的幸福城市

以危老重建、老舊街區活化整修、公辦都更,打造有故事的幸福城市 臺中市政府自107年起推動「老舊街區活化整修補助計畫」,以修舊如舊的手法,促進街區活化再生,圖為自日本時代開始經營手工西服的銀都西服店。
日期:2025-01-01

擁有數百年開墾歷史的臺中市,隨著時光流淌,如今市內也出現不少老建築、老街區,該如何讓他們煥發新生命?

翻開歷史,臺中市曾經是有「超級部落」之稱的大肚王國根據地,後來因為地沃水豐,也有不少人前仆後繼到此開墾。數百年的歷史之下,一代接一代在此安身立命,自然也出現不少老建築,該如何讓這些建築與城市的生命軸線並行?

危老重建》核准案件排名全國第二,效益全市看得見

根據內政部2017年5月10日公布施行的《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臺中市政府持續協助民眾因應潛在災害風險,加速都市計畫範圍內危險及老舊建築物的重建,進而改善市民居住環境。

所謂「危老重建」的適用範圍,必須位在都市計畫區內,不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及紀念價值,而且必須經過建築主管機關認定,或是專業機構評估具有危險疑慮的合法建築物,方能委託起造人向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申請危老重建,核准後也才能得到容積獎勵、稅捐減免和相關費用補助等優惠。

截至2024年9月30日為止,臺中市危老重建案例達848案,已經核准案件為770案,兩者皆為六都第二,也是全國第二,成果在臺中市處處可見。

像是位在東區旱溪東岸上有一棟家庭兼工廠的兩層建物,於1980年代興建。時光遞嬗,超過30年的建築物出現窳陋有重建需求。然而,50坪的三角形基地扣掉道路用地後,只剩下35坪,該如何在有限空間內打造有前院和後院的溫馨小窩?

臺中市政府都發局表示,該案有別於其他危老重建案,既有法定容積已足夠,所以沒有申請容積獎勵,僅有資金和貸款需求,選擇辦理危老重建。在市府協助審查下,使該案件成為全臺中市第一件取得建造執照、使用執照,並得到臺灣銀行全額融資的危老重建案。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依據民眾生活需求進行危老重建,更新的不僅是空間,更是充滿溫度的環境。圖/依據民眾生活需求進行危老重建,更新的不僅是空間,更是充滿溫度的環境。

此外,不少老臺中人孩提時期總會和家人一同觀賞電影的東海戲院,因為年久失修,也浮現重建需求,成為臺中市中區第一個危老重建案,落成後將成為地下5層、地上22層,共計148戶的嶄新住商混合大樓。

為了使這座位在舊城區的大樓風華再現,設計時也把綠建築標章、耐震設計、退縮建築、無障礙環境設計等最新觀念納入考量,並透過重塑開放空間串聯周遭綠帶環境。

而在公共空間規劃方面,則考量到無障礙使用者的習慣,將本案打造為長青樂齡、共融友善的居住空間,並加入公共藝術美化鄰里景緻,為中區老舊印象寫下新頁。

場景再轉到沙鹿區的台中商業銀行舊分行建築。過去它是 3層樓的建築,對當地人十分重要,不少人都會把辛苦工作的積蓄存在這裡,但為了要給民眾臨櫃辦理業務時更優質、安全的空間,如今也出現重建必要性。

透過危老建築申請,可以將廢棄建物重建為新的住宅空間,有助於都市空間活或以及人口提升。圖/透過危老建築申請,可以將廢棄建物重建為新的住宅空間,有助於都市空間活或以及人口提升。

該建築重建後,成為地上8層銀行和辦公室空間、地下2層停車場的新大樓,同時為了給臨櫃辦理民眾、員工多一分人身安全,該建築也申請耐震設計標章,確保建築物的安全。

另外位在臺中市南區,一棟歷史超過30年的校舍,在時光淘洗下已不堪使用,並將師生遷往其他新校舍。與此同時,透過危老重建機制,計畫在原址興建一棟地上23層、地下3層的全新集合住宅,不只使該區市容煥然一新,也提升該區居民更好的居住品質。

再來到臺中市太平區,一處附近生活機能頗佳的知名商業大樓,過去一樓曾是熱鬧的傳統市場,二樓以上也有若干店家進駐,但隨著時代演變現在已荒廢。因此,透過危老重建機制的相關獎勵措施,本案窳陋荒廢大樓得以拆除,並重建為地下4層、地上15層的嶄新店鋪與集合住宅。

修舊如舊,除了讓建築保有歷史脈絡,也併重老屋的安全性以及未來經濟價值,展現與周邊環境共好共生的意義,圖為修復後之雅文齋印舖及蔡內科。圖/修舊如舊,除了讓建築保有歷史脈絡,也併重老屋的安全性以及未來經濟價值,展現與周邊環境共好共生的意義,圖為修復後之雅文齋印舖及蔡內科。

老舊街區活化整修》以修舊如舊手法,為舊城區發展新生命

不只是危老重建,臺中市老舊街區自2018年推動的「老舊街區活化整修補助計畫」,以「修舊如舊」的手法,讓老建築蛻變為多功能商業空間,同時保留舊有氛圍及記憶,使當地新生代感受過往歷史,也為舊城區展開新生命。

該計畫目前竣工案例包括:雅文齋印舖、銀都西服、蔡內科、富興工廠、安厚食客家餐廳、大智路詠馨診所、丸文食品、嘻油記理髮、黑肉麵等,在6年來已累積許多再造成果,後續也將持續推動,創造老舊街區的新故事。

公辦都更》選定兩大交通樞紐,打造更完整生活圈

另一方面,臺中市政府推動的「公辦都更」,也是舊市區市容更新的重要推力之一,目前正有兩個公辦都更案件如火如荼推動中。

其中,豐原火車站旁的豐原轉運中心,是兼具轉運、停車、商場等多功能複合空間,在2022年9月正式啟用。為了進一步活絡該區發展,臺中市政府都發局在豐原轉運中心北側土地推動公辦都更,希望打造周邊更完善的生活圈。

建國市場位於臺中火車站核心,都更後結合週邊空間,規劃住宅、辦公、旅館、商場等,並透過空橋串聯,形成新活圈。圖/建國市場位於臺中火車站核心,都更後結合週邊空間,規劃住宅、辦公、旅館、商場等,並透過空橋串聯,形成新活圈。

而位在臺中火車站旁的原建國市場公辦都更案,緊鄰立體停車場暨轉運中心,未來以交通樞紐之優勢配合車站空廊系統,可望將人潮引導至附近商場、景點,並延伸到干城重劃區。

透過危老重建、老舊街區活化整修、公辦都更,臺中市政府在延續往日榮光的同時,也積極為舊城區、老建築注入新生命,使臺中市展現既有歷史文化底蘊,以煥然一新的市容打造幸福城市。


(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廣告)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台中市公共安全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