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永續發展 縣府啟動再生能源中心打造低碳未來

迎向永續發展 縣府啟動再生能源中心打造低碳未來 環境部長彭啟明視察草屯堆置垃圾山移除成果,力挺南投縣府興建再生能源中心。
日期:2024-12-11

南投縣政府長期以來面臨垃圾處理的嚴峻挑戰,作為台灣本島唯一未設置自建焚化爐的縣市,垃圾危機持續困擾著當地,必須仰賴外運處理,然而隨著各縣市焚化爐設備老化,處理能量不足,南投縣內垃圾積壓問題日益嚴重。為從根本解決這一問題,南投縣政府決定推動再生能源中心的建設,期望在提升垃圾處理效能的同時,為地方創造環保與經濟雙重效益。

南投垃圾問題的現狀與挑戰 唯一未設置自建焚化爐的縣市

南投縣多年來配合中央政策,未建置焚化爐設施,然而,隨著南投縣人口及產業發展,縣內每日產出垃圾量約250至260公噸,年產量高達9萬公噸,但能夠外運至他縣市處理的垃圾量僅120至150公噸,造成每日仍有約100公噸垃圾累積。如今,南投縣各地掩埋場及清潔隊部已出現垃圾堆置情形,全縣垃圾積存量已達25萬公噸,不僅嚴重影響環境衛生,亦對居民生活品質產生負面影響。

許淑華縣長表示:「南投縣的垃圾處理問題刻不容緩,垃圾處理再生能源中心的建置也是勢在必行!」長期依賴外縣市代處理已非長久之計,為此,南投縣決定自建再生能源中心,從根本上解決垃圾去化困境,並且希望在這個過程中為當地創造可持續的環保效益和經濟價值。

南投縣埔里鎮沒有掩埋場,垃圾在清潔隊辦公室旁被迫露天堆置,有效的解決方案勢在必行。圖/南投縣埔里鎮沒有掩埋場,垃圾在清潔隊辦公室旁被迫露天堆置,有效的解決方案勢在必行。

採用最新標準處理垃圾 並兼具轉化能源之責

南投縣計畫興建的再生能源中心將借鑒國內烏日、苗栗、基隆等先進焚化廠的成功經驗,結合國外頂尖的焚化技術,將垃圾處理與發電功能結合。這一再生能源中心不僅將負責處理日常生活垃圾,還計畫針對歷年堆積的垃圾山進行消減,預計在5至6年內,逐步還原南投縣的清新環境。

此再生能源中心將配備最新的空污防制設備,確保焚化過程中排放的空氣污染物遠低於法規標準,並將焚化所產生的熱能轉化為電力,供應縣內使用或出售,達到資源回收與環保效益的雙重目標。南投縣環保局林隆儒副局長表示:「這不僅僅是個垃圾處理設施,更是一個轉廢為能、符合未來永續發展的環保發電站。」,再生能源中心的建設不僅能解決南投縣的垃圾問題,還能降低垃圾堆置對環境的壓力,從而還原南投縣的自然環境,創造一個健康、清潔的生活空間。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嚴謹的選址考量  實質的社區回饋

南投縣政府積極解決縣內長期積累的垃圾問題,更重視縣民居住的品質及安全。對於再生能源中心的選址,在全縣範圍內進行了全面調查,並最終選定了名間鄉新民村外埔段,這一片7.5公頃的國有土地,最符合廠區需求。選址考量了法令限制、面積大小、聯外交通、環境敏感點及土地權屬五大因素,旨在保障廠區建設和運營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選址的周全規劃是縣府的首要考量,首先,確保再生能源中心不會對周邊居民生活造成影響,同時要讓再生能源中心成為地方永續環保及綠色能源的示範性設施。例如,廠址需避開土石流易發區、活動斷層帶等天然災害風險區,以減少未來的潛在威脅,此外,基地周邊應具備完善的交通條件,方便垃圾運輸車輛的進出。因此,規劃上在先確保這座再生能源中心在不影響周邊居民生活的前提下,相信能成為地方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標誌性設施。

除了重視居民的居住品質,縣府同時規劃了回饋機制,包括機關訂定自治條例據以編列預算之回饋金,及BOT促參案廠商提供之敦親睦鄰費,初估每年約有1億元的回饋金,除一半以現金發放方式外,另一半則將用於回饋區之公共設施與服務。

回饋金規劃用於補助廢棄物處理費、水電費;興建社區公共建設,打造屬於全體社區民眾的理想公共空間與生活環境;設置教育獎助學金,勉勵社區學童積極學習;健全弱勢家庭補助,以紓緩弱勢家庭可能的經濟壓力;補助村里藝文活動、宗教活動,加強社區凝聚力,同時也會邀民眾成立回饋機制監督小組,確保地方民眾的權益。

除當地社區的社會福利外,中心內亦將設置遊憩設施,包括游泳池、健身房等,供附近居民免費使用,將再生能源中心打造成為與民共融共好的鄰必設施。

許淑華縣長期盼從根本解決垃圾問題,透過不斷的溝通,相信民眾能瞭解焚化廠議題的重要性。圖/許淑華縣長期盼從根本解決垃圾問題,透過不斷的溝通,相信民眾能瞭解焚化廠議題的重要性。

引進先進環保技術 確保零污染排放的承諾

許淑華縣長說:「上任以來就思考並決心改變縣內垃圾只能靠別人處理的現狀,縣府一定要有自己處理全縣垃圾的能力,因此積極和縣議會溝通,並邀請議員、鄉鎮市民代表、村里長、社區理事長參訪其它縣市焚化廠參觀,見證焚化廠無臭味,廢氣廢水完善處理,南投縣是全國最後一個蓋垃圾處理再生能源中心的縣市,不僅會按照環境部規範做到防止二次汙染的最高標準,更會成為設備最新穎安全且效率最高的垃圾處理再生能源中心。」

 為確保垃圾焚化過程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南投縣的再生能源中心將採用多項國際領先的環保技術,設置高標準的空氣污染防治設備,並導入AI智能監控系統,24小時實時監控排放數據,確保焚化爐的運行符合最嚴格的排放標準。林副局長表示該中心將增設垃圾前處理設備,將垃圾中的金屬和可回收物加以分離,進一步提高資源回收效能。

南投縣政府安排村里長前往台中市烏日 BOT 垃圾資源回收廠參訪。圖/南投縣政府安排村里長前往台中市烏日 BOT 垃圾資源回收廠參訪。

同時,焚化過程中將產生的底渣也會經過多層次分選,製成再生粒料,用於縣內公共工程,實現循環再利用,這樣的技術和處理流程不僅有效減少焚化對環境的影響,更為地方創造可觀的經濟收益,推動南投縣的環保產業進一步發展。 

環境教育與未來發展 低碳永續的遠景

再生能源中心的未來遠景不僅限於垃圾處理和發電,縣府將其定位為一個多功能的綜合設施,該中心還將申請成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提供縣內外學校環境教育和民眾參觀學習場域,推廣垃圾減量、資源回收等概念,從根本上提升社會對環境的保護意識。

同時,縣府積極引入最新的AI智能技術,建立低污染監控系統,並且透過智慧化管理達到即時反應的目的,再生能源中心將成為一個低碳、環保和智慧的示範基地,向外界展示南投縣在解決垃圾危機中的遠見與決心。

 許淑華縣長表示:「南投縣是全臺最後興建焚化爐的縣市,相關焚化爐處理技術已非常純熟,環境部也修訂了更嚴格的排放標準,相信一定會是座最新技術與最高標準的垃圾焚化處理設施。」隨著再生能源中心的啟動,南投縣的垃圾處理與環保政策將迎來重大變革,期盼持續說明溝通並公開資訊,讓更多民眾了解。透過此一設施,南投縣不僅能夠擺脫對外縣市焚化爐的依賴,實現垃圾自主處理,也能讓民眾享有更乾淨、健康的生活環境品質。

(南投縣政府廣告)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