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為全台首座簽署「氣候緊急宣言」的城市,並於2021年提出「新北市2050淨零路徑暨氣候行動白皮書」,不僅規劃2050淨零路徑、策略及氣候行動,更加強培訓綠領人才,推動「新北先行,永續轉型」的永續城市。
圖/新北市政府副秘書長柯慶忠期盼藉由工作坊,強化公務人員對永續城市的規劃能力。(遠見雜誌提供)
新北市政府副秘書長柯慶忠於致詞時表示,「2050淨零排放」已是全球共識,台灣強調能源、產業、生活、社會4個轉型面向,而新北市政府為提升公務人員對永續城市的政策規劃能力,藉由工作坊分享公私協力案例,進而發想ESG行動方案,讓各局處都能親身參與永續規劃。
遠見行銷部總經理林芳燕說,《遠見》長期致力推動ESG議題,其中在SDGs(永續發展目標)上,相信新北市一直身為前端倡議者,故特別引薦學術、產業專業人士參與工作坊,「就是為了有效連結產官學,並期待討論的方案能落實成為政策」。
因應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第12項目標「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在「零碳翻轉 新北永續工作坊」中,特別請各局處分組發想行動方案,加強政府與企業在循環經濟發展合作的可能性。
教育局、青年局、體育局以舉辦全國首場「永續低碳馬拉松賽事」為目標,借鑑遠東新世紀建構永續商業模式的3大要點:再生技術、低碳製造、價值鏈合作。局處共識認為,政府可從「價值鏈合作」著手,落實低碳策略,包括回收跑衣、賽事手冊電子化,以及啟用數位憑證優惠,促進在地消費等。
而有鑑於以往各局處分別採購大型舞台、宣傳背板,搭建再拆除的過程,增加不少廢棄物品,身為經常舉辦活動的觀旅局、文化局、新聞局,提出建立「硬體共享平台」作為首要目標,讓資源能重複利用。原民局、客家局、人事處也提及,以文化結合產業做套裝遊程,讓遊客體驗在地文化、刺激消費的同時,必須追蹤碳排放,才能兼顧經濟與永續發展。
圖/新北市各局處在「零碳翻轉 新北永續工作坊」中,發想公私協力的行動方案。(遠見雜誌提供)
社會局、衛生局、主計處則以現行「玩具銀行」專案為基底,除了提供環保回收玩具的共享空間,進一步規劃親職教育、修復廢棄玩具,來延長玩具生命週期、減少碳足跡;此外,也發想可與產業界設計師合作,將回收玩具再製成新產品,打造品牌價值,並向企業推廣採購,提升企業支持永續發展的正面形象。
消防局、警察局、民政局著眼公務執勤為例,指出汰換的消防衣因特殊纖維不易處理,而造成環境負擔的隱憂,若能透過廠商專業技術取出特定成分,製成一般服飾或再製消防衣,便形成「責任消費與生產」的政府、企業合作制度。
周桂田指出,全球已有超過136個國家承諾,在2050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台灣是製造業導向國家,關鍵產業牽涉到地緣政治,未來30年營運關鍵產業應朝向創新、研發、高值化發展。
圖/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分析全球永續發展接軌在地治理。(遠見雜誌提供)
新北市政府在治理上,針對不同部門進行盤點,每5年應提出減碳、綠能及淨零目標;亮點政策之一為與房仲業者合作推出「節能E好宅」計畫,透過建築能效分級管理制度,從社區進行節能減碳,看得出推動ESG的決心。
而在「零碳翻轉 新北永續工作坊」交流中,周桂田對各局處發想的方案給予肯定,並期待執行面能靠市場技術來支持政策運作,以及從民眾日常生活建立「淨零」觀念。
圖/遠東新世紀副總經理沙益民分享產業打造永續商業模式的經驗。(遠見雜誌提供)
沙益民分享產業打造永續商業模式的經驗,回顧遠東新世紀從聚酯化纖的領導地位出發,進一步做到回收聚酯、啟動綠色轉型等,並榮獲2024《遠見》ESG企業永續獎綜合績效:傳統產業首獎。他認為,企業在推動ESG轉型路上,一定要有政府政策支持。
這次來到新北市永續工作坊與各局處互動,沙益民認同透過資源整合創造價值,並建議逐年降低市政府活動的「碳足跡」、「碳排放」,也可善用負碳技術、購買碳權,達成淨零轉型的目標。
呼應學術界強調的意識紮根,遠東新世紀為了發揮企業社會責任,也結合核心本業推廣循環經濟,免費到校環境教育課程,以加強國小學生的循環回收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