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政府統計調查,2022年,當地共有372名外籍旅客於日本購買免稅品,金額超過1700億日圓,數字十分驚人,等於平均一人消費高達4.5億日圓(約新台幣9500萬元)。
可不料,經海關與航空公司聯合查緝,其中竟有56名旅客未將免稅商品帶出境,而是疑似在當地進行非法「轉賣」,企圖賺取價差,於是此舉引發日本政府不滿,對於免稅品制度的濫用展開高度關注。
圖/隨著日幣走低,日本對台灣人來說猶如出國購物天堂。取自Unsplash。攝影者miram Oh。
為防止日本外國遊客透過免稅品制度鑽漏洞牟利,日本政府正考慮將免稅品的現行制度改為「先付稅、後退稅」,即遊客需先付10%的消費稅,待出境後,確認商品未被轉售或使用,方能申請退還稅款,並預計將於2025年上路。
然而,針對日本免稅品擬推出新制,林氏璧也在粉專發表看法,直指新制若上路,想必會對常去日本購物的旅客帶來諸多不便。
尤其,當前在日本機場辦理出境手續的程序已相當繁瑣,光是關西機場,就能常常看到旅客大排長龍。故實行新制後,旅客少說得提前4小時抵達機場,否則就無法在搭機前順利完成退稅程序。
循此,林氏璧不禁感嘆「真的有必要因為少數人濫用免稅制度,就讓所有人都變得這麼麻煩嗎?」話鋒一轉,他坦言「原本以為日本不可能這樣搞,不過如今看來很有可能拍板上路,而且從後續新聞看起來,傳言愈來愈接近現實,只是還不確定實行的細則和時間。」
而針對日本政府可能採取的免稅品新措施,林氏璧亦直言太過嚴苛,畢竟不守法的「高額消費者」是少數人,確實需要有效管理,以遏制免稅品濫用的亂象。但想確保國家稅收不流失,說到底,也不必讓所有旅客都經歷如此複雜的退稅手續。
圖/日本機場。羅溫妮攝。
故林氏璧接著提議,或許日本政府能針對購買大額免稅品的消費者加強審查,至於一般遊客,保持現行的退稅方式,才能保有日本旅行的吸引力。
話鋒至此,他亦不忘呼籲,最近有計劃去日本旅遊的民眾得抓緊時間,畢竟日幣匯率仍處在低點,退稅手續還相對簡便,無疑是享受日本血拼的最佳時機,無需為日後可能實施的新制搞得心煩意亂或擔憂。
圖/日本成田機場。取自Unsplash。攝影者Jay Lo。
不過與此同時,日本觀光廳近日也傳出一則好消息,即日本官方考慮取消化妝品、酒類、食品和藥品等消耗品50萬日圓免稅的上限。
消息一出,同樣引發台灣哈日族的關注,因為免稅品出境前的拆封限制可望取消,意味著過去「免稅品特殊包裝」會走入歷史,喜愛購買相關日貨的遊客購物體驗或許會變得更便捷。
圖/日本成田機場。取自Unsplash。
無論如何,日本作為亞洲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若當地政府真的打算修改免稅制度,那不僅會大幅影響海外遊客的旅行計劃與購物意願,對日本觀光業者而言,想必也是不小的挑戰,如何以相關配套措施完善觀光商機,有待考驗當局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