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遠見》運動城市調查寫下亮眼成績的澎湖,可能讓外界很難想像,人口不過10萬初頭,當中還有約2萬名65歲以上長者,運動風氣竟如此活躍,不僅健身產業龍頭「健身工廠」選擇插旗當地,縣府籌辦的馬拉松路跑、海上長泳與單車等大型賽事,也經常一席難求。
圖/2024泳渡澎湖灣比賽現場照。澎湖縣政府提供。
同時,澎湖近三年在地選手的參賽表現也大放異彩,奪牌捷報如海浪般一波波湧入島內,運動城市彷彿成了澎湖的新名片。
對此,為澎湖成功減債,進而獲得「縣政魔術師」美名的縣長陳光復也不禁自豪說道「我努力開源節流舉辦全年無休的運動賽事,就是為讓各國體育高手見證菊島之美」。
圖/澎湖縣長陳光復認為澎湖世界前三大的風場非常適合打造國際級風帆訓練基地,為台灣造就獨有競技運動品牌。陳之俊攝。
故為響應體育署「臺灣i運動」政策,擺脫澎湖每年10月後室外運動因強風全面停擺的窘境,教育處長林長安上任後,極力以最小財政負擔發揮出最大效益,三管齊下打造獨一無二的運動島。
首先林長安考量澎湖經費有限,島嶼人數又難以抗衡外界,加上居民先天體型未具身高等優勢,故孕育運動縣代表隊的火力,他認為須集中在地方發展多年的桌球、羽球等小球類項目,並以國小、國中、高中分級的專業師資培訓,搭配政府資助訓練費、發放奪牌獎金等策略,系統性的為小將開啟逐夢大門。
圖/澎湖世界前三大的風場非常適合打造國際級風帆訓練基地,成為台灣獨有競技運動品牌。澎湖縣政府提供。
儘管林長安坦言,澎湖作為離島,送選手出門比賽成本驚人,少說一趟近20萬,一年下來縣府為運動賽事編列的近3千萬預算往往在8月就見底,可陳光復聽聞後仍二話不說追加數字,鼓勵選手增加比賽經驗,從輸贏中培養自信與榮譽感,今日替家鄉添光,明日便為國爭光。
圖/澎湖縣教育處長林長安。陳之俊攝。
循此,林長安深知替選手闢建一年四季皆能鍛鍊的室內運動場是縣府當務之急,同時也能幫助當地運動普及化。
因此他提到,澎湖除現存約30個運動場域外,他特別將原先計畫建設的大型體育場,拆為鬧區三處量體較小,卻能大幅縮短工期以降低營建費與日後營運預算,還可充分深入社區的桌球館、競技球館與國武術館不同功能的運動中心,讓大眾運動和競賽運動同步在菊島遍地開花。
圖/澎湖縣教育處長林長安也親自騎乘單車參賽,共襄盛舉地方大型賽事。澎湖縣政府提供。
此外,為不負陳光復創造澎湖運動品牌的期待,林長安亦積極提案,盼澎湖媲美加勒比海、地中海與西班牙的絕佳風帆訓練基地,從縣級賽事與設施升等為國家級水準,讓每逢冬天旺季,遠自俄羅斯、韓國、日本、香港、澳洲等國而來,一待即3個月的國手有更舒適安全的集訓場域,連帶讓運動熱力蔓延至澎湖冬日。
儘管他不諱言,風帆運動昂貴的設備動輒百萬千萬,風帆船一艘破億也不足為奇,實屬金字塔頂端運動。可愈在地愈國際,獨家才顯特色,面對澎湖與生俱來天然環境的加持,相信政府只要挹注資源,盛行海外的風帆運動必能為台灣拉開航向國際之帆。
圖/澎湖縣政府提供。
當然,為向世人宣揚澎湖獨有的世界最美海灣等風光,林長安強調,替全球運動愛好者規劃揮灑汗水,又能飽覽海天一色的賽道是最佳行銷。
圖/2024年泳渡澎湖灣參賽者開心完賽。澎湖縣政府提供。
故無論是城市總動員的菊島澎湖跨海馬拉松、泳渡澎湖灣,還是縣府不惜以30萬美元權利金尋得合作的國際認證IRONMAN鐵人三項等報名秒殺的大規模賽事,近年通通讓澎湖的國際名聲響亮,一次次掀起當地餐飲、旅宿和交通業的蓬勃經濟。
圖/澎湖鐵人三項賽現場畫面。澎湖縣政府提供。
2024年,澎湖甚至僅次英國佩斯郡拿下跨國訂房網站「全球最好客目的地」的亞軍寶座,顯見縣府籌辦運動賽事的用心,世界選手十分有感。
據此林長安還以泳渡澎湖灣為例,提到縣府因顧慮場地屬開放型海域,有別南投日月潭的封閉性,過程還可能受潮汐洋流影響,所以在參賽名額上限、比賽日期與動線設計上都十分嚴謹,甚至會於賽前派專員試游,確保屆時人物力安全戒護無虞,避免一次的意外打擊澎湖多年累積的運動城市聲譽。
圖/澎湖縣教育處處長林長安非常重視海上長泳比賽的安全戒護與生態環保。澎湖縣政府提供。
另一方面,他也特別強調,澎湖舉辦各項運動賽事時,都十分注重環保永續的理念。如以游泳比賽為例,林長安說道「我們會特別在滿潮時進行比賽,這樣不會破壞珊瑚礁,也不會影響魚類的棲息地,下水區域時也都特別挑選適合的,盡可能考慮周全,以確保生態平衡」。
又如IRONMAN鐵人三項賽,賽後縣府都會立即沿賽道清理,不過有一點讓他很欣慰,即現代選手的環保素養都很好,很少有隨意丟棄垃圾的情形。
話鋒一轉他還透露,教育處正與澎管處攜手設計出一面「四合一獎牌」,即參賽者完成泳渡澎湖灣、鐵人三項、跨島馬拉松等賽事,就可將完賽的1/4獎牌完整的拼湊起來,藉以提升民眾長期參賽的動力。更棒的是,縣府還計劃與金門、馬祖聯盟,打造屬於台灣離島的運動品牌,共同帶動島嶼觀光。
或許各界多年總以「對抗東北季風的男人」形容陳光復其來有自,因他不僅力挺地方運動賽事,也透露正與亞洲名列前茅航空公司商討爭取增飛機航班、拓航線,或以馬公機場為轉機站、贈機加酒旅遊補助等力抗離島聯外交通不便的方案。
圖/澎湖鐵人三項賽單車路線現場畫面。澎湖縣政府提供。
因為陳光復觀察到「現在飛澎湖的機票很難買,顯見地方觀光品牌逐漸成形,但飛澎湖的航空從以前4家變成只剩立榮跟華信2家,若以一天少1200個機位來看,等於澎湖一個月就少3萬6千名旅客,就觀光旺季長達7個月而言,足足少了約25萬遊客,損失慘烈!」因此改善交通以帶動活力菊島商機是他的首要任務。
此外陳光復還大方透露一項澎湖創新的觀光計劃,表示「現在還有業者提出在澎湖打造『不沉之海』,類似以色列『死海』的概念,建造一座鹹度高、浮力大的大型泳池中心。」
圖/澎湖鐵人三項賽海泳路線現場畫面。澎湖縣政府提供。
針對該提案,他口吻雀躍的解釋「因為澎湖擁有國內最大的海水淡化設施,而製作淡水的過程能產生高鹽度的鹵水,所以我們只要再稍微提高鹵水的鹽量,即可達到不沉的狀態。」
話鋒至此,陳光復緊接著開心的說「更有趣的是,澎湖還能利用綠能把鹵水加熱變成溫泉。這不僅能為澎湖冬天帶來新的觀光吸引力,也充分體現循環經濟和天然資源永續利用的理念。
圖/澎湖鐵人三項賽單車路線現場畫面。澎湖縣政府提供。
其實,觀察陳光復率領縣府團隊執行的每一項決策,都能充分感受到他對於澎湖未來發展的深思熟慮。無論是推動運動結合觀光產業,還是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的保護,其在各方面都展現出強烈的使命感。相信曾連任失利的他,如今好不容易回歸,重新取得民眾的信任,這份重振的鋼鐵意志與創新態度,定然能讓台灣的海上明珠-菊島邁向幸福城市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