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與台北市政府共同舉辦的「台北市永續工作坊」,特別邀請到「ESG遠見共好圈」9位企業永續長代表擔任企業永續顧問,包括友達宇沛永續科技、玉山金控、阿卡希亞、富邦金控、富邦媒體、裕隆集團、雲朗觀光及環境友善種子等,分別從環境、交通、觀光旅遊、民生消費、動物保育、社會福利各面向,說明企業落實ESG的計畫和行動。
而在邁向永續的道路上,台北市政府早已意識到實踐「淨零轉型」的關鍵在於人才,故特別成立「永續人才院」,擬定計畫來培育跨域專業人才,以利北市府串連全球永續意識。北市府9個局處的核心種子,也在現場與企業分享公部門的永續行動方案,並由企業永續顧問提供意見交流。
台北市政府秘書長李泰興致詞時表示,台北市作為國際城市,致力推動環境永續,不僅成立「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也獲行政院核定全台首部2050淨零排放地方法規—「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並於2024年創建永續人才院,有效連結施政藍圖和政策目標。
圖/台北市政府秘書長李泰興出席致詞,宣示台北市致力推動環境永續的決心。遠見雜誌提供
為實現低碳、有韌性、福利安全及生態永續的城市願景,孔雀魚普惠科技創辦人林坤正建議,應由政策引導企業和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投入永續發展工作,除了建立法規之外,也適時提供「誘因」,並整合三方資源進行跨界合作,共同因應永續發展的挑戰。
他也提出對台北市推動都市生態多樣性策略的5個構想,以促進與自然共存的永續城市。
1.企業參與:企業將閒置空間改造成生態綠化區域,經市政府認證機制以獲公開表揚,進而提升社會形象,並使用數據監測評估效益。
2.外來種管理:結合民間志工團體定期移除外來入侵種,同時向市民宣導如何辨別外來物種、鼓勵種植本地物種。
3.綠網建構:全面盤點台北市閒置公有土地,提出企業認養計劃以進行綠化,再進一步以自行車道、步道,連結都市綠地和郊區公園,打造生態廊道。
4.公園改造:設置生態池、昆蟲旅館、鳥巢箱等生物庇護所,來強化公園的生態功能。
5.公民科學:善用AI工具撰寫方案,以利北市府、企業及NGO有效對焦目標。
圖/孔雀魚普惠科技創辦人林坤正為倡導永續專業人士,提出促進與自然共存的永續城市構想。遠見雜誌提供
在「台北市永續工作坊」中,各局處核心種子人員分析問題並提出對策,展現北市府在不同領域推動淨零排放的決心。
環保局「一次性餐具收費及禁用方案」、民政局「民俗活動紙錢焚燒及香枝減量宣導推廣策略」皆以改良民生習慣為出發;教育局「低碳上學推動計畫」,與交通局「推動綠運輸減碳存摺」的構想相輔相成。
都市發展局「體感降溫專案計畫」、衛生局「提升社區登革熱防治韌性方案」亦從優化社區環境著手;而工務局提出「污水處理減碳策略」、產業發展局「低碳能源落地推動規劃」則意在改造硬體設施。
最後,觀光傳播局期待「透過永續旅遊打造新生活」,9個局處構築硬體、軟體、生活與環境,在跨領域交流過程中互動熱絡,企業顧問也熱心指導,激盪出新思維的淨零行動方案,並共創公私協力的契機。
圖/各企業代表不只在「台北市永續工作坊」提供建議,會前、會後也積極交流想法。遠見雜誌提供
《遠見》結合20年的企業社會責任經驗,打造「ESG遠見共好圈」平台,讓大企業與中小企業攜手,也提供企業與學校合作的舞台,朝「永續共好」目標邁進。近來積極與縣市政府舉辦「永續工作坊」,力邀企業先行者分享成功經驗,促進公私部門相互學習,以利企業ESG目標與市府策略結合,有效朝「2050淨零排放」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