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下昔日戰地的裝束,金門,始終是一座自然美麗的島嶼,擁有輝煌歷史和豐富的文化資產,街道上矗立著閩南建築聚落、巴洛克式的洋樓和民間守護神風獅爺,充滿文化魅力。近 50 年戰地色彩洗禮,留下許多懷舊的史蹟;彩繪、戰地標語、民風樸素的生活聚落,穿梭其間,時而驚豔、時而傾心,一不小心就會忘了時間。
穿越時空的第一站,先來點「老派的時尚」:金沙鎮的陽翟老街、金東電影院。此地以前是金東師駐紮的軍事重鎮,也是當時軍人娛樂消費的去處。為了慰勞金門前線軍官,1960年台北市議會議長張祥傳先生捐款興建「金東電影院」,提供軍人休憩的場所,當年的電影院為場場座無虛席的盛況,一旁的「陽翟街區」順勢發展成繁榮的商店街,有理髮廳、撞球室、澡堂、撞球室等,生活氣息濃厚。如今的陽翟老街經過整建,還留有一些當時的店舖,鐵製招牌鏽跡斑駁,牆上印有手寫油墨店名,非常有古舊歷史感。而金東電影院則仍然充滿了40年代的氣息,簡單的磚砌水泥建築,佈滿刮痕的木製櫃檯、木製座椅,牆上「為何而戰」等紅底白字標語,留下鮮明的歷史記憶。
圖/金東電影院 (圖片取自金門縣觀光旅遊網)
2013年電影「軍中樂園」正是在陽翟老街拍攝,電影團隊復刻了金門60年代歷史場景,融合了文化與戰地元素,也帶領觀眾回憶當年金門的街景與風情。可愛又復古的特色場景,成了旅人不可錯過的拍照打卡熱點。
穿越時空的第二站,且躍入「大正的浪漫」:模範街。模範街原是明朝末年,鄭成功於後浦練兵的內校場,西元1924年由金門縣商會集資興建,計分橫街和直街兩部分,都用紅磚拱廊建造;融合中西建築特色並具日本大正風格,橫、直街共有32棟建築,是金門最具特色的古老街道之一。仔細觀看這裡的建築:根據南洋引進的「五腳基」型式,街道兩旁是二進店屋,第一進為洋樓,第二進為閩式建築,外觀整齊、古典雅致,兼具民國初年中國式建築及洋樓的美感,格局排列非常整齊,單拱拱圈更是優美的線條,極富建築藝術之美,是相當優秀的典範,故稱為模範街。如今,模範街住商混合,許多新創店家進駐,除了著名的燒餅外,也能夠購買高粱蛋捲等伴手禮,還有多元的餐廳選擇,復古情懷的街道,讓人視覺、味覺都滿載金門情調。
圖/模範街由紅磚拱廊建造而成,彷彿走入時光隧道 (圖片取自金門縣觀光旅遊網)
接著第三站來到,鄰近模範街的「後浦16藝文特區」,這裡充滿「碰撞創意」的商店品牌。「後浦16藝文特區」位於陳氏宗祠旁,是金門縣第一座文創特區,一整排的閩式古厝,為金門陳氏宗親會的公有財產。在金門縣政府的改造下,以修復的方式保存建築原貌並活化利用,邀請新興文創店家進駐,華麗轉身後浦城區驚豔的文化風景。走逛一間又一間極具特色的店家,各自發展出令人驚豔的文創商品,例如:「捲毛力卡」,將金門洋樓可見的花磚,透過描繪與重新配色,轉化成實用的生活小物,介紹給外地旅人;「夢酒館」提供各式各樣的特色調酒外,還可以現場欣賞調酒師獻上的調酒秀,享受味蕾與視覺的饗宴;「植創jGarden」則充滿各式各樣療癒的綠植及多肉植栽,也提供不同的綠植DIY手作課程,讓你享受綠意盎然的古厝氛圍,也能把獨一無二的療癒植栽帶回家等,融入在地文化的無限創意,都相當值得一訪。
圖/:夢酒館(Vent Bar)藏身在閩南式建築中,是金門推薦特色酒吧 (圖片取自金門縣觀光旅遊網)
不只創意碰撞,文化碰撞的建築美,一定要來探訪第四站「陳景蘭洋樓」。初來乍到,你必為洋樓建築的壯麗所震攝——綿延的彎拱、對稱的水平延伸,猶如西洋建築的工法,擎天大器的落柱宛如守護神祉。這是金門旅居新加坡僑商陳景蘭於公元1921年興建的洋樓宅第,也是金門規模最大的一棟洋樓,是金門華僑回鄉興建「番仔樓」代表作。整座建築,僅三處是中式建築的線索,展現陳家對閩南血統與內涵的重視:一是正面山牆的水形馬背,代表陳家宗族的傳承;二是門窗與泥塑裝飾的細節,如以佛手瓜、南瓜的雕塑,期許家族多子多孫;三則有著華麗木雕的橫樑。而在陳景蘭洋樓的正前方就是金湯公園,中央立有一座自由女神,和洋樓的氣質相互交會,顯得高貴大方,呼應洋樓歷史匯流的人文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