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台中」—新地標崛起,經濟產業與人文薈萃的新篇章

「WOW!台中」—新地標崛起,經濟產業與人文薈萃的新篇章 位於水湳經貿園區內的台中國際會展中心,東、西兩館將可提供近5,000個展覽攤位,除了興建期間的就業機會,正式營運後將帶動的就業機會與產業鏈發展。
日期:2024-04-03

台中市,這個位於台灣中部的都會核心,近年來在市政府的積極推動下,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轉型。從傳統的工業城市,轉變為一個充滿活力與國際視野的現代都會。在市長盧秀燕的帶領下,台中市政府不僅致力於基礎建設的完善,更放遠視野,打造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建設計畫,以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並透過文化藝術的推廣豐富市民的人文生活。

城市的新地標,到底有什麼意義?一座建築不僅能為景觀視野注入新想像,也可同步推進城市產業轉型步伐,將設計建構出的靈活想像導入生活的各個層面,更能將設計作為一種「城市戰略」,藉由空間改造創造出一個產業生態系統。

台中國際會展中心、綠美圖、台中巨蛋是台中硬體設施升級的三大指標,更是台中市產業發展和人文藝術繁榮的重要里程碑;過去,由於預算龐大、規劃困難且費時,因此歷經了多年的籌備與挑戰。

盧秀燕市長上任後,秉持「開不了工的要開工,完不了工的要完工」的決心,全力推進這些計畫。如今,台中國際會展中心與綠美圖預計將於明(2025)年前啟用,而歷經19年規劃與期待的台中巨蛋,也終於在今(2024)年3月11日正式開工,預計於2030年迎來落成。這些重大建設的陸續完成,將使台中市在國際舞台上更具競爭力。

綠美圖模擬圖。(照片來源:台中市政府)圖/綠美圖模擬圖。(照片來源:台中市政府)

綠美圖:文化藝術的新地標 

在柔和的陽光和夜幕的輕撫下,8棟形態各異的建築盒子彷彿輕輕地呼吸著。它們被精緻的金屬擴張網帷幕所包裹,這種設計不僅讓自然的光與風自由穿梭,更在夜幕低垂時,讓室內的燈光溫柔地流瀉而出。這樣的視覺通透,不只是建築的一種呈現,更是一種典雅藝術氣質的展現,仿佛是對大自然最深沉的頌歌,讓人在其間感受到一份寧靜與和諧—這是全台首座美術館與圖書館共構的世界級地標建築「台中綠美圖」。

綠美圖作為一座結合了自然景觀與現代藝術的美術館,不僅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更將台中市藝術發展推向新高峰。綠美圖的啟用,同時意味著台中市在文化藝術領域上邁入了一個嶄新的紀元。這座美術館將成為培育本土藝術人才、展示國際藝術作品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市民休閒、學習與互動的理想空間,更是台中市國際化的重要象徵。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台中國際會展中心:連結世界的舞台 

台中國際會展中心猶如在公園草坪上搖曳枝幹的大樹,屋面造型形象徵茂盛樹枝具有變化,未來完成後將以「大樹之門」的設計理念,藉由樹隙間滲透出陽光樹影斑駁效果,形成具有自然光線變幻效果的廣場空間。

台中國際會展中心位於水湳經貿園區,規劃為集會議、展覽、商務等功能於一體的建築,將成為國內外產業交流、商品展示和商務活動的重要場所。會展中心預計將吸引更多國際會議與展覽,更能帶動周邊商業、旅遊業與相關服務業的發展,同時發揮台中「前店後廠」的優勢,連動中部軟體、科學及工業三大園區的發展。

台中巨蛋模擬圖。(照片來源:台中市政府)圖/台中巨蛋模擬圖。(照片來源:台中市政府)

台中巨蛋:國際賽事吸引世界商機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歷時19年籌備「孵蛋」成功的台中巨蛋。這座由國際級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設計的建築,集運動、娛樂、休閒、藝文等功能於一體;不僅如此,巨蛋結合「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等指標群,運用風、熱輻射、採光等,透過數位科技模擬驗證分析,設置綠化與雨水回收系統等智慧設計,將成為台中乃至全台灣一個新的地標性的綠建築。

巨蛋預計2030年完工後,將可舉辦各種國際級與國內賽事和大型展演,進一步促進運動與觀光產業和地方經濟發展。

除了三大建設之外,台中市政府還積極推動其他多元發展計劃。例如,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面,持續改善公共運輸系統和道路網絡;在產業發展方面,積極吸引高科技產業落戶、支持創新創業;在文化軟實力方面,豐富各類文化節慶活動、支持本土文化產業發展。多面向的努力正共同譜寫出台中市人文與經濟產業的新篇章。

盧秀燕任內的努力與成就已逐步走入市民心底,在媒體的政治人物滿意度民調中名列前茅。這不僅是對其政策成效的肯定,也反映出市民對於城市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展望未來,台中將持續以創新思維和開放態度迎接每一個挑戰,三大建設項目只是起點,在這個基礎上,台中有望成為一個更加充滿活力、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城市。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能看到一個嶄新、更加美好的台中市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發亮。

(台中市政府 廣告)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台中市經濟就業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