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趙少康因台灣肺腺癌死亡率逐年攀升現象,進而批評民進黨2025能源政策不力的指控,國民健康署除引述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的調查,強調肺腺癌風險因子,以吸菸及二手菸佔大宗(70%-80%)外,還提到肺癌成因多元,室內外空氣污染(如PM2.5、炒菜油煙、燃燒煤、柴油、木材、木炭等)只是其中一項,同時還包含肺癌家族史等遺傳因素、肺部慢性發炎疾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等) 、輻射物質如氡氣、長期於工作場所中暴露於砷、鎘等重金屬,以及石綿等纖維狀矽酸鹽等。
圖/2024總統大選唯一一場「副總統政見發表會」於12月22日順利落幕,國民黨趙少康(中)、民進黨蕭美琴(左)與民眾黨吳欣盈(右)三黨副手候選人首次交鋒,引發民眾熱切關注。中選會提供。
此外國民健康署進一步說明,近年政府透過跨部會合作,執行空污危害與健康防護的防制計畫,整體策略逐漸奏效,像是政府就提供高風險族群,2年1次的LDCT肺癌篩檢,對象包括具肺癌家族史的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還有50至74歲的重度吸菸者。
圖/2024總統大選唯一一場「副總統政見發表會」於12月22日順利落幕,國民黨趙少康(中)、民進黨蕭美琴(左)與民眾黨吳欣盈(右)三黨副手候選人首次交鋒,引發民眾熱切關注。中選會提供。
又透過110年癌症登記資料可得知,台灣國人整體肺癌標準化死亡率,自100年每十萬人26人,下降至111年每十萬人21.8人,降幅達16.2%。從另一數據來看,早期肺癌(0到1期)比例也增為35.4%,五年存活率亦上揚至40.1%,對比過去,其實數字皆有顯著成長。
圖/2024總統大選唯一一場「副總統政見發表會」於12月22日順利落幕,國民黨趙少康的言論,引發國人熱切關注。取自副總統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直播。
同時,追溯國民黨趙少康最質疑的全台空污議題,據環保署111年空氣品質監測年報顯示,國內這些年空氣品質其實持續改善,以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來說,全國年平均值已由105年20.6μg/m3、降低至111年13.1μg/m3。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致力改善全球空污現象的瑞士企業IQAir AG,日前也在公開的「2022全球空氣品質報告-台灣篇」調查中,進行各縣市地區的PM2.5空氣品質比較。
圖/瑞士企業IQAir AG公開的「2022全球空氣品質報告-台灣篇」調查,特別進行全台各縣地區的PM2.5空氣品質比較。取自IQAir AirVisual全球空汙知識庫。
觀察台灣2020到2022年,PM2.5空污問題最嚴重的區域,若按污染程度排名,第一高的其實是彰化員林,其次為台中豐原。
至於高雄,PM2.5的空污狀況則有失控現象,濃度均值從2020至2021年期間的第三名,來到2022年的第一名,尤其是1至3月的冬季,都超過標準5到7倍,品質走向不良。
圖/2024總統大選唯一一場「副總統政見發表會」於12月22日順利落幕,國民黨趙少康的言論,引發國人熱切關注。取自副總統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直播。
但弔詭的是,維基百科關於趙少康的介紹卻寫道,他出生於基隆市,兒時曾隨母親李蓮貞搬到宜蘭縣羅東鎮,並就讀宜蘭縣公正國民學校。
2年後,趙少康又隨母親搬到台南市,爾後再因母親調職,轉學到台中第一中學,直到就讀台灣大學才北上台北,畢業後當兵,則是在花蓮縣服義務役政戰預官。
由此可見,趙少康和家人過去輾轉短暫住過台灣許多地方,至少就他青春時期,都非長居於某處。
又如以2022年各縣市空氣污染狀況回推,宜蘭、基隆還有其從軍的所在地花蓮,就PM2.5數值來看,空氣品質似乎都較其他地區來得好;且全台長年發生的空污情形,本就是中央到地方政府亟欲改善的重要議題,固然也必須考慮到政黨輪替施政的現象。
因此,民進黨2025能源政策是否失敗?進而導致空污問題難解,連帶讓國民肺腺癌死亡率持續提高,趙少康這樣的推論質疑,或許還有很多待釐清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