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在哪?堅持每個人都有被保護的權利!臺中疫苗政策超暖心,陪市民走過「疫」年

疫苗在哪?堅持每個人都有被保護的權利!臺中疫苗政策超暖心,陪市民走過「疫」年 疫苗在哪?堅持每個人都有被保護的權利!
日期:2023-12-19

還記得2020開始的那場「疫苗之亂」嗎?疫情深重時,疫苗從乏人問津到一劑難求,甚至搶殘劑還得先來場百米競賽,當時的畫面,沒有人能忘記。想打的人打不到,該打的人不敢打,面對中央的疫苗政策,臺中市政府不畏輿論撻伐,堅持做對的事。 

疫苗之亂下,臺中長者的幸福通知單 

「我OK,你先打」,這句口號到了疫情延燒時,成為諷刺。

全臺缺疫苗,連疫苗殘劑都得搶著打,各縣市施打標準不一,陷入一國多制亂象。當時人人搶打疫苗,預約接種的APP不是秒殺就是當機,電話預約則永遠占線打不通,更何況這些「現代化」的預約方式對長輩來說都無比困難。

2021年6月15日一早,臺中市六十幾個快打站,已經坐滿拿著通知單、身分證、健保卡的八十五歲以上長者,等待施打第一劑的新冠肺炎疫苗。

這張粉紅色A4紙的通知單,不用上網、打電話,就能送到他們手上,成為市長盧秀燕口中「最幸福的通知單」。

臺中開全臺首例!先照顧第一線鄰里長,才能照顧更多人 

當時,為了爭取時效,臺中市府比照選舉通知書的發放,透過民政系統,由鄰長、里長將疫苗注射通知單親自送到每一位長輩家裡,還一一解說、有問必答。當時全台三級警戒,除非必要,人人不出門,更遑論「足跡」、「熱點」這些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只有鄰里長站在第一線,直接面對居家隔離者、疑似確診者及國外返台的檢疫對象,遞送確診通知單、防疫關懷包。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他們照顧了許多人,但是出入高風險環境的他們,是否獲得應有的保護?

6月18日,盧秀燕市長開了全國首例!她引疫苗施打對象第二類第四項「實際執行居家檢疫與居家隔離者關懷服務工作,可能接觸前開對象的第一線人員(特殊狀況親訪等人員)」,將為全市1.3萬位鄰里長打疫苗,也讓轄區內鄰里長大喊「足感心」,卻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公文「打槍」。

面對壓力,盧秀燕堅定地說:「鄰長們的權益,我們來守護。」

不讓防疫第一線的孕媽承受感染壓力,守護母嬰健康 

不只鄰里長,臺中市府暖心守護的,還有在第一線防疫的懷孕醫事人員,以及全市一萬七千多名懷孕媽媽。

在5月底,臺灣迎來首批十五萬劑的莫德納疫苗,她率先向中央喊話,將懷孕中的醫事人員列為莫德納苗最優先施打對象,經過連日爭取,終於獲得中央同意,臺中市衛生局立刻成立「醫事人員—孕婦暖心專案」。孕婦在施打前得經過醫師的專業評估,兩天就接種了181人次,甚至有從屏東、高雄、台北遠道而來的懷孕醫事人員。

市府更進一步照顧全市一萬七千多名懷孕媽媽,再度向中央爭取孕婦優先施打疫苗,從6月22日開始在十八家專責醫院注射,讓孕婦不用到快打站,降低群聚感染的風險。面對不知道該不該打、想打打不到的各種疑慮,市府迅速決定在7月初加開九十二個孕婦疫苗專診,照顧孕媽媽們的需求。

暖心政策,守護臺灣未來的希望 

為了鼓勵孕婦施打疫苗,當時中榮婦女醫學部產科主任陳威志、主導建置孕婦莫德納疫苗門診的家醫部主任許碧珊,特地拍影片,深入淺出的解答各種對施打疫苗的疑慮。

懷孕29週的王小姐,懷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來打疫苗。從報到、問診、注射、到留置觀察,都有專業醫師、護理人員評估、照顧,狀況良好。

而第一線的醫護孕媽舒婷,也在暖心政策開放的第一時刻預約施打,打完疫苗後,她的壓力小多了,再回到工作崗位上也沒有後顧之憂,「就算在醫院穿梭,我也知道自己和寶寶都有了對抗新冠肺炎的最強武器。」當時肚子裡的胎兒,如今是個剛滿兩歲的健康寶寶,那即時的疫苗,讓舒婷成為有安心劑的開心媽媽。

「臺灣生育率世界最低,每個即將出生的寶寶都非常珍貴。如果可以讓寶寶們在媽媽肚子裡就得到最好的防護,無論得花費多少心力,我們都願意守護母嬰健康、守護臺灣的未來。」許碧珊笑著說。

築起一道道防疫力,守護每個市民的權益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雖然照護不易,醫護人員仍然盡心投入。2022年5月底,眼看兒童重症人數增加、兒童急診量爆增,台中醫院立即24床兒童專責病床,收治輕、中症兒童。短短兩週,就收治了55人,從出生數日的新生兒到八歲孩童,成功防止病情惡化,並分流輕症、中症及重症童,紓解醫學中心壓力。

同樣有特殊醫療照顧需求的還有確診的洗腎病患。全市洗腎患者約8千多人,市府分配疫苗直接在洗腎中心醫療院所施打。台中醫院與台中榮總更設立洗腎專責病房,並開設綠色通道,讓確診洗腎病患能夠在感染管控範圍下,維持規律的血液透析治療。從長輩到充滿希望的新生命,防疫團隊奮力前行,築起一道又一道的防疫力,守護每一個市民的權益。

從長輩的粉紅色幸福通知單、第一線的鄰里長、擔憂的孕婦到小小幼兒,臺中市守護市民的歷程,至今仍喚起無數人的回憶。過去的經驗,也是未來的解方,走進時光迴廊,一同看見更多逆境中的力量與故事。

本文摘自《臺中,溫柔堅韌抗疫之路》一書,本書記錄了2020-2023間抗疫的寶貴經驗。圖/本文摘自《臺中,溫柔堅韌抗疫之路》一書,本書記錄了2020-2023間抗疫的寶貴經驗。

(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廣告)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疫苗防疫台中市醫療衛生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