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署長鄭世忠致詞表示,體育署跟健康署在疫情後重啟合作,透過此次論壇觀摩芬蘭對於高齡政策及弱勢團體的照顧,與專家學者共同腦力激盪,期待透過環境、科技及國防等多元領域結合,以運動帶領社會共融。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永續健康已成為主流議題,如何讓運動在生活中隨手可及至關重要。
圖/教育部體育署鄭世忠署長致詞。
此次論壇特別邀請芬蘭Jyväskylä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的Yang Xiaolin教授,分享40年來芬蘭運動政策推廣經驗及跨域辦法。他指出健康的國民可減少健保需求及財政負擔,芬蘭人口是臺灣四分之一,但參與體育人口比例高過臺灣。在疫情期間,體育活動與組織團體芬蘭政府補貼約970萬歐元,另有特別補貼以支持主要的體育活動和競技項目約350萬歐元。
圖/專題演講一 于韋斯屈萊 (Jyväskylä) 大學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體育科學楊小林博士。
芬蘭體育政策由協調委員會(體協會)集合來自九個部會的代表成員,結合衛生、城市規劃、教育、交通部門共同協調,負責處理「動起來」的工作,更在今年推出促進福址、健康和安全的政策決議,讓所有人都有機會參與,讓運動成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呼應聯合國SDGs3永續發展目標,決議保障兒童和青少年都有平等機會參與愛好和休閒活動,楊教授在芬蘭東部約恩蘇市進行實驗介入,以社區為基礎改變社區環境及健康飲食,實施五年後,吸菸率及膽固醇都明顯降低,1977年推廣至全國,至今芬蘭全國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約66%。
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特聘教授張少熙表示,目前健身產業成長排名第一的穿戴科技,可有效掌握身體狀態,提供安心及動力。他舉例臺北市民普遍運動時間較長、種類多元,但強度不夠,多半時間都在聊天滑手機,培養運動習慣需要各種外在條件,也要注意心理狀態,強化社交機會。
花蓮慈濟大學醫學系王英偉教授指出,注重運動及飲食既可省錢環保,也能推動永續環境,期許未來大家的問候語從「吃飽了沒?」變成「運動了沒?」他舉例新加坡政府透過「nudge助推」的行為改變手段推廣運動,推廣便宜的穿戴裝置鼓勵民眾每天四千步,降低門檻慢慢養成運動習慣;喬山科技全球行銷長林安平觀察,疫情期間家用健身器材達到前所未有高峰,虛擬運動影音也蓬勃竄起,疫情退燒之後全球大型連鎖健身房迎接大力反彈。為結合家庭及健身房市場,喬山佈局全球,發展影音教練課程並擴展至飲食及身心靈,讓健康改善方法更加全面。
圖/圓桌論壇一 健康新生活,動出影響力。
由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陳美燕教授主持,談學生及成人族群的全齡運動與健康推廣的多元面向。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指出十大死因有八項與肥胖相關,臺灣成人過重及肥胖比例超過一半,肥胖盛行率每年增加4.1%,兒童增加5%,兒童青少年肥胖比成年人嚴重,會增加未來心血管疾病及癌症風險;台灣運動保健協會林晉利理事長強調久坐是一種疾病,倡導運動風氣要以教育提供動機,透過運動中心及社區關懷據點等社區資源,推廣居家及公園體適能。
圖/圓桌論壇二 主持人/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陳美燕教授。
遠見民意研究調查研究經理林靈八年來執行運動企業認證,帶動六百多家企業、超過一百萬員工參與,她指出運動認證提供企業榮譽感,更落實成為企業運動文化,並推動運動年曆生態圈,鼓勵企業互惠交流,未來也將延伸到運動村里認證。
國立體育大學邱炳坤校長表示,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協會除推動臺灣運動與國際接軌、落實綠色賽事外,更倡議改變路跑文化。專講中理事長郭豐州呼籲跑者選擇離家近的賽事,少拿紀念品以減少碳足跡,並期待政府透過政策鼓勵參與型運動賽事,提高國民運動意願,並成立運動碳足跡授權認證中心,推動運動產業的淨零轉型,以運動帶動地球永續,共同實踐永續健康的生活。
圖/專題演講二 引言人/國立體育大學邱炳坤校長、演講人/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協會郭豐州理事長。
面對超高齡社會的來臨,陽明交通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特聘教授吳肖琪指出,臺灣人口到2044年將減少兩百萬,老人將增加350萬,年輕人減少450萬,因此活躍老化、健康促進才是永續的方向。政府應增加前端預防的投資,包括推廣通用設計,積極解決老化問題,鼓勵健康老人繼續貢獻社會。揚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許華倚長年推廣「自癒力」,強調疾病療癒要靠病人的努力,醫生只是從旁協助,透過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相信自己有能力採取行動促進健康。
現場高雄科技大學體育室教學組組長陳秀惠,更透過示範帶領簡易體適能訓練,強調要將體適能概念置換成大眾可以理解的語言,教導長輩及民眾自我評估、強化動機,找出自己身邊的運動資源及陪伴,找回身體健康的自主權。
圖/圓桌論壇三 臺灣銀健康,城市新能量。
體育署副署長房瑞文提到目前全臺運動人口達81%,規律運動人口34%,體育署推出「運動i臺灣2.0」政策,透過運動企業認證、運動村里認證逐步推廣運動風氣,進而推動運動城市認證,透過運動認證機制,建構一個整合全民運動之展現平臺,提升全民運動之參與意願。
圖/圓桌論壇四 健康動起來,永續綠生活。
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強調結合線上及線下運動,打擊不健康飲食及不運動導致的肥胖,並促進運動平權。將城市規劃、交通及教育部門加進來,提供好的運動環境,引導大家找到身邊的運動資源,讓運動習慣在各地蔓延。
台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黃榮源名譽會長表示培養國人的健康意識,推行國民運動策略,共同促進新綠色環保生活是呼應世界衛生組織「One Health」(健康一體)的倡議,而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謝英士亦提出去年12月聯合國提出乾淨健康永續的環境是基本人權,臺灣也提出12項淨零戰略,永續成為未來社會發展主軸。
此次論壇聚集了臺灣重要運動健康產業專家、學者與企業代表,聚焦疫後全民健康及永續生活趨勢,促進政府與民間團體溝通,期待透過環境建構、政策規劃及資源分配,共同推動全民運動,實踐健康永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