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賽時台中洲際棒球場獲大聯盟讚揚,被評為世界棒球之都

明星規格場地大聯盟專家認證!台中洲際棒球場面子、裡子雙贏

明星規格場地大聯盟專家認證!台中洲際棒球場面子、裡子雙贏 圖/台中洲際棒球場的整建,為經典賽成功一大因素。黃菁慧攝影。
作者:陳思豪
日期:2023-08-28

棒球經典賽最值得回憶的片刻:旅美棒球選手張育成將小白球送出全壘打大牆,帶領中華隊收下一場場勝利,他繞回本壘板時,與觀眾一同做出敬禮手勢,瞬間感動千萬台灣人。有了明星球員,是否能配上明星規格球場?台中洲際棒球場改建,實至名歸。 

一個縣市的競爭力,往往可以從該城市主辦國際級的大型賽事看出端倪。經典賽的熱潮,帶動龐大的經濟、觀光效益,也讓主辦的城市「台中市」面子、裡子雙贏。 

而當中最成功的關鍵,除了中華隊的好表現,洲際棒球場整建的成果更是功不可沒,無論是硬體設施、觀賽品質,都讓球迷眼睛為之一亮,最終不但獲大聯盟官網讚揚,還被世界棒壘球總會認定為「世界棒球之都」。 

台中洲際棒球場獲大聯盟官網讚揚。黃菁慧攝影。圖/台中洲際棒球場獲大聯盟官網讚揚。黃菁慧攝影。

棋盤紋的草皮、紅褐色的土壤,站在洲際棒球場每一個角落,都讓人感到心曠神怡,但回顧整個改建過去,市府、工程單位不但要跟時間賽跑,每個細節也都馬虎不得。 

「因為最終是要通過大聯盟的認證,所以一開始,每個環節都要非常注意,」台中運動局局長李昱叡短短的一句話,背後道盡滿滿的辛酸。 

延伸閱讀

經典賽開打球迷能去哪玩?台中洲際棒球場周邊5大景點別錯過

在台灣,不少公共工程都碰到政治力介入與干擾,也讓不少建設在剪綵後問題重重,為避免這樣情形,台中市政府扛住所有壓力,在202211月職棒總冠軍賽事結束後,就將球場完全封閉,期間謝絕所有團體與民代的關心,直到34日開箱當天才開門見客。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大聯盟專家認證,球場草皮種植學問大 

改建完成的洲際棒球場,讓不少人直呼有截然不同的觀賽體驗,球場內的草皮非常茂密,與紅土之間的切線也很整齊,整個視野通透,完全能比肩美國大聯盟的水準。 

李昱叡表示,草皮是一個棒球場的靈魂,而草要生長的好,關鍵就在噴灌系統,每個位置噴灑的水量必須充足且勻稱,原先洲際球場也有相關設施,但長年使用密度不足,有些水量太多、有些過少,因此全面更換灑水系統,讓草皮有更好的生長條件。 

台灣夏日常有強降雨,過去卻出現棒球賽遭雨彈襲擊後,積水遲遲無法消退的情形,不但拖延比賽時程,也影響場地的品質。 

台中洲際棒球場排水系統全面翻新。黃菁慧攝影。圖/台中洲際棒球場排水系統全面翻新。黃菁慧攝影。

為了讓洲際球場排水系統更上一層樓,李昱叡透露球場的整個排水系統做全面的翻新。首先是外野部分,從一、三壘壘包往後每一公尺,就要挖一條30公分排水線,裡頭埋入礫石、細沙與客土,若賽事遭逢降雨,積水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排除。 

延伸閱讀

美國大聯盟認證專家報告出爐!新竹棒球場竟未達高中場地標準

內野部分則進行整平工作,洲際球場使用將近17年之久,很多區塊的紅土因為過度踩踏,產生許多凹陷的情形。為了這次經典賽,施工團隊將內野重新整平,四個壘包重新水平校正,投手丘也進行重建,全部的土壤都由美國進口。

有這些努力,就能大幅降低棒球場上出現不規則彈跳的情形,讓賽事公平性更加提升。 

改善觀賽品質,讓球迷更有臨場感 

過去在棒球場上,常常看到球打到外野,外野手卻找不到飛球的情形,李昱叡坦言,這就跟球場的照明息息相關。 

為了讓球場照度均勻,整修期間不但將燈具做全面汰換,還用吊車將每顆燈具所照射位置重新做調整,目的就是要讓燈光能照射到球場每一個地方,如此一來就不會有「球被燈光吃掉的情形」。 

最後,是座椅的部分也做了全面更新。此外,為了讓觀眾有更好的視野,原先一、三壘側觀眾席的護網,從間隔較大的檔網,全面改為隱形護網,如此一來,觀眾的視野更清晰,坐在場邊能享有更高臨場感。 

台中洲際棒球場座椅全面更新。黃菁慧攝影。圖/台中洲際棒球場座椅全面更新。黃菁慧攝影。

如今,洲際球場算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棒球場,李昱叡透露,整個球場平時仍然有進行例行的維護工作,每天平均有15位人員做巡查、養護,主要應付職棒賽事。 

延伸閱讀

棒球迷蔣萬安不重蹈覆轍!台北大巨蛋以棒球賽為優先求安全第一

這次經典賽的成功,他認為不但凝聚國人向心力,提振職業棒球票房,也成功行銷台中與台灣;今年底,還有兩場棒球盛事:亞洲棒球錦標賽、U18世界盃棒球賽,都要在洲際球場舉行,相信棒球之都的名號會愈來愈響亮。 

更多精彩報導請點《全民熱血!運動讓城市更給力》圖/更多精彩報導請點《全民熱血!運動讓城市更給力》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大巨蛋不能打職棒引爭議!完工後球迷熱情撐得起百萬場租嗎?
台中天氣太好都放不到颱風假?「宜居城市」吸人口移入論戰
陳思豪

陳思豪

遠見資深撰述。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