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8大副展館」
●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17大衛星展區」
●水上裝置「Hello Kitty 來作客」
本次世客博8大副展館包含「國際原住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橫山書法藝術館」「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桃園北區客家會館」「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台灣客家茶文化館」「崙坪文化地景園區」「桃園市兒童美術館(青埔館)」。
國際原住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以西部都會區最大消費市場生活圈的原住民族通路平台為目標,除了零售外,也包含育成、輔導、推廣等機能,扮演有效串起原住民族文化創意產業鏈角色,創造原住民族經濟發展轉型,推展原住民族產業通路。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在本次世客博中,舉辦「我族榮耀-原客特展」探索客家與原住民族兩個族群自我認同與身存處境的議題,包括6件藝術作品,敲擊觀者埋藏於內心深處的族群認同之密,獲尋族群自我認同、互為主體與他者的共榮之路。
國際原住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館舍地址|桃園市大園區大成路二段100號
平日開放|週一到週四 10:00-19:00
假日開放|週五到週日 10:00-21:00
橫山書法藝術館沿用傳統地名,是全台第一座由官方經營之書藝主題館。此館推動台灣書法藝術保存、研究與發展,形塑在地藝文特色、促進國際書藝交流,讓書法藝術在桃園與台灣深化,綻放富有文化識別性的藝術能量。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本次展覽「未究之境:書法中的客家敘事」以書法藝術、客家文本為展覽主軸,展出客籍書藝家的創作面向。作品年代橫跨百年,透過展覽子題與選件脈絡,企圖用新的視野建構台灣美術史,呈現世代對話、新舊交融的可能。
展覽精選日治時期前輩書家作品,並邀請當代客籍書藝家以「客家文學」為主題,創作符合主題的新作。邀請書家以桃竹苗地區為主,不只有前輩,更有中壯輩創作者。
橫山書法藝術館
館舍地址|桃園市大園區大仁路100號
平日開放|週一、週三、週四 09:30-17:00 最後入館時間16:30(週二休館)
假日開放|週五至週日 09:30-17:00 最後入館時間16:30
1894年甲午戰爭清廷戰敗,於乙未年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把台灣等地割讓予日本,引發台灣居民從北到南群起抵抗日本統治,其中以桃竹苗、六堆等客庄之反抗更為激烈。
雖然戰事以失敗告終,但為了紀念保衛家園而英勇犧牲的先民,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設置,以公共藝術及景觀規劃喚起民眾對乙未戰爭歷史記憶及傳達客家保鄉衛土之義勇精神。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公園以「乙未戰役」為主題,打造山丘地景遊戲場,除了竹林造景,還有磨石子溜滑梯,攀爬繩,山丘水管通道,體健設施等。公園地下室則有展示空間,呈現當年台灣先民英勇犧牲、保衛家園的那段歷史。
而本次展覽主題為「乙未之名,忠義不朽」,以乙未戰役歷史為主,結合科技、聲光和藝術裝置,讓民眾深刻感受先民保衛家園的精神。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展覽也透過結合虛擬3D全息投影或VR等科技,重新呈現1895年的乙未戰役及相關發想內容,這項互動體驗讓民眾進入虛擬氛圍,身歷其境地觀察、探索,深入了解乙未戰役的重要意義。
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
館舍地址|桃園市平鎮區復旦路二段66號
平日開放|週一至週四 9:00至17:00
假日開放|週五至週日 9:00至17:00
為連結北桃園地區約20多萬客家人口與當地客家歷史文化脈絡,桃園北區客家會館設置,喚回客家族群的文化認同。
會館2樓設有杜潘芳格文學紀念館及賴碧霞音樂紀念館,分別介紹杜潘芳格及賴碧霞生平及著作,讓民眾了解他們的一生及傳承客家的精神。館內也設有親子互動區,放置許多客家文學作品,可供閱讀瀏覽,館舍外更有大片草坪綠地。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展覽「新个-客家城鄉移動主題展」空間氛圍營造呼應「移動中的文化路徑」,依時間堆疊作品,善用光、影、明、暗,策劃時間軸線的探討議題。
主題向下區分為5個子題,「漂:談夢」「屋:生根」「尋:探索」「轉:歸來」「降:新生」,並邀請客籍或在地藝術家進行合作,以論述、文學、田調資料,重新解構與轉譯,採藝術展品形式,反映桃園客家族群的變遷故事。
桃園北區客家會館
館舍地址|桃園市八德區崁頂路60號
平日開放|週一至週四 9:00至17:00
假日開放|週五至週日 9:00至17:00
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設立於永安漁港附近。桃園新屋、觀音等客庄濱海,而新屋的永安漁港又是以客家族群為主體的漁港,早年的牽罟及石滬便是當地因濱海而產生的傳統捕魚方法,也展現了不同於以農為主的「山客」,而是農漁兼作的「海客」生活型態。
主體建築「海螺館」以海螺曲線為意象,設計建築物外觀,中庭的地景藝術則是以客家吹海螺的聲音為發想。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另外主建物旁的附屬建物則是融入捕魚的客家石滬,讓整體建築物更具海客風情,館內設有客家漁村故事展,也有輕食空間提供民眾餐飲服務;戶外空間則有觀景台,民眾可欣賞夕陽美景。
本次展覽「日嚐-海遇客家」以「海洋」與「鹽」的飲食文化論為沿海客庄文化的核心,分為「陸」「界」「海」三區。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入口以客家聚落開場,「陸」藉由光讓永興、永安、笨港流域線呈現出來,「界」延伸在地居民洗鹽元素,「海」則以石滬、潮間帶及藻礁元素,規劃大型裝置藝術結合互動科技呈現。
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
館舍地址|桃園市新屋區新港路85號
平日開放|週一至週四 9:00至17:00
假日開放|週五至週日 9:00至17:00
台灣客家茶文化館位於龍潭早年被稱為「銅鑼圈」的區域內,過去曾為重要茶產區,目前周邊尚有多家茶園、茶廠,文化館也讓民眾認識北台灣茶產業發展過程中與客家族群關聯性,同時帶動周邊觀光發展。
該館為以茶園地景順應山坡地形建造而成的生態建築,打造成簡樸清寧的場館。室內空間除了有講述台灣茶產業歷史的時代劇-《茶金》特展之外,另有「六國茶室」將英國、土耳其、德國、台灣、印度、日本的品茶風格搬進場館,讓民眾感受各國飲茶風情。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而此次展覽「尋客茶路」從龍潭出發,一路前往代表北客的桃竹苗茶產業與茶生活,從茶路回溯丘陵茶園產地至昔日熱絡航道的無限風光。在「尋客茶路」中,將由掌握風土的客家製茶師,帶領民眾從茶的金黃香氣中,回溯茶路上土地滋味。
台灣客家茶文化館
館舍地址|桃園市龍潭區高原路768號
平日開放|週二至週四 9:00至18:00(週一休館)
假日開放|週五至週日 9:00至18:00
崙坪文化地景園區原為日治昭和時期國際電話株式會社觀音崙坪受信所的所在地,提供台灣至日本、中國之間的無線電通信業務。1986年後因設施搬遷至交通部電信研究所,園區逐漸荒廢。
後來桃園市政府將整體環境重塑,順應園區自然原貌,保留現有茂密樹林,成為桃園另一處遊憩祕境。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園區之客家工藝聚落包含「客家工藝館」與「好客食堂」。「客家工藝館」展示客家百工百業,推動桃園客家工藝發展及傳承;「好客食堂」則以客家味抓住饕客味蕾。另外還有仿生龜殼木结構設施「龜殼劇場」,以獨特的地標造型吸引民眾。
本次展覽「客家恁靚个日仔」藉由客家工藝之核心內涵與精神,搭配多元的展示手法,讓更多人了解客家藝術及其背後蘊藏的生活智慧。展覽分為主視覺意象、桃園客家精神、桃園百工百業、台灣客家工藝大師及真善美用等5大展區。
崙坪文化地景園區
館舍地址|桃園市觀音區學府路350巷120號
平日開放|週一至週四 9:00至17:00
假日開放|週五至週日 9:00至17:00
預計於2024年開館的桃園市兒童美術館青埔館一、二樓為展覽廳,三樓設有工作坊及兒少藝術圖書室。
兒美青埔館以現當代藝術為主題,透過藝術展演、教育推廣、跨域合作、社區參與及專業研究等面向,促使兒童體驗藝術與生活,培養兒少思辨能力、開放性,以及社會參與實踐,進一步營造友善親子接觸藝文之環境,實現兒童參與文化的權利。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而本次光雕投影以「客垠」為主題,融合抽象的幻鳥、數位化的建築和客家詩歌等元素,並應用桃園相關資料數據化生成的圖像,讓幻鳥穿梭在數位建築、數字化的埤塘等不同空間中。
光雕投影透過科技與桃園在地、客家文化結合,表現出客家人從數百年前移墾桃園,扎根繁衍並成為桃園不可或缺的在地力量。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青埔館)
館舍地址|桃園市中壢區高鐵南路二段90號
展演時間|平日19:00-21:06,假日19:00-21:36
除了8大副展區,世界客家博覽會也設有17個衛星展區,讓具有「客家第一庄」美名、客家人口超過90萬的桃園市,各行政區能一起響應盛會。
桃園市客家文化館舉辦「尋/光之島-探索式客家文學與音樂特展」,是一個探索式客家文學與音樂特展,打造沉浸式故事場景,吸引親子共遊體驗。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展覽依照劇情體驗,整合客家文學與音樂,從進入古老的神殿、文學森林、戰爭遺址,在展覽場景中探索找尋客家文學的小說與詩詞。
隨著劇情經過桐花隧道,民眾可以在聲光互動中進入客家音樂世界,來到精靈草原採集音律,走過音符階梯到巨人的城堡,在場景中解謎完成任務,重啟沈睡的光之島,完成展覽體驗後將獲得限量客製化勇士勳章。
桃園市客家文化館
館舍地址|桃園市龍潭區中正路三林段500號
展覽時間|週一至週日 9:00-17:00
龍潭大池周邊是開發約三百多年的老城區,而「桃園地景藝術節-桃園尞尞」配合世界客家博覽會,以客家聚居人口較多的龍潭區及中壢青埔為展區。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此次策展主軸為桃園尞尞(客語的有閒來尞、轉.來尞、湊伴出來尞),透過地方命題、地方群策、國際與台灣、在地客家文化等面向,以尞文化形塑文化共感、尞客家與客家文化相聚,尞國際與客家族群連結共伴、尞科技將客家文化與科技結合等。
龍潭大池
館舍地址|桃園市龍潭區中豐路上林段115巷11號
展覽日期|8/4(五)-8/20(日)
楊梅故事園區包含張芳杰校長故居、小白宮及西照閭3棟建築,分別為楊梅中學創校校長及教職員宿舍,建築特色結合日式與西洋風格,園區內外空間寬廣、綠樹成蔭,裡頭藏著張校長無私辦學的故事。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楊梅故事園區本次也舉辦「『甘甜。入味』客家茶的採與食」,以張芳杰校長喜愛的茶品「香片」為發想,佐以楊梅在地茶產業及人文故事,顯現日常生活中各種品茗的美好。
楊梅故事園區
館舍地址|桃園市楊梅區校前路49號/中山路125巷14號
展覽時間|8/11(五)-10/15(日),每週三至週日10:00-17:00
中平路故事館是一棟興建於1930年的日式雙併建築,後由曾任山地課課長的王國治與教育局廖運全陸續入住,兩家四代在此度過了約一甲子的生活歲月,屋子承載著豐富的家族情感和歷史回憶。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本次展覽「當詩詞譜成曲—客家文學的多元樣貌展」,以杜潘芳格的詩詞與現代音樂結合為主軸,加入中壢在地仕紳吳榮棣的詩作,綜觀客家音樂與文學的交互影響,一窺藝術走入常民生活的軌跡。
中壢城市故事館群—中平路故事館
館舍地址|桃園市中壢區復興路99號
展覽時間|8/11(五)至12/31(日),每週三至週日10:00-18:00
壢景町興建於1941年,前身為中壢郡役所官舍,日治時期由警察家族居住,戰後更見證中壢事件,成為台灣民主發展的里程碑。2019年開館成為中壢地區的藝文沙龍,傳承在地知識、關懷社會議題。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本次展覽「灶下裡的好菜路-中壢客家飲食文化特展」以客家文化脈絡及生活環境為開端,介紹以客家人順應自然衍生出特有的料理及食材處理方式。
展覽將延伸繪製中壢客家美食地圖擴及實際生活場域,帶領民眾從不同感官體驗客家美食魅力。
中壢城市故事館群—壢景町
館舍地址|桃園市中壢區延平路627號
展覽時間|8/11(五)-10/15(日),每週三至週日10:00-17:00
壢小故事森林興建於1917年,曾為中壢公學校教職員宿舍,由桃園市民票選命名為壢小故事森林,共有3棟建物,結合在地文化、親子教育、環境教育等面向,發揮館舍教育功能,成為地方文化驛站。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本次展覽「細人共下來講客」以中壢客家信仰及客語童謠為主軸,搭配客語、中文語音導覽、互動體驗等方式,藉由學習客語及常民文化,帶領大小朋友進入客家生活。
中壢城市故事館群—壢小故事森林
館舍地址|桃園市中壢區博愛路52號
展覽時間|8/11(五)-10/15(日),每週三至週日10:00-17:00
桃園光影文化館位於桃園區中心,為提供市內各級學校成果展覽、藝術電影放映等藝文活動之場地。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該館本次也舉辦「『天光日.影』主題影展」,藉由影像探索台灣客家文化的多元性,「天光日.影」象徵著由影像傳達過往到今天,或是未來的台灣客家精神,索票及場次請洽KKTIX 搜尋「桃園光影文化館」。
桃園光影文化館
館舍地址|桃園市桃園區埔新路12號
展覽時間|8/11(五)-8/27(三)
全台灣土地公廟最密集的地區就在桃園,而土地公文化館也是全台第一座以土地公信仰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土地公」的客語稱為「伯公」,展覽「是·客伯-客家源流與土地神信仰」以「了解伯公文化」為主軸,介紹客家與閩南文化中,針對土地公祭祀及飲食習俗等項之異同,以有趣的方式訴說各地區的常民文化。
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
館舍地址|桃園市桃園區三民路一段100號
展覽時間|8/11(五)至11/26(日),每週二至週日9:00-17:00
位於中壢市區的中壢藝術館,本次舉辦「今晡日按靚—客籍藝術家聯展」。今晡日按靚意思為「今日真美好」,邀請客籍藝術家進行聯展,呈現客家風情及客家觀點之藝術人文風采。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中壢藝術館
館舍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美路16號
展覽時間|8/4(五)-9/3(日),每週二至週日9:00-17:00
中壢光影電影館每月規劃不同主題影展,以及系列化的電影內容,開放民眾免費欣賞電影。
在本次的活動中,中壢光影電影館也舉辦主題影展「客途新鄉-落地萌芽,共享繽紛」,以客家族群在遷徙、移居過程中所發揮奮鬥刻苦的特質為主軸,呈現各國新住民帶著自身族群核心文化,在新居所激盪出嶄新、具有特色的融合文化。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內容包括遷移歷史、文化、語言、社區和生活等面向的各國電影,藉由主題影展的策劃與放映,讓觀眾深入了解不同國家的共榮情況,促進文化間的交流與尊重。
中壢光影電影館
館舍地址|桃園市中壢區龍清街116巷31號
展覽時間|9/1(五)-9/30(六),每週二至週日13:00-21:00
桃園市立圖書館龍潭分館暨鄧雨賢台灣音樂紀念館此次舉辦「『唱遊客庄 憶起童樂』主題特展」,設置5種客家文化主題互動裝置,包含「火旁龍祭祀慶典」「客家採茶文化體驗」「客家童謠律動舞蹈」「唸謠語言傳承」與「客家八音技藝重現」。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此外,圖書館2樓同步辦理客語兒童繪本主題書展。
桃園市立圖書館龍潭分館暨鄧雨賢台灣音樂紀念館
館舍地址|桃園市龍潭區中興路680號
龍潭分館開放時間|週日及週一:08:30-17:00,週二至週六:08:30-21:00
音樂館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08:30-17:00,每月最後一個星期四清館及國定假日休館
李騰芳古宅又稱為「李金興古厝」,特別的是李騰芳曾在1865年中舉!李宅的格局、風水、裝飾皆極具特色且保存完善,象徵家族深耕大溪在地的過程,為桃園市國定古蹟之一。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而本次主題特展「大溪有緣客-客家文化現蹤」在客家文化歷史的視角下,探索漳州移民開墾大溪的歷程,以及客家族群在地的淵源,並帶民眾一同尋找大溪客家「或隱或顯」的人文地景,透過建築、信仰、產業、飲食等面向,進一步發現大溪多元族群交融之美。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李騰芳古宅
館舍地址|大溪區月眉路198巷32號
開放時間|2023/8/11(五)至2024年12月31日(二),每週二至週日9:30-17:30
埔心故事館是由茶業改場的員工宿舍整建,包含歷史建物日式宿舍及附屬建物。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展覽以茶文化、知識為主題,讓民眾透過館內互動體驗設施及日式建物來認識早期埔心文化與茶改場之歷史及相關茶葉知識,在歷史建築空間織出 「茶文化」及「埔心地區」的歷史印記。
埔心故事館
館舍地址|桃園市楊梅區中興路136號
開放時間|每週二至週日9:30-16:30
綠色方舟館以綠建築設計構想出發,採用綠建材以達回收再使用,用途兼顧環境保護機能。
室內劃分為「海客廊道」「海客光景」及「與客共遊」3個展示區,以新屋在地的客家海洋文化切入,結合永續發展目標(SDGs),藉由靜態展示說明與動態的光影互動設施、廢棄家電改造之遊具等,以傳遞客家文化之美,並讓觀者重視地球環境保護以及全球環境議題。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而本次館內將以「客个島」為展覽主題,從桃園新屋在地的客家結合氣候變遷議題,透過與海客廊道、海客光景、與客共遊等展區來詮釋客家文化與淨零碳排的關係。
新屋環境教育園區ー綠色方舟館
館舍地址|桃園市新屋區東興路二段888號
開放時間|每週二至週日9:00-17:00
在漫長的原客歷史中,有許多東西是值得人們去探尋並在意的。而桃園市原住民族文化會館以「尋」作為展覽主軸,透過不同面向,延伸出不同的關於「尋的主題 」。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展覽透過藝術作為載體,呈現探索族群文化時的糾結,同時呈現不論原民或客家,彼此的人生故事都是我們珍貴的歷史軌跡,需要被保存。
桃園市原住民族文化會館
館舍地址|桃園市大溪區員林路一段29巷101號
開放時間|每週二至週日8:00-17:00
龍潭武德殿是日本社殿式樣建築,採取「仿柱樑式框架牆身立面」,整體為和洋混合風格,格局方整,屋頂為日式「入母屋造」。
武德殿結合鄰近龍潭國小日式宿舍群,成為「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提供民眾多元的文化休閒空間。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為台灣文學作家鍾肇政曾居住長達11年的舊居,是戰後台灣文學發祥重要之地。
本次活動舉辦的「龍潭遶時光-幸福散策」,在園區武德殿展示龍潭街區新舊風貌、介紹街區客家美食、展示老店豐富內涵,打造一個屬於龍潭人的展覽,讓展覽成為凝聚地方共識的過程。
武德殿
館舍地址|桃園市龍潭區東龍路198號
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
館舍地址|桃園市龍潭區東龍路198號
展覽時間|8/11(五)-10/15(日),每週二至週日9:00-17:00
客家青創孵育基地除了提供客庄青年族群運用外,也主推「青銀客創」,鼓勵青年與銀髮族共同以客家元素傳承及結合跨世代的創意經驗,激盪出新創火花。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而本次展覽「龍潭生活工藝 SHOWROOM」,展示龍潭在地製茶技術、竹編技藝、製香工藝等,呈現當地風土民情與生活巧思,讓遊客窺探龍潭常民生活風采。
客家青創孵育基地
館舍地址|桃園市龍潭區龍華路117號
展覽時間|8/11(五)-10/15(日),每週二至週日9:00-17:00
此外,本次世界客家博覽會更和三麗鷗設計團隊合作,讓Hello Kitty穿戴傳統客家藍衫結合客家花卉元素,打造「Hello Kitty 來作客」水上裝置,在9/17前於龍潭大池龍元路水上舞台前登場。
活動期間,每天晚上7至8點半將帶來半小時一場約5分鐘的夜間燈光展演,另外龍潭大池池畔同步設置以Hello Kitty帶著好友逛「大平紅橋」與「三坑老街」等景點為主題的拍照打卡區,水岸休憩廣場還設有限定快閃店讓民眾逛逛。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然而,因日前展出地點出現7級陣風,造成固定繩拉扯導致展品皮面破損,讓「Hello Kitty來作客」,搶修完畢後,未來展出期間將每日監測風力,預測風力達4級或陣風達6級,即啟動消氣作業,直到風力預測低於4級、瞬間陣風低於6級,才啟動充氣作業。
官方也於FB宣布,經過連日檢修,並依中央氣象局桃園龍潭區風速預測與專業團隊評估,「Hello Kitty來作客」水上裝置作品將在17日下午重新登場,同時邀請龍潭愛樂管弦樂團為夜間燈光秀配樂!
Hello Kitty 來作客水上裝置
日期|即日起至9/17(日)
地點|桃園市龍潭區龍潭大池龍元路水上舞台前
燈光秀時間|每日19:00-20:30,每30分鐘一場,每場5分鐘
圖/取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官網。
【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
展出時間|2023/8/11(五)-10/15(日)
主展館地點|
◆世界館:桃園市中壢區領航北路一段100號
◆台灣館:桃園市中壢區芝芭里14鄰領航北路一段99號
官網:https://www.hakkaexpo2023.tw/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