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Silver Zone彎曲道路設計可讓車輛自然而然減速,降低交通事故發生

借鏡新加坡做法減少事故!台北市擬推樂齡安全區改善行人地獄

借鏡新加坡做法減少事故!台北市擬推樂齡安全區改善行人地獄 圖/取自新加坡交通部官網。
作者:聯合新聞網
日期:2023-07-18

台灣交通亂象被指是行人地獄,台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7月初隨市長蔣萬安赴新加坡,參訪陸路交通管理局等單位,他借鏡當地「Silver Zone(樂齡安全區)」,彎曲道路設計可讓車輛自然而然減速,降低交通事故發生,日前已請同仁在北市尋覓一處示範點。謝認為,因應高齡化社會,大眾應慢慢扭轉以車為本的概念。

謝銘鴻分享考察印象深刻之處,陸路交通局規劃Silver Zone,選擇高齡者較多的社區、交通意外事故好發地等處,調整道路設計。

「改良最大的精髓是減速」,設計彎曲道路或圓環轉向讓車輛減速,也能縮短長者穿越道路的距離,行走時間相對減短,保障安全。

延伸閱讀

台灣「行人地獄」惡名難改?各國駕駛禮讓行人政策一次看!

他進一步說,在Silver Zone違規的處罰要比一般道路還要高,畢竟用路人進到該區時,得要尊重當地民眾、長者、身障人士等,據星國資料顯示,政策實施後,交通事故率確實降低。

話鋒一轉,謝銘鴻認為台灣的概念是以車為主、追求速度,車道愈寬且筆直愈好,用路人若遇有人突然跑出來,煞車不及且撞擊力道更高,直言民眾一定要慢慢扭轉觀念,各國城市因應高齡化社會到來,應慢慢朝向新加坡這樣道路設計。

取自新加坡交通部官網。圖/取自新加坡交通部官網。

他表示,新加坡住商分離,較容易找到社區道路去規劃,反觀台灣住商混合,幾乎每個地方都有長者居住,有些建物高樓層是公寓式住宅,低樓層店家會有停車卸貨需求,若將道路縮小,業者臨停卸貨恐釀塞車。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因此北市要規劃類似道路設計,還要在找尋適合社區示範,以降低商業區影響。

延伸閱讀

甩行人地獄靠人本交通?北市推「機車退出騎樓、人行道2.0」

謝銘鴻說,北市友善行人推動通學巷、通學步道,目前尚未做到路型改善,也透露返國後,已經請交通管制工程處同仁尋覓一處社區做示範,「勇敢嘗試做這樣的道路減速設計」,強調一定要跟地方里長、社區溝通。

他不諱言,很多里長、民代仍是抱持車速不快就會塞車的思維,交通局友善長者之餘,會考量適度車速,不致於發生塞車,如何使兩者達到平衡是未來努力方向。

取自新加坡交通部官網。圖/取自新加坡交通部官網。

謝銘鴻此行還有兩大印象深刻,一個是新加坡沒想像中的熱,城市綠化使其直覺感受舒適,「2030綠色計畫」目標尖峰時段的大眾運輸使用率達75%,則與控管私人運具的擁車證、塞車費制度有關。

反觀台灣現況約61%,車輛總量管控是中央在做,北市若要實施有難度,但能利用1200定期票等使用上誘因推動。

延伸閱讀

台灣如何擺脫「行人地獄」?交通規劃以車為中心一開始就錯

他也提及,新加坡為鼓勵民眾走路去搭大眾運輸,營造友善步行環境,從社區到公車、捷運等場站,建置遮雨擋太陽的有蓋走道,一如台灣的風雨走廊,上方還有太陽能板發電,「姑且不論美觀與否,我蠻驚豔的。」

延伸閱讀
屏東23歲最年輕警所長派任三地門「最美派出所」
縣長王惠美許願「彰北快捷道路」預定2026年6月通車
台中最美科湳愛琴橋騎單車什麼感受? 車友:心驚肉跳
稽查人員上門還在辯「不會孳生孑孓」 雲林4天開出26張罰單

本文轉載自2023.07.18「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政策交通觀點台北市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斥資580億元改善交通!台灣行人地獄就能變身行人天堂嗎?
「以人為本」改造行人地獄?監理面太消極傳官員怒飆不做了!
台灣青年被新加坡人嗆不反駁!貧窮限制買房想像紅到國外當笑話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由聯合報系於2000年成立,秉持聯合報系「正派、創新、關懷」理念,聯合新聞網向全球華人提供專業的線上及行動新聞資訊。除了來自聯合報系的聯合報、經濟日報、聯合晚報、Upaper、世界日報、歐洲日報等國內外五報的專業內容,還有合作媒體業者的期刊內容。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