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租金補貼擴大7月上路!300億加碼18歲、新婚、育兒家庭

2023租金補貼擴大7月上路!300億加碼18歲、新婚、育兒家庭 圖/取自Pexels,攝影:Tierra Mallorca。
作者:陳布萊
日期:2023-06-21

為了體貼租屋族的辛苦,內政部宣布「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將在7月3日上午9點開辦,可申請時間一路到明年的12月31日下午5點截止,時間長達1年半之久。內政部長林右昌說,這次擴大租金補貼計畫秉持「擴大照顧、簡政便民」原則,簡化租屋申請條件、放寬適用對象,只要年滿18歲的租屋族都可以來申請,且政府也會持續精進政策,目標要擴大照顧達50萬租屋族。

租金補貼資格放寬擴大,2023年目標補貼50萬戶

內政部2022年開始推動「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將所得標準從原先的最低生活費2.5倍放寬到3倍,並首度改由中央直接受理與撥款,簡化相關流程,核定戶數從2019年的6萬戶、2020年的13萬戶,大幅倍增到2022年近28萬戶,且弱勢家庭約占4成、初入社會青年與婚育家庭各占約3成,顯見此方案能給予社會上剛起步或需要扶助的族群實質幫助。

內政部長林右昌說,此政策從一開始推動的10萬戶,到2022年已經有27.8萬戶申請通過,今年將以50萬戶為目標來推進,歡迎有租屋需求的民眾踴躍提出申請。

延伸閱讀

大學周邊租金懶人包!大學生要花多少錢才租得起台北套雅房?

內政部長林又昌宣布租金補貼加碼方案,內政部提供。圖/內政部長林又昌宣布租金補貼加碼方案,內政部提供。

滿18歲可申請,單身、新婚、育兒家庭再加碼

經過檢討去年的補貼政策後,內政部這次修正補貼方案的內容,擴大租屋補貼政策適用對象,向下延伸到年滿18歲的租屋族就可以申請,等於高三的高中職、大一剛入學的學生族都可申請。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此外,更設計「加碼方案」,租屋族若同時具有不同身分情境,例如單身、新婚、育兒家庭、弱勢或學生族等,會另有加碼支持,減輕民眾房屋租金2至4成的負擔。

根據內政部的規劃,除了依據縣市有不同的補貼外,40歲以下的單身青年可獲1.2倍加碼、結婚2年內新婚家庭可獲1.3倍加碼;若育有未成年子女(胎兒)家庭者,1人獲1.4倍加碼、2人可獲1.6倍加碼,3人以上可獲1.8倍,且每增生育1名未成年子女,補貼就再加碼0.2倍,依此類推。

且家庭成員的定除了申請人、配偶、未成年子女(胎兒)外,這次也新增「受監護人」項目,只要檢附受監護人載有監護記事的戶籍資料,就可以計入家庭成員,讓補貼政策更加貼心。

另外,經濟弱勢可獲得1.4倍加碼、社會弱勢可獲得1.2倍加碼。若同時符合2種以上補貼金額加碼身分者,補貼金額擇高補貼。

林右昌強調,這次的補貼計畫也特別精進申請流程,包括新戶隨到隨辦、舊戶直接帶入審查不用重新申請,且租客申請補貼免房東身分證、放寬房屋適用範圍等,支持租屋民眾提高申請意願。

本次的補貼方案申請期間為2023年7月3日到2024年12月13日止,為期1年6個月。新申請戶如已簽訂租賃契約,可隨時提出申請,隨到隨辦;若是2022年租金補貼核定戶,且有2023年5月撥付租金補貼款紀錄的舊戶,則不用再另外申請,營建署會將去年度的申請資料帶入系統審查,主動通知審查結果。

延伸閱讀

大一新生也可申請「租金補貼2.0」恐升房租?規定曝光一次看

內政部提供圖/內政部提供

房客租金減壓、房東減稅優惠

另外,過往政府推出租金補貼政策參與度不佳,很大部分原因是房東不願意配合,背後目的不外乎是想節稅等考量。儘管政府不斷宣導,但成效仍舊有限。

林右昌提到,政府為鼓勵房東共同協助租屋家戶,房客申請通過租屋補貼,房屋所有權人經地方政府認定有住宅出租且承租人符合補貼資格,房東將成為公益出租人,可享有租金所得免稅額每月1.5萬、房屋稅與地價稅稅率皆比照自用住宅稅率等租稅優惠。

而近來照片猖獗,林右昌也特別提醒,租金補貼申請通過後,補貼款會直接存入申請人提供的帳戶,並註明「行政院發」,絕對不會要求民眾到提款機設定帳戶,請民眾務必提高警覺,如果有疑慮,請立即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求證。

2023租金補貼 
申請日期:2023年7月3日到2024年12月13日止
線上申請:https://has.cpami.gov.tw/house300e/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政策經濟就業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300億租金補貼術!租屋族符資格「申請過包中」2時機漏信就沒了
捷運租金地圖上線秒查行情!北市10大最貴、最便宜捷運站一次看
2022新北市青年租金補貼申請!最高補助津貼「幸福2倍」網嗨爆
300億租金補貼再延2個月!租屋族合租套房、住違建也能申請補助
陳布萊

陳布萊

城市學特約記者。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