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打開手機,就可以看到朱銘美術館內最知名的太極廣場

朱銘過世經典永存!大師「太極」進元宇宙,APP緬懷傳奇身影

朱銘過世經典永存!大師「太極」進元宇宙,APP緬懷傳奇身影 圖/朱銘知名作品「太極」系列。取自朱銘美術館官網。
日期:2023-04-24

編按:國寶級雕刻大師朱銘4月23日傳出於家中過世,享壽85歲。本名朱川泰的朱銘,在國內與國際知名度相當高,更被視為70年代台灣鄉土運動的象徵人物,作品《太極系列》成為台灣經典藝術。朱銘在1999年於新北市金山區成立「朱銘美術館」,除了收藏朱銘本人的創作,也展有恩師李金川、楊英風、兒子朱雋,以及許多國內外重要藝術家之作品。耗費近12年打造的朱銘美術館,被朱銘視為是自己最大的一件作品,後來成為大台北地區重要相當重要的美術館。

【文章時間:2021年12月28日】

朱銘美術館不再千里迢迢?打開手機就可看

沿著濱海公路湛藍的海景,駛向金山碧色的山頭,遠離首都的喧囂,朱銘美術館就座落於此。

2萬4000坪的園區,更像藝術公園,到處都可以看到藝術家朱銘的作品。像是沿著步道一路蔓延的抗戰英雄雕塑,扛著大刀、槍桿彷彿行軍千里;或是巨大的「廣達號」遠眺北海岸海景。

延伸閱讀

沒聽過「元宇宙演唱會」變老人?全息虛擬4大賣點看穿歌手心境

這座朱銘費時12年一草一木設計的最大作品,現今不必從市區千里迢迢開著一個小時的車程到來,因為這次它與GOXR平台合作,走進了虛擬世界。

朱銘知名作品「人間」系列。取自朱銘美術館官網。圖/朱銘知名作品「人間」系列。取自朱銘美術館官網。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只要點開手機App,園區內最知名的太極廣場就在裡頭。虛擬世界依舊有著藍天綠地與大海,草皮上,一個個「大黑人」打著太極,是最知名的《太極系列》作品,而朱銘也站在其中為你簡介。

或許你聽過線上展覽,像是運用360度全景攝影,以2D、滑鼠游標操控前進,但這次朱銘美術館以「元宇宙」概念,打造新的3D虛擬世界,民眾可以用虛擬身分進入,自由移動瀏覽展品,更可以多人同樂、互動。

虛擬引路,再回線下感受作品張力 

朱銘美術館擁有許多自然風景,因此現場體驗格外重要。如今仍選擇開闢虛擬新市場,不僅是為了要打破距離、時間限制,更重要的是成為引路人,帶你從虛擬回到實境,更認識朱銘美術館。

延伸閱讀

新北美術館「仙氣蘆葦牆」夢幻開園!鶯歌三峽登IG純白打卡聖地

朱銘美術館館長賴素鈴說,或許我們在電腦中都可以欣賞到名畫作品,但當真正到了美術館,作品的尺度、比例、筆觸、張力,甚至是館內的氛圍等,都是線上無法取代。「我們希望透過虛實整合,做到互補延伸。」

現今,在虛擬世界中就看得到太極廣場,朱銘也在其中為你導覽。朱銘美術館提供。圖/現今,在虛擬世界中就看得到太極廣場,朱銘也在其中為你導覽。朱銘美術館提供。

在虛擬美術館內,你可透過導覽了解《太極系列》作品,原先有距離限制、不可碰觸的展品,也能在虛擬世界近身從不同角度欣賞。

回到實體後,你則可以體會作品的大小、張力與觀察作品細節,像是《太極系列》作品大多為銅所製作,但曾經用保麗龍、木材等翻銅過的痕跡,都可以細細品味。

延伸閱讀

新冠C世代搶登元宇宙「五拋青年」被現實擊潰連虛擬世界都輸?

甚至,就如同我們看完電影《哈利波特》,特地到環球影城朝聖,為自己走入影劇感到興奮。當你從虛擬美術館來到實體,就如同「尋寶」一樣。

以線上互動活動,展出藝術品修復過程

此外,由於園區內大多雕塑作品都為常設展,為了讓美術館更「活」,打造虛擬美術館另一大目的,就是要帶來新的體驗。

賴素鈴提到,朱銘美術館早已透過不同展覽,展現多元藝術,甚至與青年藝術家合作接軌年輕族群。但更進階的,虛擬美術館可透過線上互動、遊戲,吸引更多元族群。

遊客可以先在線上美術館觀看作品,到實體美術館後再品味細節。蘇義傑攝影。圖/遊客可以先在線上美術館觀看作品,到實體美術館後再品味細節。蘇義傑攝影。

像是朱銘美術館即將推出的線上互動活動展,將過往不會對外開放的戶外藝術品修復過程變成展覽,透過遊戲體驗讓觀眾參與,包含清理蟲卵、糞便等,也有藝術修復的解析,而線上活動所累積的分數,也能換取線下優惠。

延伸閱讀

新北市美術館「小智遊戲」必玩!鶯歌要出一堆冠軍訓練大師了?

「就像太極是生生不息的循環,現今也是虛擬與實境不斷互動的過程,」賴素鈴說,朱銘美術館的新樣貌,期望帶給大眾在虛擬與實境的全新體驗。

朱銘美術館

地址:新北市金山區西勢湖2號
門票:全票350元,優待票320元(詳見官網
虛擬美術館:手機下載GOXR App,即可免費體驗

《遠見》原文連結:https://www.gvm.com.tw/article/85696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美學趨勢新北市南部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NFT闖元宇宙3大作品市場攻略!印尼男大生靠自拍5天躺賺2700萬
新北美術館神秘樓中樓藏「月老留聲機」2023浪漫告白神器助脫單
邱于瑄

邱于瑄

遠見雜誌記者,主跑文化、教育線。聯絡信箱:yschiu@cwgv.com.tw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