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Dcard一文內容,有網友看到臉書社團「台大學生交流版」寫到「請文組的同學不要去就業博覽會跟人擠,也不要浪費人資的時間跟文宣品,就業博覽會不是開給你們的」,這讓原PO不禁惶恐「文組真的那麼慘嗎?」
對於網路這番言論,立委林宜瑾看了不禁感嘆教育怎麼了?還提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社會充斥對文組輕視的態度,甚至有一堆網友針對文科生歧視與挖苦,因此想趁質詢時,請教育部長潘文忠以「文組學長」的背景反饋。
尤其當文化部透過政策,長年支持台灣藝文產業發展,教育部更應從前端提供學子學問與知識,帶來更友善的學習與思考環境。
對此潘文忠坦言,自己有看到相關討論,但未深入細看留言。而就他角度而言,教育部一直很努力推跨域學習,讓人人都能在社會中擔任好角色。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Brett Jordan。(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像是設計人才,潘文忠就強調表現很好,過去跟企業界對話聊到AI,大多人都以為要的是資通訊人才,可台灣最需要的,其實是最懂人文的人,再回頭跟技術人才合作發展,不會只是理工生的天下。
但Dcard該文曝光後,確實不少網友深有同感,心有戚戚焉的提到「理工科系只要不是完全沒聽過的學校,至少有吃不飽也餓不死的薪水」「純文組除了頂大,其他真的慘」,強調校園徵才真的沒在找文組。
圖/國立台灣大學。取自Unplash。攝影者Andy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