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名網友在3月1日於臉書社團「報時光|老派收藏」發文,表示其在台中清水中山路上撞見這個3層樓的奇特老屋。
最尾端的一棟不僅形狀特殊,採圓弧狀斜著蓋,設計也很罕見,「一樓是馬路通道,二樓以上是房子。」底下就鋪設柏油路讓裡面的高美路巷弄與中山路連接,居民騎車當作「過隧道」般通行。
照片曝光後,引發超過2萬人按讚,不少網友感到驚訝,紛紛打開Google街景圖一探究竟。他們萬萬沒想到老房子裡面可供車輛行駛,藉由穿過這戶人家「彎曲」的一樓,能通往房子後面的巷弄。
圖/從建築彎曲的一樓,能通往房子後面的巷弄。翻攝自Google地圖。
而沿途還可見到鄰居一樓住戶的窗戶、管線,至於老屋的門牌出入口,則位在「隧道」後的小階梯上方。
有網友解釋,這種建築類似福建的「寨子」、「土樓」,然而因出入口很少,若災害發生時救災不易,「後來就沒這樣蓋了」。
也有網友分享,全台灣其實都可以見到類似的建築「過街樓」,台語稱為「蹦康厝」,顧名思義就像過隧道般通過。而留言底下的上千則回應,網友紛紛貼出各地住家附近也出現過的「過街樓」。
另一名網友則猜測,房屋如此建造的原因應該是土地私有,但地主因為善心,讓出土地給他人好行走,「我爸爸就這樣做。」